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帝国 作者:华东之雄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发射

    巴比伦帝国 作者:华东之雄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发射

    ( )    在进行前面数次的试飞之后正式的暴风雪号被造了出来首架编号1.01它是前苏联唯一一架进行过自动驾驶模式下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但是距离上次飞行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内由于保养不善它已经完全失去了重新飞上天的机会。

    而第二架项目编号1.02原计划用于实施第二次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太空飞行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实施对接。在苏联解体前几近完工虽然没有进行过飞行但是同样因为保养问题虽然能够经过维修再飞上天但是风险性很大。

    所以这两架最终的结局恐怕都是进展览馆的命运。

    伊拉克方面看上的是项目编号为2.01和2.02的两架其中第一架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建造工期而内部的电子设备等并没有完成而第二架只完成了百分之十五。

    伊拉克对这两架最为满意在这几年中电子技术突飞猛进伊拉克正好可以用这些技术进行改进。

    由于全盘的设计人员都差不多是齐全的所以伊拉克的资金到位之后在伊拉克南部沙漠内的阿拉伯空间公司后续的工作开始进行下去与此同时与能源号运载火箭类似的大推力火箭也开始在工厂内进行组装。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第一架全状态的航天飞机在伊拉克的阿拉伯空间公司内诞生了。

    今天就是它的第一次试射。

    按照苏联的特色转运过程中都是水平的因此在转运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多国记者对这次试飞进行了报道这次试飞标志着伊拉克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行器的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次依旧是一次无人飞行从无人到有人伊拉克至少需要五年的路途第一批的伊拉克宇航员正在哈萨克斯坦接受培训伊拉克的载人航天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夜色渐渐降临发射台上的航天飞机静静地矗立着。

    和美国的航天飞机比起来这种暴风雪号有些更合理的设计美国的航天飞机上尾部有三台主发动机在入轨的时候需要主发动机和附加发动机共同作用而暴风雪号上没有主发动机它就像是侧挂在能源号火箭上的一个载荷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虽然从外表上看它们都是挂在一个大的圆柱体上面的但是美国的航天飞机上的那个东西就是个巨大的燃料箱而苏联的就是一枚实打实的火箭这就是区别之处。)而且安全性要大大提高航天飞机号称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次但是美国的航天飞机远远没有达到宣称的次数其中多次使用的发动机就是导致故障不断的一个罪魁祸首。而暴风雪号完全没有这种问题不过它在尾部安装了型的调整发动机这样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尾部的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公里/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这个项目在苏联时期其实就已经成熟起来了唯一需要继续进行的只是试验飞行而已。

    这架在伊拉克完成了最终建造的航天器已经是全状态的飞行器包括上面的生命维持系统包括在上面安装的两个假人伊拉克站在苏联的肩膀上一下就站得很高了。

    暴风雪号需要靠能源号火箭携带下才能够飞入天空和航天飞机比起来能源号火箭对伊拉克的意义恐怕并不比航天飞机。

    想把一百多吨的航天飞机送入太空这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为了这种航天飞机的发射而专门研究的能源号火箭在苏联的研发历史已经有几十年。

    这个历史要从苏联失败的登月计划上开始苏联登月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成熟的火箭发动机可以使用痛定思痛开始了能源号火箭的开发。

    这种火箭在一开始就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通过搭配达到不同的载荷要求比如把二百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把三十吨的载荷

    直接送往月球或者送往火星。

    它的辅助推进器采用的是先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rd-170在后世由它的这种助推器改进出来的天顶系列运载火箭一直都在进行飞行它的推力高达740吨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动机的十倍因此天顶系列火箭只需要一台这样的发动机就足够飞行了。

    而且液氧煤油发动机没有任何污染是最理想的火箭发动机这方面前苏联远远地走在了前面。

    而主推进器则是液氧液氢发动机总质量八百吨。

    苏联耗费了几十年的时间资金耗费了近五百亿卢布终于研制出的一款远超过土星-5的运载火箭只可惜在后世这样先进的运载火箭只进行了两次试飞其中一次就是附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

    生不逢时这样的火箭最后只有子系统也就是助推器成为的天顶火箭还在商业发射主推进器的发动机在出售之外这种火箭同样无疾而终了。

    有了航天飞机伊拉克还必须得有能源号火箭才行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更加耗费资金的项目库赛没有舍得花费更多的资金他只是重金请到了能源号火箭的总设计师古巴诺夫以及一大批其他的技术人员然后在南方机械制造厂等地购买了各种重要的零部件包括两种重要的发动机之后在伊拉克组装出来的。

    伊拉克的各种工业加工设备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又请到了南方机械制造厂的大批技术人员他们可不是山寨这种火箭而是完全地重新制造。虽然现在重要的发动机还需要进口但是伊拉克最终会实现自己制造这种先进的发动机。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只要有现在的这些技术人员库赛相信一定可以实现伊拉克航天工程的巨大进步。

    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伊拉克国内在材料机械电子生态等各方面的技术的进步拉动了许多的高新科技的发展转化为民用项目在各方面的进步最终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95年3月18日晚上八点三十分。

    位于发射台五公里之外的发射指挥大厅内现场气氛严肃。一个僵硬的声音响在发射台内三十分钟准备

    随着倒计时的开始发射已经进入不可逆的过程燃料已经被注入了发射箱。

    发射台上的发射架已经开始缓缓向两边张开能源号火箭连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台上。

    这是它起飞之前的最后时刻。

    十分钟倒计时的时候整个发射系统开始进入自检。

    在发射大厅内的既有伊拉克的火箭专家也有大批的从前苏联国家过来的火箭专家包括主要的航天飞机的研制人员他们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内仔细地操作着。

    伊拉克在电子技术方面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套发射大厅内的超级计算机就是伊拉克自己使用了许多颗自产的cpu芯片制造的运算速度已经超过了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那台系统主机。

    倒计时八秒的时候发射台上浓烟滚滚能源号火箭的主发动机已经点火成功。现场一片剧烈震动整个重达几千吨的大家伙开始跃跃欲试。

    倒计时零秒的时候绑在火箭主体上的四个助推器开始点火火箭带动着一百多吨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离开了发射台直刺苍穹。

    现场一片欢腾发射取得了成功

    下一个步骤就是能够准确进入轨道

    发射后一百五十秒助推火箭燃烧完毕与主火箭分离。

    发射后四百八十秒能源号火箭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把航天飞机送入了二百五十千米的高度上即将进入轨道。

    接着主火箭脱落暴风雪号启动了自己的机动发动机调整自己的轨道准确进入二百六十千米的圆形轨道。

    在太平洋的远洋测量船准确地捕捉到了这架航天飞机精确的入轨

    苏联的解体导致了许多项目的死亡而其中有一些已经在异域重新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硕果。

    凭借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国力的雄厚而且集中了阿拉伯世界的力量在高新的航天领域伊拉克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发射在线阅读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发射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发射

    -

章节目录

巴比伦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东之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东之雄并收藏巴比伦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