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明抬了一下手,他止住顾三娘,低声说道:“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我叫你过来,无非是要叮嘱你,现今你们和蒋家是一体的,只要蒋家还在,他就不会有事,他现在不在京里,你就要替他把蒋家看顾好!”

    顾三娘后背一冷,蒋中明的话,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到了她的肩头,她似乎连气都喘不过来了。

    “不过,你也不必过度担忧,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撑住蒋家!”蒋中明目光坚定的说道。

    顾三娘呆呆的点了两下头,没有作声。

    不知不觉,外面响起梆子声,蒋中明坐了半日,早已有些身困力乏,他合上眼睛,朝着顾三娘挥了挥手,顾三娘站起身,对他行了一礼,便退出屋里。

    且说这一夜,顾三娘辗转反侧,迟迟不得入睡,她一时想起远在异乡的沈拙,一时想起腹中尚为出生的孩儿,一时又想起蒋中明不容质疑的叮嘱,如此胡思乱想了半夜,直到天色微亮,她正睡得迷迷糊糊,就听到外头传来细细的低语声。

    顾三娘被惊醒,她望着窗外,只见日头明晃晃的,顾三娘侧耳一听,好像是孙氏的声音,她喊着她的闺名,说道:“是月华来了么?”

    很快,帘子被打起,孙氏头一个走进来,她看到顾三娘半躺在床上,手指在脸上刮了几下,说道:“羞不羞,阖府就你起得最晚!”

    顾三娘难为情的笑了一下,小叶子拉着孙氏的衣袖晃了几下,不依的说道:“三婶,只有今日一回,往常我娘起得可早呢!”

    让顾三娘想不到的是吉昌公主也来了,她在外间听到孙氏的话,说道:“大嫂怀着身子,你也好意思跟她争!”

    孙氏扮了一个鬼脸,坐到顾三娘的床沿边,又跟顾三娘说道:“我和二嫂一大早就去老爷屋里请安,后来没见你来,我和二嫂就顺路往你这里来了。”

    顾三娘记起昨夜的事,她勉强笑了一下,便低头不语。

    相比孙氏的粗枝大叶,吉昌公主却是心细多了,她见顾三娘精神不济的样子,说道:“你不比旁人,要是身子犯懒,偶尔少去一回,老爷不会见怪的。”

    孙氏插嘴说道:“就是,咱们就是天天去请安,也见不着老爷呀。”

    吉昌公主说道:“老爷见不见咱们是他的事,咱们照着规矩行事就是!”

    顾三娘附和说道:“这话很是,老爷病了,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不能叫人抓到话柄。”

    几个妇人闲聊了半日,吉昌公主还要打理府里的庶务,便各自散了。

    又过了几日,顾三娘从有旺家的那里听说,那夜蒋中明醒来后,强撑着写了十几本折子,次日就开始吐血,自此他的情形就比先前更加坏了,顾三娘为此变得忧心冲冲,只是生死有命,她除了暗自祈盼蒋中明挺住,也没有甚么别的办法。

    又过了一个多月,朝中少了蒋中明坐镇,安家借机兴风作浪,两派相争愈演愈烈,靖文皇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问道求仙,不知从何时开始,外面传起一股流言,说是蒋中明身染重疾,已是大限将至。

    传言一出,蒋家便对外斥责这些人居心不良,不说别的,单说蒋丞相伤了腿,每隔几日还要往内阁送折子,如此忠君爱国,还要被人编排,岂不叫人寒心。

    有人却说,蒋丞相已有两个多月没在人前露面,依照他的脾性,哪怕伤了腿,也不会告这么久的假,除非是病得人事不知。

    总之各种说法,朝中文武百官吵得不可开交,还有人提议,要想知道蒋丞相是否真的重病,只需请御医上门一探究竟就是。

    而就在这时,原本闭关练丹的靖文皇帝,忽然提前出关。

    ☆、第98章

    朝中风云突变,就连身处深宅大院的顾三娘也感受到了这股山雨欲来之势,吉昌公主和孙氏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疑惑不解,她们每日都到正院请安,却从不曾见过蒋中明一面,而今外面传得满城风雨,无数人都在等着蒋家的反应,蒋家却是不动如山,好似不受传言干扰。

    这日,顾三娘她们三人从正院回来,因着这些日的风言风雨,三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走到半道上,孙氏低声说道:“你们说老爷是不是真的病得很重?”

    吉昌公主脸色微沉,她道:“这话也是你说得的?有人存心想蒋家出事,故意说些蛊惑人心的话,越是这个时候,咱们越是不能自乱阵脚。”

    孙氏自知失言,连忙低头不语,顾三娘是她们三人当中唯一知道实情的,只是这些话她一个字也不敢说出去,这些日子以来,她的心头就像笼罩着一片阴云,竟是从没有一日是开朗的。

    “你别担心,老爷一定会平安无事的。”顾三娘握着孙氏的手,轻声安慰道。

    孙氏看着她,默默点了两下头,顾三娘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背,妯娌三人刚要走时,从后面传来一道声音:“几位奶奶,请等一等。”

    她们回头一望,只见追上来的人是有旺家的,顾三娘心知这个节骨眼儿上,有旺家的等闲不会离开正院一步,这会子追过来,必定是关系着蒋中明的事情,她停下脚步,问道:“嫂子,你找我们有何事?”

