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作者:郁雨竹

    分卷阅读717

    林氏荣华 作者:郁雨竹

    分卷阅读717

    舶来品,可比杭州一带的还要好。

    所以钱家改从亲家那边入手。

    闽国与梁国本就不禁商贸,可以说,几国关系中,只有闽国与各国关系都不错,闽国的商人可走遍每一个国家,包括之前的南汉。

    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拒绝闽国来往,因为他们都不怕闽国,而且闽人带来的商品都不错。

    陈固的牵线也不过是让两国的民间交流更频繁了些罢了。

    而更让陈家惊喜的是,姬先生还收了陈固做学生。

    陈家不说,其他姻亲故旧也都把自家的孩子拉到陈固面前,让他把人带去苏州,说不定他们也运气好,能叫姬先生看上呢?

    动静闹得太大,让在长乐府为相的陈见也知道了。

    他将陈固叫来仔细地问了问苏州的情况及收徒的过程,沉默了许久后道:“既然是要去苏州学习,那便要长住,将你媳妇留在家里也不像话,你带了她一并去吧。”

    顿了顿后又道:“你父母一辈子也没出过泉州,趁着他们身体还硬朗,不如带他们出去走走,听闻苏州气候适宜,你带他们去住一段时日吧,也可照顾你媳妇生产。”

    陈固惊诧的抬头看陈见,犹豫道:“伯父,此去侄儿还能回来吗?”

    陈见就笑,“泉州是你的家乡,你就是不想回来,我也是要叫你回来的。”

    陈固就松了一口气,起身行礼道:“先生放心,学生知道怎么做的。”

    陈见不仅是他的伯父,也是他的先生。

    说起来,论起血缘,他们只是远房亲戚,还是师徒更近些,他去苏州读书本就是奉的陈见的命令,一是为了做学问,二是为了阅书楼。

    没想到最后不仅娶了个媳妇回来,还拜了姬元做老师。

    陈见叮嘱道:“若论教书育人,我拍马也不及姬先生,你既拜了他为师,那便好好与他学。”

    陈固应下。

    陈见就叹道:“你才情俱有,可惜志不在仕途,我也从不勉强你,但泉州养你育你,将来你总要为它做些什么才能回报一二,也不枉来这世间走这一遭。”

    “先生,学生都懂的。”陈固神情坚毅道:“学生会尽力周旋的。”

    陈见看了他的神情便哈哈大笑,摇头道:“两国大事岂是你一无名小卒能左右的?你以为我要你做什么?”

    陈见笑道:“你只要好好的与姬先生学习,但凡学了他两分的育人本事,待以后安定了,你就回泉州来,教出更多的人才来,便算不枉我教导了你一番了。”

    陈固愕然,然后眼眶便是一红。

    他还以为伯父是要他去为陈氏牵线,所以让他带着父母妻儿离开,这样将来事发,他的家人至少不会被牵连,却原来还是他多想,心也太窄了些。

    “伯父……”

    “你还是叫我先生吧,”陈见摇手笑道:“那样更好听些。”

    陈固便后退一步,躬身行礼道:“先生,学生必不负您所托。”

    陈见点了点头,叹气道:“去吧,去吧。”

    他这满腹的心事也不知该和谁说,于梁国那边,他虽有了些心思,奈何没有门路啊。

    陈见苦于没有门路,姬元却已经找到了门路,不然他也不会这把年纪了还收徒。

    他一直记得自己答应林清婉的事,他不知道她在给钱家和陈家牵那条姻缘线时是否知道陈固的身份。

    但显然,这个身份将来会帮他大忙。

    闽国,皇帝是姓吴,可闽国的朝政却是陈见握在手中,百姓也更信服陈见。

    只要陈见愿意,那归降之事便成了七成。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去达成那七成,只要陈见愿意了,他就能站在闽国的朝堂上,争取剩下的三成。

    梁国这边还不知道姬元已经开始谋划,崔正从苏州回来后,梁帝才知道林清婉还求了姬元这件事,一时更感动了。

    又在朝堂上发表了一下感叹,看着曾经林清婉站立的位置落泪。

    不知内情的群臣:……陛下越来越多愁善感了,这可怎么办啊?

    第536章 开始

    平熙六年,林清婉走后的第五年,资水和沅水发生洪灾,梁国和蜀国都被波及,其中蜀国灾情更重。

    五月洪水爆发,却一直到七月灾情都未曾得到有效控制,不少蜀民通过互市流入梁国。

    因资水和沅水一带皆是楚国旧地,百姓多有亲,两国无法阻止,再一月,梁国赈济的粮草在资水一带被劫,细查之下,竟是蜀国士兵冒充流民进梁,纠结灾民所至。

    梁帝大怒,下令项善将犯者捉拿斩首,以儆效尤。

    但人已经跑回蜀国,怎能是项善说捉拿就捉拿的?

    于是两国发生冲突,梁军悍然入蜀,维持了六年的梁蜀盟约被打破。

    项善,林信和钟如英分兵三路,同时进攻蜀国,东北军在幽云一带戒严,崔正和卢真则作为后备,以援前线。

    梁军来势汹汹,蜀国没想到他们说打就打,一点准备也没有,最要命的是,沅水一带的楚地因为他们救灾不力,民怨甚重,梁军才到,当地百姓就先投靠了梁军,有的还结群,主动打伤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放梁军进城。

    项善和林信见状,上告朝廷后,由姚时带着项敏杜斯等人前来救灾。

    这几人如今都在朝为官,他们本就有名,尤其是项敏,他是楚人,他说的话可比蜀国那边官员说的话管用多了。

    项善本来就是楚帝的全民英雄,他此时再带兵,蜀国其他地方暂且不说,被他们占去的楚国的一半却是很容易就能攻克下来。

    梁国一直坚持把项善放在荆南道的作用总算是显现出来了。

    当初项善投降后对他的安排,朝中一直僵持不下。

    大部分朝臣都觉得项善是降将,在楚地有如此威望,再将他放在楚地实在是太危险。

    只怕到那时荆南道的百姓只知项善,而不知梁帝了。

    是林清婉,姚时和鲁尚书等人坚持让项善留在楚地,并且还领着他原先那支军队。

    这几年,楚地虽然和睦,但他们也的确更信服项善,而不是梁帝。

    好在梁帝虽心里有些介意,却很想得开,一直记着林清婉说过的那番话,“楚地百姓不记得陛下,但只要项善记得陛下就行了。且楚地只有一个项善,他如今年事已高,少则十年,多则十五年,他也该退下了。到时没了项善,可不就记得陛下了?”

    林清婉当时笃定的笑道:“陛下比项善年轻,这就是您的优势,不信,您且看着。”

    项家最优秀的后辈如今都在京中为官,没人去军中接项善的手,如今楚地的百姓是只记得项善,然而十年,二十年后呢?

    就好比东北军。

    当年它还是林家军时,东北,不,应该是整个梁国,有谁知道先

    分卷阅读717

    -

    分卷阅读717

    -

章节目录

林氏荣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郁雨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郁雨竹并收藏林氏荣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