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园琼台里,左中郎将府。
    闻好友来访。吕布大开中门,迎李肃入府。
    宾主落座。见李肃似有口难言,吕布落杯相问:“兄长何故如此?”
    李肃闻声叹道:“贤弟美事将近,愚兄一时慨叹。故而无言。”
    “美事何来?”吕布一愣。
    李肃答曰:“愚兄奉董丞相命,特来为贤弟道喜……”遂将董卓欲认吕布为义子事,娓娓道来。
    “好一个‘约为父子’。”吕布话锋一转:“不知兄长,以为如何?”
    “这……”见吕布目光如电,李肃不敢欺瞒:“愚兄窃以为,董卓无嗣,家门无人。若一朝丧命,后继无人也。”
    “后又如何?”吕布追问。
    “既约为父子,奉先当可承其家业。那时,一步登天矣。”李肃叹道。
    话音未落,四射寒光。
    只见吕布持剑在手,怒目相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善恶不分,认贼作父!”
    李肃惊慌离席,下拜答曰:“奉先之意,愚兄已尽知也。先前不过言语相试,切莫动怒。”
    一番好言相劝,吕布这才收拢怒气,还剑入鞘。
    “吕布实无二心,兄长何必言语相激。”
    李肃先投董卓,后暗投何苗,与董重亦颇多往来。因私放甘夫人南下,与蓟王门下主记蒋干结交。吕布深知其人,焉能为董卓所用。
    李肃叹息:“贤弟勿怪。只因老贼出手阔绰。恐为其笼络。”
    吕布表情微变。之所以怒而拔剑,亦因闻“约为父子”,心中忽起一丝波澜。
    汉人重诺。结义如结亲。家中无人,奴婢尚可继承家业。何况义子乎。试想,蓟王太后义结金兰,蓟王桃园结义。为时人津津乐道。董卓下如此血本,李肃闻之,都难免心动。其利之大,可想而知。
    各自落座,重归于好。各想心事,一时无言。
    李肃收拾心情,先言道:“董卓此人,喜怒无常。奉先当小心为上。”
    吕布傲然一笑:“有我方天戟,破金断石;胯下火龙驹,如履平地。何惧董贼!”
    “贤弟真神人也。”李肃连连赔笑不提。
    二人尽释前嫌。吕布遂请李肃赴家宴。席间,引夫人相见。
    见严夫人,知书达理,美姿容。果然书香门第,大家闺秀。李肃忙以礼相待。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吕布颇有得色。
    宾主尽欢。李肃自去。
    翌日,登鱼梁台复命。
    “如何?”董卓忙问。
    “回禀丞相,吕布乃真豪杰,卑下难动其心。”李肃,肃容下拜。
    董卓慨叹:“果如此乎?”
    “然也。”李肃再拜。
    “且退下。”董卓不置可否。
    “喏。”竟轻易身退,李肃始料不及。出殿时,忽又起疑。莫非董卓,另有所谋?
    却不敢多言多问,自保要紧。更不敢耽搁。轻骑出城,直奔伊阙。远避洛阳,是非之地。
    十里函园,辐辏人烟。
    京师人氏,皆以入园为荣。九坂悬楼,达官显贵聚集。能居高于此,家门老小,皆与有荣焉。吕布亦不例外。唯一心忧,夫人近日茶饭不思,倦怠嗜睡。吕布不敢大意。请国邸侍医,入府诊治。
    女医言道:夫人有喜,身无大碍。
    吕布一时喜从天降。想我吕奉先,后继有人也。
    稍后,门下主记蒋干,亲自登门道贺。
    蒋干乃九江名士。自有风仪。代主行事,位卑而权重。
    吕布亲出相迎。
    宾主落座。蒋干先呈礼单。吕布接过一看,不由大喜:“王上厚礼,末将受之有愧。”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蒋干智者千虑:“尊夫人,既有身孕。当居家静养,不宜轻动。白马寺距此不远。遣人往之,亦无不可。”
    吕布略作思量,这便醒悟:“主记所言极是。”
    “岁末将至,四方来使,齐聚京师。又恰逢多事之秋。‘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蒋干再进良言:“十里函园,悬楼九坂。足可安身。”
    蒋干言下之意,只需庇护于蓟王羽翼之下,足可全一门老小。
    吕布肃容回礼:“主记金玉良言,吕布铭记肺腑。”
    见吕布已会其意,蒋干这便起身告辞。毕竟身居高位,许多事不便说破。且贾诩六百里传书,命蒋干登门造访。座上良言,皆出中丞授意。
    故蒋干亦不尽知,中丞之用意也。
    登车自去。回看吕布转身入府,中门紧闭。蒋干不由慨叹:“主公待此人,何其厚也。”
    蓟王宫,瑞麟阁。
    闻有人奉书来见。士贵人出阁相迎。
    “安长御?”不料竟是安若素本人。
    安若素、安若水、安若梦、安若尘,四姐妹皆为王妃,又同为长御。助公孙王后,掌管后宫。今遣安氏长姐前来,足见持重。
    安长御答曰:“奉太后之命,呈甘夫人书。”
    唤王太后为母者,蓟王宫屈指可数。唯有公孙长姐,并七位小姐姐。
    “夫君便在阁中,长御自去。”士贵人言道。
    “多谢贵人。”安若素亦是王妃,无需行大礼。
    “素姐姐何事?”蓟王自是亲昵。
    “回禀夫君。妾,乃奉太后之命,呈甘夫人书。”安长御柔然一笑。
    刘备遂亲自取来一观。
    “甘夫人欲求西园妃数人,从旁服侍。”刘备言道:“此等小事,何必太后传书。”
    安长御言道:“甘夫人毕竟客居。岂能不告自取。”
    “传命函陵令,代为择选。”
    “多少为宜?”安长御又问。
    四目相对,刘备如何能不醒悟:“五人足以。”必是投石问路。且看蓟王如何对待五千西园妃。
    安长御并身旁诸贵人,皆会心一笑。
    “母亲,何其急也。”刘备亦多苦笑。
    果不其然。
    “我儿何言?”待安长御返回,王太后自帘后问道。
    安长御答曰:“夫君言,五人足以。”
    帘后二位义王太后,相视而笑:“王上心意,长姐当知矣。”
    “我儿春秋正盛,岂能自断人伦。”王太后所虑,必有道理。
    “三百子嗣,直追先祖矣。”太史慈母言道。
    “七海之大,广袤十万里。百子亦不足以。”王太后心意已决。
    “百子各生百子。譬如愚公,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黄叙母劝道:“何愁不足分?”

章节目录

刘备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熏香如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熏香如风并收藏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