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这称呼一改,也就意味着他是真心的加入并州了,且他的态度也很明确,苏云卿对他厚道,那么投桃报李,他也愿意听苏云卿的调遣,苏云卿让他去哪里都行。

    听到孙策这话苏云卿也没再继续纠缠这个,而是随意的点点头,然后对旁边的毛玠说道:“孝先,这些事情你看着办吧,务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是,主公尽管放心。”

    于是孙策在加入并州的第一天就得到了他一直以来所梦想的属于自己的一块地方,苏云卿又给他安排了职务封了官职,从此孙策就算是并州的一员了。

    当然,除了孙策之外另外还有周瑜也是苏云卿非常重视的一个,周瑜当然也陪着孙策一起来了。

    对于周瑜,孙策可比对待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要热心多了,他一个劲的给苏云卿说周瑜是如何的文武双全,兵法谋略都是顶尖的,简直把周瑜夸成了天上地下的第一人,完全不管其实周瑜和他差不多大,两人都不满二十岁,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还都是毛头小子呢。

    苏云卿倒是不介意的,更何况她也知道周瑜的厉害,这么想着她很干脆的说道:“既然如此就让他先跟着文和学习吧,日后你们也可以一起领兵出征,一文一武也叫人放心。”

    听到苏云卿这话,孙策还没什么想法,周瑜却是真的惊讶了。

    对于周瑜来说,之前的事情苏云卿确实做得厚道妥帖,他也感激苏云卿,可真要说起来这种情况也在他的预料之中,苏云卿毕竟不是袁术那种坑货,因此他倒是没有太大感触。

    可是现在苏云卿的话他是真的没想到。

    贾诩是什么人?那可是当年苏云卿还只是个小小校尉的时候就入了并州的人,之后也是他一手谋划让并州强大起来,最后更是将苏云卿推上了并州牧的位置。

    周瑜不傻,所以他很清楚,苏云卿目前的谋士阵容里,看起来荀攸毛玠都很受重视,但实际上苏云卿心目中地位最高的还是贾诩,贾诩也确确实实是并州除了苏云卿以外的第一人。

    周瑜原本觉得让他去荀攸毛玠那里就是顶天了,结果苏云卿直接把他丢给了贾诩,这意味着什么周瑜太清楚了,可正是因为清楚所以他才不得不服气。

    苏云卿虽是个女人,但是在很多方面她确实比大部分的男人都要强。

    到这时候,周瑜才觉得他口中称呼苏云卿的’主公‘二字变得发自内心起来。

    苏云卿倒是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只是很热情的设宴款待了孙策周瑜以及一干和孙策一起来的孙坚旧部。

    看着这些人苏云卿可高兴了,收留孙策这一步简直做的太对了,孙策周瑜两人不用说,孙策还顺路带来了当年孙坚手下的四大将军,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人,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经验丰富的老将,这简直赚大发了。

    只有贾诩不太开心。

    是的,这次他们一次性补充了六个顶尖的人才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可贾诩非常清楚的是,这里面真正高智商的也就周瑜一个。

    是的,他们只多了一个高智商的周瑜,但那些让他操碎了心的武将却一下子多了五个。

    五个啊!

    呵呵。

    这怎么开心的起来!

    并州这地方简直有毒,吸引来的人才尽是些武将!

    简直心累!(╯‵口′)╯︵┻━┻

    第38章 曹刘生子

    孙策在大致熟悉了并州的情况之后就开始坐不住了,他一个劲的去找苏云卿,想让苏云卿和袁绍开战。

    对于孙策的建议,苏云卿倒是没说啥荀攸却先一步摇头了:“现在恐怕还不是最好的时机,还要再等等。”

    “还等?”

    孙策简直想不明白了:“难道我们要等袁绍打下青州之后再去攻打他吗?”

    如今半个青州已经落入袁绍手中,再继续等下去那就真的得等到袁绍打下整个青州了。

    “等袁绍打下青州他的实力只会更强吧?那时候再去打多吃亏啊。”

    孙策觉得荀攸这样不靠谱,打仗嘛,就要快准狠,哪能等着敌人先强大起来再去打呢?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见孙策不明白,荀攸不得不解释道:“青州被黄巾占据太久,各方面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种时候去打袁绍只会让他停下与青州的作战,转而来对付我们,试想,这样就算我们打赢了袁绍又能得到什么呢?”

