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387

    必与我说客气话,咱们一同到了异国他乡,本就应该守望相助。更早的时候太太奶奶们过来与我说长道短,不都是一些在吕宋应该多加注意的事情?这时候不过是几张草席而已,若是在大明,这种东西谁家送的出手!也就是在了吕宋,因为正用得着又难得,才拿出来献宝一回。”

    这种东西确实不是什么值钱珍宝之物,祯娘这样说宋夫人当然也就顺水推舟收下了。又略谢了几句,就转而道:“今日你倒是得闲,这小厅门一打开我就知道你为什么不去外面厅堂了,原来在这里品茶,茶香气都透到外头去了。”

    祯娘确实是在试几样茶叶,却没想到宋夫人能一下说出来这倒不是祯娘对宋夫人有什么偏见,她是真觉得两人十分投契的。只是她也知道宋夫人原始天津人士,丈夫也是北边的,后来当官办差,也没有南下过。

    而说到北边喝茶,那确实是不如南边来的精了。也就是京城那边还有些讲究,其余的地方是远远比不上南边的。

    南边是茶祖宗,产茶、制茶等无一不是精到了极点,种种讲究不知被写成了多少本书。就算是那等精穷的人家,待客也要用上自家采的野茶,不然端出一碗白水与客人,脸面上是真的过不去!

    到了北方他们当然也喝茶,特别是京城里,汇聚了天下好茶,也汇聚了天南地北的人,种种讲究并不比南边苏杭来的少。但出了京城以后就完全不同了,特别是陕西、山西、甘肃、山东这些地方,那就更不要提。

    陕甘宁因临近北方,饮食上头与他们那边十分相似,大户人家吃荤少素,往往十分油腻。这种情形对于他们饮茶也有许多影响,譬如绿茶、红茶、花茶三类茶里头,他们绿茶就是不喝的都知道,食性油腻又用绿茶,第二天是准保要拉肚子的。

    而绿茶才是南边最讲究的类别,红茶、花茶里头当然也有名品,但说到称之为‘茶王’的几样茶叶,绝对都是绿茶来着。就这一样,在南人眼里,格调就不够了。

    特别是那边流行的一种花茶,谓之‘香片’。什么是香片,说白了就是茉莉花茶都统称为香片。茶商从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把茶叶大量贩运到北边,再到茶局子里密封。用茉莉花混在一起蒸薰,高级的用嫩春芽茶,加茉莉花薰两次,叫做‘小叶茉莉双薰’,这就是最高级的‘香片’了。至于旁的更低的等级,并不用一一叙说。

    在北边各地,茶叶铺子的幌子也会写‘极品芽茶’‘雨前春芥’‘六安瓜片’‘西湖龙井’等等,但这也就是一个名目而已。真卖茶的时候,都卖的是‘香片’,从小叶茉莉双薰、高末这样的极品,到一文钱一大碗的杂茶,都是有的。

    至于山东,那就纯是杂茶之风实在太过于盛行了——所谓杂茶,即是泡茶并不只用茶叶,甚至有些没有用茶叶。茶水其中还要添加各样佐料,祯娘之前就见过,譬如胡桃松子茶、盐笋芝蔴木樨茶、木穉金灯茶、木樨青荳茶、果仁茶、芫荽芝蔴茶等,都是杂茶。

    与其说吃茶,倒不如说是吃粥吃羹了,总之祯娘每回一见这些都是一言难尽的。与之相比,陕甘宁那边的习惯都已经显得十分靠拢南边了。

    不过这样的想法祯娘当然不会表露出来,那可不是坦率,而是痴傻了。她只是相当自然地顺着宋夫人的话道:“都是家里一起送来的,说是怕再这边连一碗好茶都没得,巴巴地给装上了船。”

    其实说起来,这边也确实没得一碗好茶。从大明出来的船,十艘里头有九艘都是要带茶叶的。可是这些送出门的茶叶基本是不见好茶的,一个是西夷人的嘴巴吃不太出来茶叶好坏,至少最顶尖的那些他们并不能分别品质优劣。

    另一个就是越好的茶叶就越是怕保存,若有个不妥当。霉了坏了,那就全赔了,而且赔的大大的,可不得哭死去。当然,也有极品的茶叶在大明本土都不够,自然没有剩余往外发卖的这个原因。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到吕宋的商船,虽然也是有茶叶,却没有什么好茶叶这一回经顾周氏的手,从泉州那边送来的东西可是解了祯娘的燃眉之急,包括那些茶叶。都让祯娘进入正轨的吕宋日子,除了炎热一些的气候,越来越和原本生活没什么差别了。

    祯娘让宋夫人看眼前桌上摆的满满的茶汤,指着上头道:“这些也就罢了,左不过就是一些六安松萝、天池、吴兴芥茶、龙井茶、径山茶、虎丘茶,并没有什么稀奇。只是正好家母得了一些新得的普洱茶,记得是夫人所爱,可要尝一尝。”

    这其实是祯娘身边人的用心了,凡是来过祯娘这里一次的,有什么习性、喜欢什么茶,凡是表露出来过的,祯娘身边的丫头都一个个的记得。宋夫人爱普洱茶,早就被祯娘身边管茶水的知道了个一清二楚,于是曾经与祯娘提过。

    宋夫人仔细看这些普洱茶,确实都是精品不假滇茶有许多种,但是其中最为盛行的也不过就是木邦、普洱两种。其中木邦味道粗陋,之所以盛行,是取其便宜而已。普洱在这上面与它正正相反,算是茶中珍品。

    而普洱茶之下又分了数种,有毛尖、芽茶、女儿三种。所谓毛尖,即是雨前所采的普洱茶,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则比毛尖茶叶稍微厚壮,做成团茶,有二两一个的,也有四两一个的,十分得看重。

    至于女儿茶,名字好听,由来也可以望文生义。这是滇中由女儿家专门采摘炮制,换取银钱之后多作为嫁妆。这种茶大约在谷雨前后,也是芽茶,以一斤到十斤为一团,也算得上上等了。

    而祯娘这边普洱茶,全是滇中端阳所产,往常宫廷里面上贡的普洱茶叶多是这里所处,由此知道好坏了让祯娘莞尔一笑的是顾周氏送来东西都是附有册单的,上头茶叶中有普洱一项,上头写的是‘普洱大茶五十瓶,普洱中茶一百瓶,普洱小茶一百瓶,普洱女茶一百瓶,普洱珠茶一百瓶,普洱芽茶三十瓶,普洱蕊茶三十瓶’。

    当时祯娘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与押送东西而来的管家金孝道:“这又算是怎么回事?好多名目列出来,知道的是家里送了礼单,不知道的还当是我家改行了,要染指滇中的茶叶生意!”

    管家金孝听了,只是恭恭敬敬道:“大小姐说的什么话,咱们顾家是什么样的人家,难道要似那等人家,想要喝碗什么茶才知道家里竟是没准备的?何况这是太太的心意,大小姐和姑爷在这边何其不易,太太再如何准备都自觉不足够!”

    有这样的事情在前,祯娘这里称得上色色齐备。而宋夫人看过了诸般茶水,最终却是点了一样蕊珠茶,这可稀奇!要知道这一样茶在普洱之中可算不得珍品,位居毛尖、芽茶和女儿茶之下。就算

    分卷阅读387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