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作者:郁雨竹

    分卷阅读174

    林氏荣华 作者:郁雨竹

    分卷阅读174

    围在一起玩石子,刚才那个大孩子一手拉着他弟弟,一手去和别人玩。

    那小孩连话都说不利索,却不断的拍手给他哥哥鼓劲儿,林玉滨有些羡慕,站在巷子口久久不能回神。

    林清婉站在她身侧,看着那群孩子眼神也不由变柔。

    “姑姑,如果战争打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就见不到这样的场景了?”

    林清婉默然不语,已经有千万家毁在战争中了,这样的场景不知被毁了多少。

    除非天下一统,战事彻底消弭,不然哪敢保证战争就打不到这里呢?

    “姑姑,”林玉滨眼神越发坚定起来,“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厉害呢?”

    可以被人尊重,可以庇护一方人,可以不出门却能算天下事。

    林清婉笑,“姑姑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厉害的。”

    她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多半还是从六叔他们的事那里有感而发。

    “你得让人知道你的能力,这才有敬畏,你再要去做事时才能事半功倍,”林清婉道:“所以首要的便是才能。”

    林玉滨嘟嘴,“可姑姑教的我都学了,现在也不过能理理账目,管管后宅之事罢了,我是想像小姑一样可析时事,不至于事到临头时还一无所知,一无准备。”

    “傻孩子,我教你的可不止是理账目,管后宅而已,”林清婉摇头失笑,“而且你别忘了,你还上着学呢。”

    “我送你去上学,不止是让你学诗书礼仪和琴棋书画的,你们先生能教你的多着呢。石先生出自史学大家,而史书最知兴替规律,”林清婉笑道:“书上的知识多着呢,并不是你读懂便算会了,你还得用于实际才算是融会贯通。”

    “比如,我怎么知道此次粮价上涨是有人蓄意屯粮,虚抬物价?”

    “因为它涨得太快了,”林玉滨道:“我听林安顺嘴说过,这三个月便从十八文涨到了三十五文,涨了近一倍了。”

    就算林家不从外头买粮食,也被这粮价惊到了。

    第131章 希望(上)

    林清婉摇了摇头,“每年夏收,秋收过后粮价都会有所降低,然后入春便又涨,遇上丰年,粮价起伏不会太高,今年苏州便勉强算得上丰年。”

    “但先是南汉战事起,然后是流民涌入,现在大梁直接参战,开春本来粮价就会涨,遇上战事涨得快些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并不能因为它涨得太快就认为它被人蓄意控制。”

    大梁的粮价一直偏高,因为整体环境如此,国家四分五裂,随时可能打仗,粮价想稳定,想下降也难。

    “那姑姑是怎么看出来的?”

    “分析出来的,有资料的分析才是有理有据,等回家我给你看样东西。”

    林玉滨抓心挠肺,然而现在她们住在老宅,得过了元宵才会回去,只能按捺下性子。

    用林清婉的话说是,“安心过节,其他的事休要多想。”

    林润直到傍晚才带三个侄子回族,听说林清婉回族,他连自个家都没回,直接领了三个侄子过去给她请安。

    林伷,林佳和林佶是这次明经考的主要战力,三人读书不错,然而天赋不足,他们都已及冠,在族兄弟中不算特别出彩,成绩只算中上。

    在族中尚且如此,更别说在外面了。

    要考进士,扬名是第一步,他们努力了多年成效却不佳,也不想再等下去,所以这次族长一提让人去考明经,他们在商议过后便决定去了。

    不然再等下去,只怕连明经都考不上了。

    三人以前也拜见过林清婉,不过都是跟着族兄弟们一起来请安的,单独见面还是第一次。

    虽然对方年纪比他们还小,但三人还是忍不住紧张了一下。

    进士科太难,林家要一个中举的还不知要等到何时,因此她对参加明经考试的子弟很重视。

    重视到她亲自抽问他们的功课。

    三人没想到还有这一遭,脊背都绷紧了,下意识的便看向族长。

    族长便笑道:“你们姑姑可是有名的才女,连你们的姑父都曾自叹弗如,所以你们可要与她学学。”

    谢二郎是江南有名的才子,文林常言林江之后谢二,说的便是他。

    可以说谢二郎是同辈中最优秀的,三人便很钦佩他,所以目光炯炯的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则笑道:“我很久不看书了,与你们这些书生自然是不能比的,不过是记得几句,所以随便考考罢了。”

    林清婉低头沉吟了一下,开始提问。

    明经主要考的是帖经和墨义,所以出题和答题都简单明了。

    林清婉到这个时代后,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尤其是在现代已经失落的文集,她不仅读,还要背下来。

    她将来若不死,那是必定会回去的,她是读史的,知道这些文集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的历史从唐中期便和她所在的世界不同,但唐中期前留下来的文集却是一样的。

    别的不说,只一本《周易》现代就遗失去了多少?

    知识只有印在脑海中才不会遗失。

    所以林清婉即便没有婉姐儿的记忆,她自己二十四年的知识积累加上这近两年来的阅读,要出题考他们也足够了。

    明经不难,主要便是考记忆力,就算林清婉出的偏门了些,他们也只略一思索便答上来,只是墨义那里丢了一两题的分罢了。

    林清婉颔首,“这几月多用功些,到四月份应该就没问题了。”

    三人垂首听着。

    林润也是这样认为,“今日我带他们去拜见卢大,得了些指点,想来四月他们不只能中,名次应该还不错。只是考中后的去处……”

    林清婉垂眸道:“江南富庶,且林家根基在此,若能留在江南自然好。可朝廷也不会全把人安排在江南。”

    就算明经出身多从吏做起,朝廷也不会放任林家把这么多人安插进江南的官场的。

    林清婉看向三人,问道:“你们可有想去的地方?”

    三人对视一眼,低头道:“侄儿们听长辈们的。”

    林清婉笑,“江南最多只能留俩人,剩下的人都要出去,或是中原,或是北地,西地,甚至是刚刚从南汉打下来的地方。”

    三人不安的动了动身子。

    林润沉吟道:“虽然外面不比江南,可危险大,机遇也会更大。”

    林清婉颔首,“正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南边那块,那里刚经过战事,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很困难,可要是做得好了就是大功绩。林家现在势弱,能帮你们的有限,但不让你们的功劳被人吞没还是做得到的。”

    林清婉目光炯炯的看他们,“若考中,你们谁愿意南下?谁愿意去中原,谁又想留在江南?”

    林润见三人额上冒着汗,便不由轻咳一声道:“现在

    分卷阅读174

    -

    分卷阅读174

    -

章节目录

林氏荣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郁雨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郁雨竹并收藏林氏荣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