    他们得到的只是一个冀州和依旧被黄巾弄得残破不堪的青州,到时候他们还得自己花精力去收服那些黄巾,当然,并州的建设也要自己花钱,这就太不划算了。

    可如果他们让袁绍先打呢?

    “袁绍打下青州之后当然不会放任不管,我们大可以等他进行了初步的治理之后再去攻打,到时候不仅能够把冀州收入囊中,青州也可以顺手取走。”

    荀攸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孙策还是有疑虑:“那样的话难道不会使得袁绍更加强大吗?”

    如果袁绍收编了青州黄巾,那么他的力量将得到大幅度的发展,恐怕等到了那个时候,苏云卿就算是想打也不容易打下来了,甚至可以说他们反而有被袁绍灭掉的风险。

    可在荀攸看来这个问题就更好回答了:“袁绍打下青州之后真的会立刻强大起来吗?我看倒不见得如此。”

    见孙策还是不明白,荀攸便问道:“你认为,战争打的难道仅仅就是兵马的多少吗?”

    当然不是。

    如果仅仅是依靠兵马的数量取胜,那么就根本不用打仗了,大家站在一起数数人头比下数量就能分出胜负了。

    战争打的可不仅仅是兵马数量,更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

    袁绍打下青州之后肯定是想要发展壮大自身的,那么他就有两件事情一定要做,一件事情是收编青州黄巾,另一件事情就是建设发展青州。

    先说收编军队,黄巾军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其实大家也都清楚,说是黄巾军,但实际上称呼为黄巾贼更合适一点,因此若是收编这些人,那么要费的力气恐怕是把普通百姓转化为士兵的好几倍,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至于说建设青州那就更坑爹了,黄巾向来只懂破坏不懂建设,青州被黄巾祸害了这么多年早就一片狼藉,袁绍若想重建青州那是要费大力气,花大代价的。

    这两件事情无论要做哪一件都需要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更要投入大量的金钱资源,可以说,只要他们不等袁绍太久,比如等个三年五年的让袁绍发展起来,实际上先让袁绍打下青州会更好。

    无论是收编黄巾还是建设青州都会让袁绍变得更加虚弱,至少在他做成这两件事情之前是这样的,既然如此,不如趁着袁绍最虚弱的时候再去打。

    当然,此举也有另一个好处。

    “从常识来判断,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在袁绍攻打青州的时候去攻打袁绍更好一点,甚至袁绍自己也会这样认为,如果我们连这种时候都不打的话,那么很自然的,其他时候打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更不要说之前赵云都带着军队到司隶了,吓得袁绍连颜良都抽调回来了,但是赵云最后愣是没打,这就更给了袁绍一种苏云卿不会打他的错觉。

    孙策必须得承认,荀攸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可他总觉得就这么憋在并州也不是个事啊。

    荀攸当然也能看出孙策的想法来,事实上孙策想法本来就很简单。

    孙策离开了袁术来投奔苏云卿,可苏云卿的手下并不缺武将,更不缺兵马,孙策来了之后发现武艺比他好的有一堆,战功比他高的就更多了,再加上孙策的年龄更小一点,这些都让孙策的底气不太足。

    对于孙策来说,他迫切的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他需要立下足够的功劳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让那些与他一起来的江东子弟能够挺直了腰板说话,而不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当然,苏云卿对孙策的厚待也迫使孙策急切的想要建功,以此来证明苏云卿没有看错人,他不是个吃白饭的。

    更何况只有战功高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他现在确实被分了一个小县城,可孙策的志向难道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小县城而已吗?

    当然不是,孙策也不可能允许自己只能窝在一个小县城里。

    经过荀攸的解释,孙策自然也明白了此时不是打袁绍的时候,只是……

    “不能打袁绍,我们就不能打其他地方吗?”

    孙策想了想说道:“司隶地区不是刚好没人,只要派一支军队过去,仗都不用打就能获得大片的土地啊。”

    说起这个嘛,这就不需要荀攸解释了,苏云卿觉得装逼的时候到了。

    “当然不能占司隶,此时的司隶位置特殊,即使没有一兵一卒驻守,轻易我们也是不能攻占的,”苏云卿努力摆出一副贾诩平时忽悠人的那种高深莫测的表情来:“先说司隶本身吧,这地方先是董卓后又有李傕郭汜二人,可以说是把司隶给祸害尽了,如今司隶到处是荒地废墟,走十里地见不到一个百姓,这样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占据呢?占了之后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我们半点好处也拿不到。”

章节目录

[综+剑三]武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武安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