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投资商再次来到了桃花村。
    村长程红源找到了程赫,让他一起去。
    程赫送了孩子去上学,现在正好没什么事,也就去了。他也想看看,那个韩国什么投资老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韩国人这一行来了四五个人,加上秘书,翻译,项目经理等等,还有市招商办派了一个人随行,都坐在程红源家。
    程赫来了,他还叫了俞菲一起来。
    某些专业方面的领域,俞菲可能还更清楚,她听一听有好处。
    程红源家里堆了好些竹编工艺品,都是从各家拿来的,给这几个人看看。
    可以说,他们既然是来谈合作的,对这些产品自然已经再熟悉不过。这次再看,只是加深一些了解而已。
    程红源对电子业务不了解,虽然身为村长,也只能做些端茶递水的事情了。
    他倒是很热情,还让家里人安排这么多人的饭菜。要是项目谈不成,估计他又得肉疼了。
    简单地打过招呼后,双方略了解了对方,韩国人提出去竹林看看。
    这韩国人本来是玩具贸易的行业起家。据他所说,全世界都有他的客户,尤其是欧洲富裕国家,他跟很多商业巨头都关系不错。
    生意大了赚到钱以后,又涉足了多个领域,奢侈品也做一些,名酒也做一些,收藏品也做一些。
    而且说起来,他对桃花村的竹编却是非常了解。
    他甚至豪气地断定,从看那次新闻联播后,就断定这种工艺品要火。
    因为它真的是太漂亮了。
    他非常看好这种产品。
    他还说,一切跟他预想的差不多,现在桃花村的竹编行业已经越来越红火,网上的交易额也逐渐在升高。
    程赫很意外,这韩国人都不会讲中文,怎么看咱们的新闻联播?
    韩国人说,那天香港的国际艺术品博览会,他就在现场,他当时就很喜欢这种工艺品。
    他找在场工作人员问过,这只是来自一个小山村的民间艺术。
    后来他多方打听,又让翻译留意着。后来翻译看到了新闻联播,就告诉了他。
    总之,他看到了新闻联播后,预计这产品要火。
    但是当时他们没有门路,不知道桃花村在哪,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打听,又再次在《手艺人生》节目上看到有关桃花村的介绍,就找来了这里。
    用他的话来说,他们的诚意非常足,手底掌握的有钱客户也非常多。
    讲这些话题时,程红源能听懂,他心里非常高兴,咱们国家的东西,被外国人惦记着呢!
    听说可能要走出国门,要销往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那些有钱的国家,这让他非常高兴。
    要是真谈成了,那都是钱啊!
    当然,他也没有被冲昏头脑,前面有假华侨事件,他只敢抱一半的希望。
    但仅仅是一半的希望,都够他激动不堪的了,添茶加水跑得非常殷勤。
    韩国人提出去看看竹林。
    他说,国际化的贸易,各种质量标准非常严格,他想看看竹林,看看竹子的生长情况。
    这个容易,就在桃花村后山,一大片全是。
    村长带路,一行人向桃花村后山小路进发。
    这是一种毛竹,在南山市很常见的品种。韩国人很是好奇,亲自走上前去,抚摸了竹子,闻了闻气味,用指头又掐了掐。
    他带来的助理对这些竹子还都拍了拍照。
    接着又提出看看竹编作坊。
    程赫解释:没有作坊,都是家庭式作业,各家编织各家的。这是祖传的技术,才刚刚兴起的产业,目前还没有大量操作。
    韩国人点头表示明白。
    程红源高兴地说,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先吃了再看吧。
    先品尝一下桃花村地道的山村美食。
    韩国人欣然应允。
    这一桌还算丰盛,桌上有鸡有鸭,有鱼有肉,做法也非常地道,可见程红源还是非常重视的,本钱下得足。
    程赫拿起筷子,猛然间想起去年网上的一阵舆论,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据说他们要把筷子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说是他们发明的。其实他们真是个自尊自强的国家,凡有的,都要极尽吹捧;凡没有的,都要意先意淫出来。
    咱们国家的这是他的,那是他的,连名人都是他的。
    听着韩国人叽叽喳喳的发表意见,说着笑话,程赫很少发言。
    他又想起了去年的一些国际事件。其实,以他主观的感受,他是抵制的,不大想跟他们合作。
    可能内心对他们没有多少好感吧。
    以前也遇到过跟韩国人打交道的情况,都不怎么愉快。总的来说,遇到的人都很狡猾,不守时,没什么信用。
    当然,他也知道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每个人都那样。
    但是,他的兴致反正就是提不起来。
    韩国人认真的品尝了桌上的几道菜,也很用力的夸赞了一番。
    接下来,他又提出去竹编家庭看看,参观参观。他说,从在香港参展的那次,他就对这种工艺品非常感兴趣了。
    走进农家小院,他拿起那些半成品,看得惊讶无比,连声赞叹。
    看到别人削竹篾,感觉很新奇,他兴奋地问道:“我能试试吗?”
    院子里竹筒多的是,劈刀也有空余的,只是别人都各自忙着,程赫便自己向他示范了一番。
    这韩国人也跟着学了,但劈竹篾这种事情,看着别人做似乎很简单,但完全不会的却是非常难,连刀都不会拿,更遑论劈出那粗细匀称的细竹篾了。
    韩国人学不会,连声赞民间手艺太厉害了。
    接着,他又问别的问题,像竹篾要煮多久啊,要怎么处理结子等等,问得很详细。
    在他又问,烤火要烤多久的时候,程赫忍不住了,笑问道:“您问得这么仔细,是不是想学咱们的技术啊?”
    几个人顿时哈哈大笑,韩国人也一脸不好意思,再也不问了。
    参观完后,再次去程红源家坐下来商谈。
    老实说,他们开的条件十分优厚,比如每年提供价值不低于三千万的订单,保证常年货款充足,保证全世界范围的广告宣传等等。
    程赫听到这个条件时,都感到一阵咋舌,三千万的订单,桃花村擅长竹编的,总共才百来户而已,平均下来,每家三十万?
    这数额让他听着,感觉不那么真实似的。
    韩国人笑着说道:“这个总额并不是很大,我每年的交易总额,是这个数的十几倍。”
    这次见面只是初步洽谈,双方拿出合作意向后,都留下了一个思考缓冲时间,约好下次再谈具体的。
    送走这些人后,这些人返回村里。
    村长回去后,俞菲问程赫:“我今天看你好像兴致不怎么高啊,你怎么打算的?”
    其实,桃花村竹编如果真能接到那么大的客户,她还是非常高兴的。
    这虽然不能算是她的业绩,但产品总销量好,她也高兴啊。
    表明这个行业可以持久,她当初的选择没错呗。
    在相信程赫还是相信村长上,她当然无条件站在程赫这边了。所以这些问题,她都没当村长的面问。
    程赫想了想,然后说道:“咱们干嘛要等他来投资?为什么不自己找找国外的商机?他能找到客户,我们为什么不能?”
    “自己找国外的商机?”俞菲惊呆了。
    老板的野心真大,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就敢这样想!

章节目录

奶爸的田园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我喝大麦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喝大麦茶并收藏奶爸的田园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