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北说的不仅是实话,恐怕还是美化过的实话。

    皇后防的哪里只是易北的野心。

    世家联姻,保证皇权。

    皇后既舍不得给易北最顶尖的闺秀,也舍不下把易北这个助力抛下,挑过来的十有八九是谢氏旁支又或是她族中的女子。

    有了太子之位作保还不足,还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江梨要身份没身份,要母族没母族,唯一能搭得上边的还是贤妃那一支,哪怕是现在江梨表现得再乖顺再听话,皇后也不甘心让江梨嫁为易北正妃。

    易北不能直接拒绝,怕也是被逼得急了,才冒着被皇后疑心的风险,出此下策。

    于是,天子也叹了口气,伸手拍拍易北肩膀。

    “怕什么,还有朕呢。”

    对于天子而言,易北娶了江梨,无异于是保证下自己绝无争储之心,现在即便是皇后把橄榄枝凑到他脸面前,似乎易北也没有改变当初的主意,大概是真的没什么多余的心思。

    在没有利益纠葛的前提下,给自己儿子找一个合心意的媳妇儿,这种事情,但凡是个当爹的都不会拒绝。

    天子自然也不例外。

    第102章 圣旨

    相比起易北和天子之间悠闲而又轻松的父子对话,皇后和太子之间的母子对话,则多出了几分紧张和防备。

    毕竟当年裴贵妃盛宠直逼皇后,至今皇上未立贵妃,都是对裴氏余情未了的表现,皇后每每想来,都恨得咬牙切齿,尽管易北再怎么恭顺没有野心,皇后也都觉得不放心。

    裴妃死时易北已有四岁,谁知道这孩子会不会残留有当年的记忆呢。

    “你确定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

    太子一直由皇后亲手抚养,对于裴氏的印象不过就是个受宠的妃妾,何况天子一直以来都没有过废太子的想法,在他看来,自己母后的位置一直固若金汤,完全体会不到皇后对于裴氏的咬牙切齿,只是单纯觉得最近京中的流行病来得太过诡异。

    但以易北现在的能力,即便是朝中有一批支持他的寒门士子,也不足以做到这个程度。

    所以疑心归疑心,太子倒是并没有把这件事真正和易北选妃的喜好联系起来,反而觉得是皇后太过于大惊小怪。

    “的确没有,对每个人都一样,依照母后吩咐,我特意表现出对徽宁县主格外亲厚,也不见十一有任何不对劲,席间他虽说也和县主说了几句话,但也都是场面上的,想来贤妃娘娘也是会注意,虽说同住宫中,毕竟男女有别,不会经常见面。”

    太子很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席间易北的言行,实在找不出有什么不对劲,只能好言劝慰自己亲妈。

    “不过就是选妃,回头母后和父皇说一下,指谁就是谁了,想来父皇也不会拂了母后之意,毕竟这两年母后对十一十分亲厚,父皇也是看在眼里的,总不能说母后要害了谁去。”

    皇后皱起眉头,没有作声。

    虽然道理是如此,但她总还是觉得有哪里怪怪的,不知道到底漏了什么没有想到。

    “你确定你派出去盯着他的人,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么?“太子斩钉截铁的摇了摇头。

    “前阵子一直称病,就没怎么出过宫,药一喝就是小半年,还有太医院的记档,都是对得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子一直觉得皇后对于易北实在是防范的有些过了头,这两年来易北一直都算很是听话,人前人后也没做出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就算是做了,也是有必然的难处,肯定会事先和自己知会一声。

    但就是不知道为何母后非死咬着易北不放。

    皇后出神良久,实在是没想出有什么错漏,只得长叹一声,又开始翻易北的待选正妃名册。

    太子也说得对,给易北选妃也只不过是走个过场,最后也就是自己选好名单之后面呈皇上,再由天子指一个人,这门婚事也就算是办了一半了。

    至于易北到底想娶谁,有没有意中人,这有什么要紧,大不了就是婚后过个一年半载,再娶个侧妃或是纳个侍妾,也就是了。

    天家联姻,哪里有什么真正水到渠成的爱情。

    于是,皇后挑灯夜战,连夜拟出最佳名单,顶着浓浓的黑眼圈,亲自送去天子案头。

    然后就被已经胸有成竹的天子,噎得差点没死在当场。

    天子说:

