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年代 作者:邹粥粥

    分卷阅读120

    回到六零年代 作者:邹粥粥

    分卷阅读120

    咱们有钱!”说完就跑了出去。

    一路狂奔到矿场。

    装车的工人忍着饥肠辘辘却忙得热火朝天,小铁轨一个个车斗装着黑煤铁矿,正按照计划指标发往省内各地。

    “停车!都给我停下来!”叶青站在高处大喊。

    “叶干事,怎么啦?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小组长抱怨。

    叶青阴着脸:“让你停就停,去把调度表给我拿过来!”

    小组长不满,到底不敢得罪厂委的干事,还是把调度表拿了来,带着情绪扔给叶青。

    叶青也不在意,接过翻开看,掏出笔刷刷划着。

    “听好了!这几家单位的铁矿石从今天起不许发车!一车皮都不许!什么时候恢复等我们厂委通知!”

    小组长撇着嘴接过,暗骂不已,到底还是不敢擅作主张,举旗子调度禁运。

    叶青回到厂委,把自己计划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办公室一片沉默……

    任大姐怯怯说道:“小叶,你……你这不是挖墙脚吗!”

    叶青摇头:“任大姐,挖墙脚多不上台面?我不挖!”

    “那你要干啥?”任大姐费解。

    叶青指着墙道:“任大姐你看,我要是把这两面墙都拆了,你还找得到墙角么?”

    任大姐愕然,众人沉默。

    半个钟头后,蒋书记突然站起来,用力一拍桌子:“咱们拆墙!”

    三天后,厂委的电话打爆,各家厂子没收到矿石,中断生产,急得都骂娘!

    “好!别急啊老石,我们也是有难处滴……”蒋书记淡定处理。

    “呵呵,都不容易啊!咱们省的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呵呵呵……”孟矿长委婉迂回。

    “就是没有!我们的矿工都吃不饱没力气下井!你能咋地!”周矿长脾气火爆。

    又过了两天,叶青看情况差不多了,挥手道:“走!”

    蒋书记孟矿长和周矿长,任大姐叶青,再叫上矿场车间选出的十几个轻壮小伙儿,一行人坐上矿里的三辆解放大卡,出发了。

    晚上从矿区后门出去,一路疾驰,天大亮才到一个小城镇。

    “我陪蒋书记进去,大家原地休息。”叶青说。

    车上的人冷风吹了一夜,又饥又饿,早就神情萎靡,忙不迭点头。

    叶青和蒋书记绕道后门,进了这家铸铁厂。

    “你是老石吧?我是新南的老蒋啊!哈哈,总通电话,这还是头一回见!”蒋书记一进屋就热情握手。

    老石瞪着他:“你……你咋跑来啦?你还敢来?我们厂都要停产啦!”

    蒋书记打哈哈:“别急别急,咱们坐下说,这是我们厂委的叶青同志,叶干事。”

    三人落座,叶青始终冷着脸。

    老石气呼呼道:“你们说说这是咋回事吧?什么时候发原料?你总得给我个交代吧?完不成生产任务你让我们厂几千职工怎么办?到时候还得减粮食定量!你们不能害我们厂职工都饿死!”

    叶青冷笑:“石厂长,我们矿上可是有两万职工!你知不知道一顿饭要吃多少粮食?知不知道他们下井作业有多危险?知不知道饿着肚子点火药爆破会发生什么后果?谁给我们一个交代!”

    老石噎的一怔:“你……你这个小同志咋说话的?原材料是计划内的,你们矿上有困难关我啥事?你跟我急赤白脸的干啥?”

    “祖国人民大家庭,工人阶级都是兄弟姐妹!”叶青翻个白眼。

    “你……你啥意思!”老石气恼。

    “别急别急!大家好好说话。”蒋书记打圆场。

    叶青立马换上笑脸:“石厂长,一家子兄弟姐妹多,父母管不过来,老大有锅,老二有柴禾,老三会挑水……现在一起饿肚子,你说该咋办?”

    老石一怔:“你想……”

    叶青点头:“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只要你办事够快,今晚矿石就给你发过来,多出来的十几车皮我们换成铁锅拉走!”

    ……

    铸铁厂召集厂委紧急开会,财务室打着算盘换算走账,这点花活在老帐房手下不叫事。

    两个小时后,财务做好销售账,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多出来的几车皮矿石可以锻造更多铁锅,厂里当福利发下去,大家都能吃口饱饭啦!

    上午十点来钟,满满一大车的铁锅装好,三辆车直奔北泽省。

    除了叶青他们几个,一大伙儿人谁都搞不清楚厂委这是要干什么。急慌慌召集人手连夜出来,跑到人家铸铁厂拉了一大车铁锅,食堂也用不着这么些啊?

    下午时候,终于到了和安徽交界的北泽农村。

    叶青把车上大家写好的小黑板竖到车前,上面是各种粮食农作物的收购价和折算斤两,比收购的价格要高上个一两分钱。

    叶青放好后站在车上开始大喊。

    “乡亲们!换铁锅啦!红薯小米高粱米白面!什么都能换!精铸的大铁锅啦!国营厂铁锅下乡支援农村啦!”

    叶青起了个头,王大壮几个马上跟着喊起来。

    “铁锅下乡啦!”

    “铁锅下乡啦!不要券!”

    地头闲着看热闹的村民一下子沸腾,铁锅啊!不要券!

    农村家家户户一般都是两口灶连着,一个煮饭一个炒菜。以前铁锅都砸了炼铁,现在各家回各家吃饭,就算找门路买到锅的也就那么一口。还有至今仍用砂锅破陶罐凑合的,一听说国营厂子的铁锅不要券立马都振奋了。

    奔走相告,不大一会儿,大卡车前就聚集了大半个村的人。

    “红薯收购价一分七厘,县里铁锅十五块六一口,他们这价是咋算的?”

    “七百五十斤红薯换一口,约摸到两分一斤啦!”

    “到底划不划算啊?”

    “划算!拣着便宜啦!一斤多三厘呢!”

    “还不收工业券!铁锅票也不要!划得来!”

    “快算算小米的……”

    “白面的划算不?”

    “俺家里玉米多,拿它换亏不?”

    ……

    识不识字的,心里都有一本账。

    脑子快的已经回家扛粮食去了,老头儿带着儿子,老妇领着闺女媳妇,全村几百户人口都热火朝天的往家跑。

    不大一会儿,驴子车,排子车一趟趟的往村头赶。

    “我来三口!”

    “二大爷!你要那么些个干啥啊?”

    “三个儿子呐!成了亲分家,谁还不得给口锅?”

    分卷阅读120

    分卷阅读120

    -

章节目录

回到六零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邹粥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邹粥粥并收藏回到六零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