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文辉

    清风上高中很少费思贯神地刻意按“标定”1去撰书大量文章。他之所以会有如此“节制”2,是因为在清风的印象里烙下了初中时不可磨灭的“专文误习”3的痛记。回首初中,清风的母亲承负父母双职4,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学习好坏也问知一二。那时,他还不是国内某个知名权威的协会的一员,也不识得几个有名头的编辑、老作家,不过是个学习不怎么优秀的普通的学生。

    那段时间,清风也是潜心学习。他是没度地学,不明白疲惫在何时出现。母亲曾因他写那没消化的叠叠作业本里的作业到深夜十一点多,而时常催打他,硬生生地迫使他去吃饭。

    清风这次参加“星生代”文学大赛,不仅是为了检验自己作品的感染力,还是那份奋执的意念和渴望在决定后半生的三岔口的光明大道更清澈,更平坦。

    人民文学杂志社为何会隆重主办这场新赛?北大等七所名高校5又为何会选择承办这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前所未有的文学赛事?

    在郭敬明的眼里或认为是他们为了宣传自己,或认为是他们为了提升这场自以为有品位的大赛的影响力。我清楚地记得,在清风的意识,他觉得这场比赛能给参与者带以写作的磨砺与胜利的喜悦。也许也有失利的小殇,但那不会过多影响自己,不过小刀小坎。

    比赛或许是他在日后决定后半生的站考的辅石,取决成败的另一面是清风开始殇悔——不该去不该到的地方6。

    这次大赛上,他用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的昔日故事——《苦涩的生命(番外版)》,给评委和不为相识的读者阅读到一个真实生活中的90后在苦涩的蒸水里挣扎的辛酸和无尽的泪河。

    我记得他在最后一段作了整篇辛谷7的感受概括:“他始终坚信,苦涩将是成就他的关键,必将也是成功与他的结果。成功,不是甜美的专属词儿,而是苦涩的代名词。只有苦涩的味蕾,才是助彼成长的调味品,才是帮你成功的必需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明天,也许会因往日的苦涩而变得美好起来吧!”

    这几句平凡的话,是一堆用文字组砌起来的一个男孩对父亲的不负责的控诉,是无可变动的被控制的木偶不能自主地悲语,是无言的指控。从这篇老文章的自叙中,可以显而所感到父亲对男孩的专制、粗暴:第一次在大考中败落,父亲就放弃了对男孩的教育和抚养。父亲在男孩中考一结束就迫不及待地紧催他去读中专,还用生活费作为威胁男孩顺从的有利武器——男孩的母亲曾告诉过男孩若不顺从父亲的主意,父亲就很可能不给抚养费——那时的父母正处于情感变裂中。男孩不想就此屈服,不想庸庸碌碌地像父亲那样,开始把多年沉积的怨恨逐步泄愤,并不停息地挣扎,挣扎在父亲那生邦邦的顽固的大掌里,父亲尽管有松懈,可尽然是不管男孩所接受的教育是多么劣质,不看他的改善与进步,始终停留在对中考前的男孩的印迹,丢弃在一个不好的高考真实升学率n次方的弱式的私立高中去。现在的父亲,大抵是只顾及那个陌生的女人罢,大把的积蓄也许是用在她的身上罢,还是他另有打算罢。

    清风,有一个深刻的意识,这个意识经过一年又一年数亿考生验证得确信不疑:在人的一辈子里,只有高考才是决定后半生的唯一捷径。

    可是,清风的父母都不舍得钱的符号,都沉溺在自己后半生着想的私欲里,又怎么会考虑到清风,又怎么会去拼搏呢?

    清风在这次大赛的参与中,有太多零乱的思绪,有太多不知所措的茫然。他想表述成文,不再忌惮父亲暴力的阻挠和呵斥,就想将这次感想随心而书,呈置于雪白的纸张上,记录他离奇的可悲的境遇,表刻他对这境遇的随想和殇感。

    注释:1【标定】规定,文中意为在写文章前计划要写文章的篇数和字数。清风,取自作者的网名。2【节制】在这里是刻意减少作文章次数的意思。3【专文误习】指时不时作文章而耽误学习。4【父母双职】父亲和母亲两种不同的角色、这里是母亲既要履行本身的义务,还要履行父亲的义务,说明母亲有一段时间的辛酸。5【名高校】知名的高校。这里指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七所高校。6【不该去不该到的地方】这里指清风在中考落榜后被父亲先迫使去中专,在亲戚的劝说下再转到民办高中,亦指他所在的清林学校。此处表达作者对初中时不努力的懊悔和改变自己的决心,同时表露作者怀才不遇,对不能去接受优质教育而对未来的高考失去信心之情。7【辛谷】新造词,意为用辛酸的血水谱洒的文章。在本文中是比喻的形物,将引文《苦涩的生命(番外版)》比喻成辛酸的峡谷。隐寓作者在写引文时的殇,在作文的时候多次因太过于伤心而停笔歇下默泣。

章节目录

时间的眼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塬并收藏时间的眼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