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秦家大院里有两件喜事,一件是秦大娘新认了干亲,这干闺女就是跟她相识了将近十年的顾三娘,另一件事是她干闺女顾三娘要与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举人老爷沈拙成亲,一时之间,邻里茶余饭后的谈资都离不开这两件事。

    两年前,顾三娘和沈举人互相表露了心迹,只因顾三娘立誓要为亡夫守寡三年,沈拙也便甘心等了她三年,这两年里,两家仍是分住东西厢房,遇到年节时才会偶尔一起用饭,等到小叶子出了孝,秦大娘揽下媒人的活儿,立时牵头给他俩准备起亲事来了。

    说起沈拙和顾三娘二人的亲事,倒也简单,两人一个是娘家没人,不受夫家拘束,另一个是老家远在京城,诸事自己做主,故此并不需惊动他人,秦大娘请人算了八月初八的好日子,又给他们合了生辰八字。

    合八字的那日,街头算命的老瞎子看了沈拙的八字,嘴里赞叹不已,说他这是出将入相的命格,总有一日是要飞黄腾达的。接着他又给顾三娘批八字,却说她好比是那黄连转世,一生要泡在苦水里,只不过遇着了沈拙,又跟他的八字合到一处,竟是个天下无二的绝配,眼前虽说苦些,往后却是富贵清闲的好命。

    批到这里,老瞎子又皱起眉头,秦大娘本来听得欢喜,见到他犹犹豫豫的样子,连忙追问起来,老瞎子叹了一口气,嘴里说甚么自己若是泄露天机,死后玉帝怕是饶不了他,秦大娘不耐烦,往他桌上拍了十几个大钱,老瞎子这才重新开口,说是顾三娘日后有一桩性命攸关的劫难,挺过去了,一品诰命夫人的华服也穿得,挺不过去,恐怕要招来杀身大祸,秦大娘赶紧又问破解的法子,老瞎子深思半晌,说想要破解这劫数,归根结底还得在在沈拙身上,至于究竟要如何做,他也不得而知。

    秦大娘见他说了跟没说一样,朝着老瞎子翻了几个白眼,自回家去了,回去后,跟顾三娘说起合八字的事,秦大娘只管将老瞎子那番好话说给她听,却瞒下了她要遇劫的事,省得大喜的日子,招惹顾三娘心里不自在。

    今日,借着要收干亲,秦大娘在家里置了几桌酒席,请了亲近的亲戚和邻居来凑热闹,顾三娘的铺子和沈拙和学馆也特地歇了一日,一大早,顾三娘梳了一个时兴的发髻,又换了全身新裁的衣裙,便要出门去买礼物,她刚出西厢,迎面碰到沈拙,沈拙看她要外出,说道:“是要买拿东西么,我与你一同去。”

    今日的顾三娘,上身穿着一件碧色斜襟云纹衫,底下是一条石榴裙,换了一身鲜艳衣裳,她整个人看起来像是明艳了几分似的,就连小叶子也说这身衣裳裁得好看。

    顾三娘点了两下头,那沈拙接过她手里的篮子,便一同出了巷子。

    这三年,他二人的闲话被传了一回又一回,无论说好说坏,顾三娘与沈拙都是岿然不动,眼见他俩就要成亲了,先前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觉得没意思了,有些心眼儿小的,看到顾三娘就要当举人娘子了,嘴上说几句贺喜的话,心里却是免不了要酸溜溜的。

    且说顾三娘和沈拙到了集市,先去称了五斤挂面,五斤白糖,各色糕点果子攒了两盒子,再加上她先前备好的两套衣裳并两双鞋袜,这些礼物在寻常百姓家里,已算是十分体面了。

    两人在集市上逛了大半日,各自双手都提满了东西,此时天色不早,顾三娘便招呼着沈拙回去,经过他们巷口时,有几个聚在一起聊天的邻居看到他们提了这么东西,主动询问道:“三娘,这是给你干娘买的礼物呢?”

    顾三娘随意点了两下头,说道:“是呢。”

    又一个妇人插嘴,语气里满是羡慕的问道:“这么多,花了不少钱罢?”

    顾三娘笑道:“干娘对我好,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这些都是顾三娘的真心话,她自从头一年进城做工,就一直租住在秦大娘家的院子里,两家你敬我爱,从来没有红过脸,前不久,她说要认秦大娘做干亲,秦大娘一口答应下来,还郑重请来邻里们见证,显见诚心诚意是把她放在心上的。

    顾三娘与人说话时,沈拙就站在身后静静的等着,有妇人看他体贴顾三娘,手上拎的都是重物,这顾三娘的手里却只挎了一个小布包,于是故意问道:“沈举人,三娘这么能花钱,你就不心疼?”

    顾三娘眉头一皱,微微有些不乐意了,而那被点到名的沈拙,从容不迫的回了一句:“家里最会挣钱的人是她,她想花钱就花钱,随她喜欢!”

