其中不仅仅是有青州的名将们,同时那些顶尖的谋士也赫然在列。
    只不过曹操本身也是兵法大家,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便也自己加了一些批注,写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理解,曹旭看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战术手册不算很厚,曹旭来时曹操就已经看了约莫有一半了,因此曹旭并没有久等,很快曹操放下手里的小册子,然后对曹旭说道:“你们这本书编的很有意思啊。”
    说起这个,曹旭也有几分得意:“那是呢,这本书主要是以讲求实用为主。”
    毕竟这东西多数是给中低级军官做入门教材的,高级军官看这玩意儿只做经验积累和补充而已。
    而对于很多中低级军官来说,他们的教育是很不到位的。
    ……毕竟军校才设立没多久,青州也没能力把几十万军队的上万军官全部都换一遍,再加上有不少人可是从小兵开始,一刀一刀的杀出来的军官,就算是为这份用性命拼搏的辛苦,曹旭也不会轻易把人换了。
    按照纪衡的说法,这种人其实可以给予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比如战争中表现突出立下功劳的,可以得到被推荐入军校学习的机会,这其实比直接换上从军校里出来的人更好,毕竟这些人的战场经验充足,稍加教育战斗力远胜过单纯的学生兵。
    但也因为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在军队里没有大量时间给他们进行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想要给他们进行培训,这种通俗易懂,且实用性极强的战术手册就很有用了。
    毕竟普通士卒经过的培训多数是技术培训,比如关于新军械的维护和使用一类的,你上来就跟他讲什么兵法,对方肯定一脸懵逼。
    不仅学得慢,见效出成果也慢,于是就有了这个战术手册。
    曹操对此的评价是:“哪怕是第一次指挥战斗的新手,若是认真学习里面的内容,恐怕战场上的表现也不会差了。”
    这玩意儿就是教实战,并不讲什么道理。
    这就好比射箭的时候,如果让纪衡讲道理吧,他能把抛物线,动力,阻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学问知识说的天花乱坠,可这对于一个射箭的新手有用吗?
    显然没用。
    曹旭的办法则是直接的告诉对方,你的手再向上抬几寸,你的脚该怎么站,手臂该怎么协调,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甚至高多少低多少都说的很明确。
    这对新手来说显然更加有用。
    曹操看到战术手册当中列出的如何指挥士卒,如何分配作战,这甚至精确到了十几人的小规模作战,也包括了几千上万人的混战中,各级该如何分配任务,如何作战能够发挥最大战斗力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即使是一千人对一千人的作战,但实际上这只是一千对一千,而不是一千个一对一千个一。
    这其实是吕布高顺那边提出的,吕布原话讲的比较糙:“谁跟他一对一啊,咱们并州就没这么打架的,当然是三五个抱团,互相支援配合,攻守兼备,然后以多对一,这样基本不需要什么损失就能干掉一个了。”
    打个比方就是,如果双方都是五个人,那么一对一的战斗,即使说青州的士卒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但五个一对一,损失一个也是正常的吧?那么剩下的战斗力就只有五分之一了。
    可如果大家抱团五个揍一个,别说是损失一个,基本上是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了。
    “而且这样速度也很快啊,一对一打掉一个的时间,三对一或者五对一,何止是打掉一个,打三五个都算少了。”
    “咱在并州向来都是这么干架的啊,不然异族人真的很不好对付。”
    毕竟比起骑兵,在之前他们的装备没跟上的时候,其实就算是并州骑兵的战斗力,比之异族人也是差了一些的。
    在这种情况下,多人合作就成了好选择了。
    虽然咱们自己的战斗力只有五,对面的战斗力是十,但咱可以三个五甚至五个五揍那一个十啊!
    别说异族人和并州军的差距其实还没到一倍呢。
    曹旭觉得这想法挺好的,并且确实也是亲测有效。
    至少在青州,数目等同的情况下,一般人和吕布刚正面还真没几个是他的对手。
    除此之外,战术手册当中还有不少将领贡献了自己的私人经验,都是最实际的做法。
    曹操对此是赞同的:“我向来觉得中低层的将领对一支军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主将多数时候只是发布命令,统领大局,真正指挥着士卒作战的,其实就是这些中低层的将领,如果他们每个人都能好好学习这本书上的内容,并且在实际中应用的话,这将会是真正的虎狼之师。”
    最后他对曹旭说了一句:“这段时间,你做的很好,甚至比我预想中的都要好很多。”
    曹旭听到这话顿时笑了出来:“等了快三年,可就等着你这一句话呢!”
    这说的曹操连连摇头:“你呀……怎么还跟小时候似的。”
    “小时候你宠我呀,”曹旭说道:“小时候你最疼我了。”
    长大之后,虽然两人关系依旧亲近,但说实话,因为种种事务缠身,其实对于曹操和曹旭来说,他们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少了。
    曹操不由说道:“我现在还不是一样宠你?”
    讲真的,就算是对自己最小的儿子他都不像对曹旭那么惯着,某种程度来说,他确实宠曹旭超过宠儿子。
    曹旭听到这话于是说道:“那好吧,你现在得证明一下。”
    “怎么证明?”
    曹旭一脸严肃:“你先挂科一次给我看。”
    曹操:“……???”
    虽然说起来曹操是不参加考试的,因为他既不是武将也不是参谋,但实际上作为主公,他不管是哪方面的水平其实都不能太差。
    所以……挂科?
    曹操看了曹旭好几秒,终于还是问道:“你好好的怎么想起来要看我挂科了?”
    总归是有什么原因的吧?
    曹旭直接哼了一声:“哦,你还问原因,小时候你肯定不问的,你变了!”
    曹操:“……行吧,你说挂就挂。”
    还能怎么办!
    说完这话,曹操才继续问道:“这下能跟我说原因了?”
    见曹旭又哼他,曹操也哼了一声:“哦,你这就不告诉我了,小时候你可是有什么事都跟哥哥说的,你变了!”
    曹旭:“……”
    和曹操比,她还是输了_(:зゝ∠)_
    行吧,最后曹旭还是给曹操把事情说了。
    在曹旭看来,曹操一般是不会拒绝这种事的,虽然确实有些丢人,但她家哥哥向来不要脸嘛,这种事大家早习惯了。
    可这次,曹操却真的迟疑了。
    曹旭不由得问道:“你这是想反悔啦?”
    曹操摸摸下巴:“我只是想着啊,我跟本初……这次该是决战了吧?最后一战,甚至说不定是最后一次见面,本该挺壮烈的事情,怎么被你这么一搞,我就觉得自己气势顿时不足,甚至还有点丢人呢?”
    曹旭斜眼看他:“你在乎这个?”
    “虽然是不在乎,但偶尔也想风光一下嘛,”曹操说道:“你也知道我从小就跟本初差距大,这可是最后的机会啊。”
    要说起来,当年的曹操或许并不一定有什么一定要和袁绍一较高下的想法,但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他和袁绍之间发展到这一步确实是很戏剧性的,袁绍从小就像是一个与他完全相反的对照组一样。
    曹操出身虽然富贵,曹嵩也是大官,可实际上他们家再怎么说也是宦官后人,即便曹腾的名声不差也是不值得夸耀的事情。
    可袁绍却生来就有显赫的家世,是袁氏的公子。
    在其他方面就更是如此了,袁绍从小就有贤名,而曹操……嗯,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名声倒是有不少。
    甚至就连长相上,袁绍一看就是高大英俊,相貌极佳,曹操长得说不上特别丑,但距离英俊也实在是有不短的距离,身高上比之袁绍也是矮了一截。

章节目录

窃国[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窃国[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