    “当真辛苦皇后了,最近朕也在考虑这件事,恰巧想和皇后说一说,前阵子贤妃来回说冠礼事宜大体准备妥当,闲聊起来,说起徽宁县主,贤妃说她在宫中,随意收个毫无皇室血脉的女孩儿为义女终归不妥,便私下找了宣德侯夫人,请她收江梨为义女,说起来也是皇家亏了这姑娘,当初她拼死救驾,受了重伤,都是和北儿一处,如今再想寻良人,只怕于闺誉上有些不妥,毕竟她有救驾之功,又是侯夫人义女,册个正妃,也是当得起了。”

    皇后一口老血梗在胸口,看着天子那一脸朕只是跟你通知一下,不是来听你反对意见的表情,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她总算是知道自己漏了哪里没想到了。

    她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准,天子竟然对这件事情早有打算!

    那她张罗这么久到底是为了什么!

    感情京中这么多闺秀,全都给了江梨做垫脚石!

    天子坐在椅中,压根就没翻皇后带来的闺秀名册。

    “不知皇后以为如何?”

    皇后生生压下满口苦意,努力扯出一个贤良淑德端庄温婉的笑容。

    “皇上既然已有决断,臣妾自然没有异议。”

    天子笑吟吟的拍拍皇后的手,夸了几句朕的皇后果真贤良,然后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让身边太监去宣德侯家宣旨。

    皇后差点没直接暴走。

    居然连圣旨都已经提前拟好了……

    只怕当初封为县主,让贤妃收江梨为义女的时候,天子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否则以一个小小官员家的庶女,即便有救驾之功,怎么当得起这么厚的封赏。

    一切早已有了预示,只恨自己没有想到。

    不过江梨就江梨吧,就算是有宣德侯夫人收为义女,也不过是为了装饰门楣,总比娶个易贤一派家的姑娘要来得强。

    何况天子也提前和自己知会了,在人前也不算落自己面子。

    想想江梨的家世,就知道这姑娘绝对翻不起什么风浪来,易北娶了她,更不会有任何来自于世家的助力,虽然不能以联姻的方式将易北掌控,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易北断了争储之心的某种证明。

    没有野心的皇子,大不了今后少用一点,总比捣乱来得强。

    走出皇上书房时,皇后如此自我安慰。

    江梨自宴会出了宫门之后,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接请帖接到手软的局面。

    门户稍低的各家嫡小姐,在目睹了江梨和太子之间融洽万分的和谐场景之后,纷纷痛定思痛,决定忘掉江梨庶小姐的身份,从此一心一意,只记住她是圣上亲封的徽宁郡主,贤妃娘娘收的义女,上赶着来称姐道妹。

    江梨学起易北,从出宫开始便显得郁郁寡欢,不甚舒服,回到别院之后更是闭门谢客,请来大夫诊脉开方。

    御医闻得县主大人身体不适,想想最近贤妃和皇后对江梨的亲近,忙不迭的背着药箱前来讨好,最后得出一个县主神思过度,需要好生休息的结论来。

    “姑娘这是怎么了?”

    碧云本就是宫女,江梨参席,她必然也得跟着伺候,从头到尾想了整个过程,也没发觉有什么不对劲,但看看江梨的神情,惶恐中透着不安,这又不像造假,顿时也跟着有些惴惴。

    江梨揉揉额头,示意无事,让碧云退下。

    席上易北完全没有显示出和她的亲厚,这个她能够理解,但太子的神情实在是太过慈祥,慈祥得让她胆战心惊。

    虽说现下太子成婚还不满两年,按照惯例是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娶侧妃或是纳侍妾的。

章节目录

开着外挂来篡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滚来滚去的团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滚来滚去的团子并收藏开着外挂来篡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