    这几个妇人被他的话噎住了,虽说她们都是掌家的娘子,可有谁花钱敢像顾三娘那样大喇喇的,不说别的,就她买的这些东西,要是拎回自己的娘家,哪怕自家男人不说,婆家的唾沫也会喷死你。

    其中有个妇人不服气,又说:“三娘手里有钱,想买甚么买不到?只是等她嫁给了沈举人,那可就不好再当街立市的开铺子了罢?毕竟没听说孙举人家的娘子抛头露面的做买卖呢。”

    沈拙仍是面色坦然,他先看了顾三娘一眼,又说:“三娘要是愿意,回家做举人娘子也成,她要是不愿意,就算继续开着铺子,想来也没谁会闲着无事来我跟前指手画脚。”

    说完这句话后,沈拙还扫了她们几眼,这些聊天的妇人们面面相觑,几人就算再愚蒙,也听懂了沈拙这是在说她们就是这闲着无事的人呢。

    沈拙懒得再跟她们多说,他扭头对顾三娘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去罢。”

    顾三娘点了两下头,随着沈拙一起往院子里去,只是都快进门了,沈拙见她脸色还是不大好看,说道:“几个无知妇人的话,你犯不着跟她们置气。”

    顾三娘撩起眼皮望着他,说道:“你干甚么要对她们这么说,往后她们又该传你闲话,说不定还要造谣你是吃软饭的呢。”

    沈拙笑了笑,他说:“这又有何不敢承认的,你本来就比我能干。”

    他这话说得很是认真,这两年顾三娘靠着代理戴春林的胭脂赚了第一笔银子,之后每隔一段日子,她就要亲自往桐城去一趟,这几年,顾三娘卖过鞑子人的皮草,俄罗斯人的毛毯,更有甚者还有从南洋来的珍珠,西洋来的雪纺,只要是妇人家用的东西,甚么赚钱她做甚么,如今的珑琇坊,已不单单是卖刺绣和胭脂的铺子,而是成为整个县城里妇人家最爱逛的地方。

    去年,她终于攒足了钱,到典当行去赎回前年沈拙当掉的那件玉把件,拿回把件的沈拙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很是欣喜,这是他母亲留给他作念想的,自从典当之后,他本来以为想要再拿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谁知顾三娘竟真的替她赎回来了。

    顾三娘往下的计划是接着攒钱,然后还上他们借东方检的七百两银子,虽然沈拙总是劝她不必着急,说是东方检不等着要用银钱,可顾三娘也有她自己的思量,她私心想着,兴许东方检不将这几百两银子放在眼里,可是她总怕别人为此而轻视沈拙,有的东西是银子买得来的,有的东西却是银子买不来的,她有能力把这钱还上,就不叫别人拿着这做借口来嘲笑他们。

    两人互相看着对方谁也没有说话,直到里面有道声音传来:“你们两人也是好笑,傻乎乎的站在门口做甚么,怎的还不进屋?”

    原来是朱小月从正屋出来,看到顾三娘和沈拙你看我我看你,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直楞楞的看着对方,不免忍不住打趣起来。

    顾三娘脸上一红,她转头瞪了朱小月一眼,提着东西便进了正屋,彼时,屋里已来了不少亲戚,这些人都是顾三娘熟识的,她跟她们一一问着好,秦大娘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又叫顾三娘坐到她身旁。

    屋里都是些妇道人家,众人一起闲聊,左右不过是些家常里短的事情,沈拙送了东西进来,便避嫌出去了,待到他走后,有人笑着问秦大娘:“这人就是你那干女婿罢?”

    两人婚书早先已是交换过的,只是还不曾正式成亲罢了,秦大娘点头笑道:“正是呢。”

    那妇人不住的点着头,望着顾三娘说:“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听说还是个举人老爷,一看就是个知道心疼人的。”

    顾三娘嘴里谦虚两句,秦大娘却不一样,这二人是她做的大媒,男方温柔体贴有功名,女方精明能干会赚钱,况且又是她的干女闺女,秦大娘恨不得显摆的人人都知道。

    ☆、第61章

    认亲的重头戏是顾三娘给秦大娘磕头并奉上自己亲手缝的衣裳鞋袜,这时沈拙也在屋里,来的都是交好的亲朋好友,顾三娘磕了三个响头之后,秦大娘一把扶起她,嘴里说道:“好孩子,你有礼了,往后干娘这里就是你的娘家,要是谁给你受了委屈,只管告诉干娘,自有干娘和你兄弟给你做主。”

    有人望了沈拙一眼,故意开玩笑的说道:“秦婶子这话是说给干女婿听的呢!”

