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366

    在,这里打仗的可能性倒是比大明本土大得多。而周世泽是什么人,他这样的男子汉最向往的就是沙场经历,建立了不得的大功勋。既然是这样的话,他的跃跃欲试也就理所当然了。

    最后祯娘是这样对玉淳道:“我也向上问过,不过所有人都说上面也在犹豫和商议。所以才觉得奇怪,虽然觉得更像是一些风言风语,然而无风不起浪,谁知道有个什么缘故。不过也不用理会,这都是他们男子汉的事儿,我见我家老爷倒是喜欢去吕宋呢。”

    正说着,祯娘引玉淳和郑夫人两个进入自家的园子。两人也十分知趣地不再问周世泽怎么会喜欢去吕宋,或许人家就是有人家的理由呢!只玉淳开口道:“三年前伍太太和郭太太送了你隔壁人家的宅子,就为了满足你造个大园子的心——然而这园子造的可慢,一年多以前才弄完备,倒是真好。”

    玉淳是逛过祯娘家园子的,郑夫人却没有过,便玩赏地十分用心。才进其门就见到好大一片疏竹短篱,旁边是松杉密布,间杂以梅杏梨栗。并不能说树木珍贵,难得的是一份天然,也是种植点缀的人布置得当用心,平常之中见不凡了。

    然后祯娘领着她们走过一条柳树小径,尽头处就能见到一座小石桥。从小石桥折入,便见到院子的第一景‘四时草堂’。这里有精致草堂一座,居于池塘中央。至于池水之中,遍植荷花,池外堤上多高柳。

    沿堤走,大概十数步,景色有忽然一变。这里多花木点缀,首先见到有蜀府海棠二株。靠近水际多木芙蓉,池边有梅、玉兰、垂丝海棠、绯白桃,石隙间种兰,蕙以及虞美人、良姜洛阳等花草。

    就在这花草掩映之下,有一堂室,格局并不是花园里常见的玩花楼,倒是祯娘正经修筑的一处读书所在。她当时想的是偶尔院子里不得安静了,就到花园里静读几日。所以这里修筑地格外清雅,先是一段红色流丽曲廊,左右二道入室,规制是室三楹,庭三楹,小巧精致。

    这读书的地方提名叫做‘山抹微云’,布置还是祯娘自己设计过,窗外的大石数块,芭蕉三四本,莎罗树一株都是祯娘要的。

    从这里穿堂而过,自后门出又是别有洞天另一处景。但见到这一处□□多奇石,而岩上植桂,岩下有牡丹、垂丝海棠、玉兰、黄白大红宝珠山茶、磬口腊梅、千叶榴、青白紫薇、香橼,而这样安排是四时皆有景致看的意思。

    从这里依旧可以看到贯穿整座园子的一眼活水,实际上要想看遍整个院子,沿着这活水是最好的,既不会初来迷路,精华景色也大都在这里了。实际上之后祯娘也是这样做的,领着玉淳和郑夫人沿活水过到一处小院。

    这小院提额作‘留春楼’,有对联书‘小院回廊春寂寂,朱阑芳草绿纤纤’,前一句是杜工部的句子,后一句是刘兼的笔墨。小楼有两层,厅事三楹,另外就是小亭子一座。算不得十分宽敞,但做个待客所在是极好的。

    到这里祯娘便住了脚,引两人进去。这时候里面是准备好了的,焚香铺席,奉香茶,摆茶果。祯娘作为主家,请两人进去,自在坐下才道:“其实哪里有外头人传的那样好,要说好园子你只管问玉淳。她家的园林被称为金陵第一园,特别是静园又堪称她家院子里的精华。都说看过她家静园,满金陵的园子就不必再看了。”

    玉淳端了一杯茶遮挡住自己的脸,笑着道:“我就知道说这个要说到我,首先一样,那又不是我现在能领你们去的园子,说了也没甚意思。然后说的金陵第一园,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若论底蕴,首推的是苏州园林,如今说起治园林的大家,还都是从苏州来的呢!至于后起之秀,现有扬州,然后有泉州、广州,金陵又算什么。”

    苏州园林甲天下,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苏州人是在园林上讲究了好多年用心了好多年,然后一代一代积累,生成了好多堪称当时一绝的园林,至于后来的扬州、泉州、广州等,倒不是因为什么别的缘故,只是因为有钱罢了。

    有钱就什么都有了么,当然不是,但是有钱确实可以做到很多事情。像是扬州靠盐商,泉州和广州靠海商,都是格外有钱的。而有钱之后,自然而然的,有的会附庸风雅,有的会想让自己住的更加舒适。总之花钱修筑起像苏州看齐的园林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自己没得那样高雅的品味也不要紧,花钱请来造园子的师傅就是了。

    在这样的催生之下,扬州、泉州、广州,或者别的什么地方的确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了有许多好园子的城市。与之相比,金陵这个六朝古都,也是曾经的本朝旧都,如今依旧作为陪都的存在。即使也有许多不错的园子,但比不上也是事实。

    为这个三人又说了一回,顺便品评了一番南北各地的园子,各有一些什么特色或者不足。说到最后郑夫人回忆道:“如今泉州造园子的好多!大概是富户越来越多的关系?只是有的还好,有的却太奢侈了。”

    所谓园子奢侈不奢侈有很多标准,譬如祯娘家这一座外头称之为安园的园子。都说是极尽风雅,用心雕琢,各种名景也是各有风致。花钱也不少,无论是挖池塘也好,通活水也好,都是费钱的很。然而却没有一人说她这里奢侈,这大概是评判标准不同——这里并没有外露地夸耀金钱的意思,更没有无谓地花销。

    说到这个郑夫人确实很有话说:“前几日去了城西万家的酒席,他家的酒席不是很出名?都说是把泉州四大名楼都比下去了!到了那里经了一回才知道是什么阵仗——也就知道了传说的一次酒席堂室饮食,动辄费数十万是怎么来的。”

    说着郑夫人给祯娘和玉淳绘声绘色地描述道:“等到入席的时候,庖厨备席十数类,这当然不是全都放置到席上。而是等到真的用饭时候,有他家仆人抬席上来,茶面荤素等类饮食,只要咱们有摇头不爱的,旁边就有察言观色的丫鬟把菜撤下去更换新的,原来那些不上桌的菜就是这时候使用。”

    至于这些菜色都是一些什么珍贵菜色当然就不必说了,若是什么粗茶淡饭寻常菜色,又何必整出这样的阵仗——若真是普通菜肴做这种做派,怕是要贻笑大方,整个泉州都会传说这一家是‘装阔’了。

    玉淳拿了小布袋和小锤子在那里砸核桃吃,听到这里笑眯眯道:“这算什么,这样的事儿不能更多。万家这样席上夸富的其实是最多的,除此之外还有人家是在养马上夸富贵。我前些日子就听说不记得谁家,家里好马,养马能有数百。马虽然只是一牲畜,但是可比养人精贵。”

    玉淳这话虽然听着俏皮,人不如马什么的,但却不是俏皮话,因为这是真的。虽然这样说听起来

    分卷阅读366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