    有旺家的喘了两口气,她看着顾三娘,说道:“大奶奶,老爷醒了,他请你过去一趟。”

    吉昌公主和孙氏皆是一惊,她们几人正为此事忧心,就听说蒋中明要见她们,孙氏说道:“还等甚么,咱们快过去罢。”

    有旺家的看了孙氏一眼,她说道:“三奶奶,老爷只请了大奶奶。”

    孙氏和吉昌公主互视一眼,两人又一起狐疑的看着有旺家的,吉昌公主略微一想,她问:“老爷可曾说过是何事?”

    有旺家的摇了摇头,她道:“奴才只管传话,别的一概不知。”

    她俩见此,又望着顾三娘,顾三娘猜测蒋中明肯定有要紧的事,她顾不得跟吉昌公主和孙氏交待一声,便带着婆子,随同有旺家的返回正院。

    顾三娘进了里间,看到李郎中也在,那蒋中明躺在床上,他脸色腊黄,两只眼珠深深的陷在眼眶里,一眼望过去,好似只剩出气,没有进气。

    屋里气氛有些僵持,李郎中看着蒋中明,为难的说道:“蒋大人,这药我不能开!”

    有旺急得直抹眼泪,几根山羊胡须颤动着,显见也是左右为难,顾三娘看到这情形,她看了蒋中明一眼,望着有旺问道:“这是怎么了?”

    有旺的带着哭腔说道:“今日老爷醒了,听说皇上出关后,便一定要往内阁去一趟。”

    顾三娘狠狠瞪着有旺,就凭蒋中明这病歪歪的样子,连床都下不了,还如何去见靖文皇帝?再者说了,他还在养病,没得把朝中那些事拿到他面前来讲,是嫌他死得还不够快?

    有旺哪里敢辩解,他们老爷别看是在病中,只要偶尔醒来,必要过问朝中之事,他就是想瞒也瞒不住。

    “大奶奶,你快劝劝老爷罢。”有旺冲着顾三娘说道。

    床上的蒋中明冷冷盯着有旺,他虽已是病入膏肓,然而余威犹在,只消一眼,就唬得那有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顾三娘转头又望着李郎中,那李郎中唉声叹气,他对着蒋中明说道:“自古医者只有救人的道理,蒋大人,我不能明知有害,还把这药开给你服下。”

    蒋中明脸上涨成绛红色,他大口喘着粗气,沙哑的声音说道:“开,一定要开!”

    顾三娘听了半日,总算知道前因后果,原来蒋中明醒来后得知靖文皇帝出关,便速速寻来李郎中,要他开一剂不知名的汤药,那汤药药效极快,只需服用三碗,病人即可恢复精力,只是有一则,此药反噬颇大,有那些受不住药力的,十个倒有九个会命丧黄泉。

    蒋中明定要服药,李郎中和有旺家的不敢作主,只得请来顾三娘,指望她拿一个主意出来。

    “大奶奶,这该如何是好?”

    顾三娘懵了,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有甚么主见?这是攸关性命的大事,况且蒋中明还是蒋派的主心骨,要是主意没拿好,岂不全是她的罪过?

    蒋中明合眼歇了大半晌,就在屋里几人都当他又昏睡之时,只听他一字一顿的说道:“我必须露面,皇帝既是出关,想来已是起了疑心,若是再拖下去,只会将蒋家陷入被动的地步。”

    李郎中苦苦相劝,他说道:“蒋大人,这药就是催命符啊。”

    蒋中明撑着身子坐起来,顾三娘连忙上前扶起他,那蒋中明一把挥开她的手,沉声说道:“那也要吞下去!”

    他心意已决,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不惜拼命也要替蒋家拖延时日,顾三娘咬紧嘴唇,她对李郎中说道:“李郎中,这药你就开罢!”

    “大奶奶!”有旺冲着顾三娘高喊一声,顾三娘咬着牙关说道:“就听老爷的,日后几位爷们怪罪下来,都有我担着!”

    蒋中明做出的决定总是没错的,在这危机关头,除了听他的话,她也出不了甚么有用的主意。

    李郎中怔了一下,他头一回正视顾三娘,看到床榻上活不了几日的蒋中明,那李郎中不得

    不妥协退让。

    这一日,顾三娘留在正院,她亲眼望着蒋中明服下这三碗汤药,蒋中明的命,就好比是那烧完的蜡烛,眼看就要熄灭了!

    次日天刚亮顾三娘就醒了,那催命的汤药今日就会见效,想起蒋中明,顾三娘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她呆了半日,便洗漱一番,带着婆子丫鬟来到正院。

    这次,她把小叶子也带上了,经过花园时,小叶子看到池塘里荷花绽放,便道:“娘,我们摘几支带给爷爷插瓶罢。”

    清晨的荷叶上还滚着露珠,顾三娘看了几眼摇曳生姿的荷花,她点头笑道:“难为你是个有心的,你爷爷看到花儿,心里也会轻松几分的。”

    一旁早有婆子们捡那开得好看的荷花摘了十几支,小叶子抱着花儿,蹦蹦跳跳得走在前面,顾三娘望着闺女的身影,轻轻叹了一口气,便跟在她的后面,朝着正院走去。

章节目录

顾三娘再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春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春贤并收藏顾三娘再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