    一旁的沈拙笑着朝那一笑,竟是一副默认的架势。

    秦大娘握着顾三娘的手,她对着众人说道:“我这话是说给干女婿听的,也是说给那些打量我闺女好性儿,想背地里欺负她的人听的,再想欺负她,需得好好掂量掂量,她也是有依靠的人了。”

    秦大娘只有一个独子秦林,虽说媳妇儿朱小月也是个贤惠的,不过就跟全天下所有的婆婆一样,媳妇儿再好,那也是抢走自己儿子欢心的女人,她心里有些私房话宁愿跟顾三娘说,也不会对媳妇儿说,而今收了顾三娘做干闺女,两家的关系又亲密了几分,秦大娘心里自然非常乐意。

    至于顾三娘,有娘家就跟没有是一样的,秦大娘待她就像亲娘似的,横竖她也没甚么亲戚了,往后她就把秦家当成娘家来走动。

    顾三娘送上了拜礼,秦大娘也拿出来一个红色的小布包,她打开一层层的布皮,里面放着一对白亮亮的银手镯,是她早前专门找银匠打的,款式选的也是时下最新样儿的。

    秦大娘把手镯戴到顾三娘的手腕上,又转头对朱小月说:“你不许别扭,那年你进门,也是一对二两重的镯子,你和三娘我都同样看重。”

    朱小月是个识大体的,她抿嘴一笑,说道:“我和三娘好了一场,娘就是偏疼着她,我也不会吃这个醋。”

    这几年,遇到顾三娘外出,就是朱小月帮着打理铺子,每个月她还寄卖刺绣,挣的银钱都快赶上秦林了,手里有钱,腰杆儿自然也就直,这要不是顾三娘带携,她又往哪里去寻这巧宗?是以朱小月很承她的情。

    儿媳妇懂事,认得干闺女也孝顺,这使得秦大娘在众人面前很有脸面,来的这些亲戚们也一个劲儿的夸她好福气,一时之间,气氛和乐融融。

    拜了干娘没几日,就到了八月初八,这日天气极好,天色刚刚发亮,顾三娘起床揽镜梳妆,她的发髻刚刚挽好,就见一只喜鹊飞来落到窗台上,看到这只叫喳喳的喜鹊,顾三娘心里忍不住带了几分喜意,她回身进屋抓了一把细米洒到窗台,这小喜鹊也不怕人,一双灵活的眼珠骨碌骨碌转个不停,随后便开始低头啄起米。

    正在顾三娘描眉时,小叶子推门进来了,她转头一看,只见小叶子手里提着一个还沾着露水的花篮,于是问道:“哪里来的花?”

    小叶子答道:“沈叔买的,说是给你插戴。”

    顾三娘低头一笑,她从花篮里头挑了一支含苞待放的红色的月季花,嘴里说了一句:“你沈叔就是爱胡乱花钱,下回再买这没用处的东西,我一定得好好说道说道他。”

    话是这么说,顾三娘却取来剪刀,先将月季花的花梗剪好,又对着镜子照了照,然后插戴在发鬓边,她问小叶子:“好看么?”

    小叶子傻乎乎的看着她娘,这些年,她娘都是粗衣布裙的素淡打扮,今日是她的好日子,她娘描眉擦唇,打扮得格外细致,这般神彩飞扬的娘竟有种她也形容不出来的好看呢。

    “我想起书上说的一句话,叫人比花娇,原来是用来形容娘的呢。”

    被亲生闺女称赞的顾三娘双颊带着一丝红晕,她假意瞪着小叶子说道:“哪里学来的胡话,看我告诉你沈叔去。”

    小叶子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她在沈拙的无书学馆念了三年的书,只因年龄渐大,就在前不久退了学,随着她娘正经学起了针黹女红,顾三娘让小叶子和哥儿们一样读书,本意是不想她做个睁眼瞎,然而这世道女子的本份并非读书识字,若是日后嫁到婆家,连双鞋袜都不会做,岂不是连她这个当娘的都要一起挨骂。

    再说,只是让她不到学馆里上学,在家里沈拙还是一样教她念书,是以小叶子倒是没觉得有甚么差别。

    母女二人一边说话,顾三娘从篮子里捡了一支粉色的花插在她发髻上,问道:“从今往后,你不要喊他沈叔,就喊爹爹好么?”

    小叶子看着她,认真的说道:“沈叔娶了娘,我自然是要称呼他为爹爹的。”

    顾三娘笑着摸了摸她的发顶不说话。

    没过多久,秦大娘和朱小月一起过来了,篮子里的花还有很多,顾三娘请她们一起戴花,秦大娘只拿了两朵茉莉花插在衣襟上闻香,朱小月却选了一朵粉色的话,屋里几个女人家,只有顾三娘戴了一支鲜红色的月季。

    顾三娘和沈拙都是再婚,他们在县城里也没甚么亲戚,故此亲事一切从简,顾三娘除了秦家的人只请了先前在金氏绣庄共同做活的好姐妹莫小红,而沈拙他谁也没请,倒是有些学生家里,听说他要再娶,纷纷送上贺礼,左右不是甚么贵重东西,沈拙也就收下来了,当然也有些学生家长见他不自重身份,竟娶了个带着拖油瓶的寡妇,失望之下领着自家孩子退了学,沈拙丝毫不理会,对此去留他全凭人家自愿。

章节目录

顾三娘再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春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春贤并收藏顾三娘再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