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顾问 作者:阿昧

    分卷阅读18

    北宋生活顾问 作者:阿昧

    分卷阅读18

    哪有你们这样卖酸文的。”

    二人问道:“有规矩?”

    茶博士笑道:“我替客人倒茶时,顺路帮你们问一句,岂不比你们这般煞风景地叫卖强些?”

    张仲微听出些意思来,道:“赚了钱,是不是要分你几个?”

    茶博士见他知情识趣,很是高兴,脸上笑容欲盛,连声道:“随你给,随你给。”

    张仲微觉得这般行事很好,与张伯临两个商量了几句,答应下来。那茶博士见得有外快赚,格外卖力,不多时就替他们招揽了一门生意来。

    兄弟俩抬头一看,这位主顾是位中年男子,头戴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一件裥衫,瞧着也是个文人打扮。兄弟二人不敢怠慢,忙请他在对面坐了,唤茶博士倒上茶来,问道:“官人贵姓?买文,还是买诗?”

    方帽官人答道:“免贵姓李,不知二位可否以‘浪’字为题,以‘红’字为韵,作一首绝句?”

    这题目颇有些难度,张仲微最拿手的是写文章,作诗填词稍逊,遂低了头冥思苦想。张伯临却是在吟诗作词上有能耐,沉吟片刻便提笔,饱蘸了墨水,写下一首诗来,道是: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那李姓官人见了这诗,抚掌大声叫好,引来无数人围观,纷纷夸赞张伯临才思敏捷。张伯临亦颇为自得,团团做了个揖,谦逊了几句。张仲微亦为哥哥感到自豪,但也没忘了收钱,客客气气向李姓官人讨要三十文辛苦费。

    李姓官人笑道:“如此好诗,岂只值三十文?”他翻了翻桌上的纸,把张伯临平日作的诗词拣了几篇出来,摇头晃脑念了几句,折好放进了袖子里,又顺路另掏出一张纸,递给张伯临,道:“有空且来寻我。”

    张伯临低头一看,原来是张名帖,上书“雅州李简夫”,他茫然抬头:“李简夫是哪个?”张仲微摇头,忿忿道:“不晓得,我只知他没给钱。”

    张伯临听他这般说,左右一看,原来那李简夫已是走了。周围有人道:“听说方才的李官人,做过太守,他既留了名帖,你们大可去寻他,说不准能奔个好前程。”

    对于前程一事,张伯临张仲微兄弟俩倒是相像,都有些清高气,听说这李简夫有来头,倒失了兴致,张仲微随手将那名帖塞进袖子,重新开始卖酸文,誓要把方才损失的三十文再赚回来。

    他们在茶馆坐到太阳落山,通共作了两首诗,卖出一篇旧文,总计八十文。张仲微数着铁板儿,泄气道:“还不如三娘子打络子赚得多。”

    张伯临不满他心心念念着钱,教训了他几句,非拉着他寻了个分茶酒店,将八十文花去了二十。张仲微回到家,将仅剩的六十个钱交与林依,钱太少,他不好意思说是“养家糊口”的费用,只道与她做毽子使。

    林依听说这是他卖酸文得的钱,十分欣喜,但并未收下,道:“铁钱我这里还有好些,尽够使了,你既会作诗,何不吟一首送我?”

    张仲微微红了脸,道:“我诗词上有限,糊弄村人还成,送把你却是拿不出手。”想了想,又道:“我自诩画儿还画得不错,不如画个像送你?”

    林依晓得他们读书人,琴棋书画样样都会,笑道:“使得。”

    张仲微兴奋非常,这可是林依头一回向他索要礼物,必要好生画来,他细细问过林依对画儿的具体要求,道了句“我这就回去磨墨”,飞奔去了。

    林依目送他回房,随后进屋,仔细研究起鸡毛毽子来,这毽子做法极简单,她甚至不用将其拆开,就知晓了做法,即用一小块布片裹住铁钱,将布头从钱孔中翻转上来,再拿几根鸡毛,连着布头一块儿缠了,便是个鸡毛毽子。做法倒是不难,只是鸡毛自哪里来?既是要卖钱,当属公鸡尾羽最佳,张家倒是养了几只鸡,但总不能为了做毽子去宰杀,更何况林依也没那个权力。

    她想了一阵儿,起身去厨房与杨婶帮忙,边切菜,边问道:“杨婶,我想要几根鸡毛,哪里能寻来?”

    杨婶奇道:“要鸡毛作甚?”

    林依答道:“做个毽子踢踢。”

    杨婶笑道:“你倒是会挑时候。”

    原来过几日便是秋社,北宋习俗,到了这日,女子要皆归娘家,方氏为了迎接张八娘,早早儿就发了话,到时要把屋后的那几只肥鸡宰了,做一桌子好菜。

    鸡毛有了着落,又能见到张八娘,林依暗喜,帮着杨婶做饭烧火,忙东忙西,只等秋社到来。

    秋社前,张仲微赶着把画儿送了来,说是当作秋社节礼,林依接过来一看,画儿上的她,红底白花小袄儿、印金小团花罗裙,婷婷站在竹林前,肩头歇着一只红绿羽毛的“桐花凤”。她瞪大了眼睛朝竹林里瞧去,林中似乎还藏着个人,隐隐露出袍袖一角,她忙问道:“那是画的谁?”

    张仲微偷偷看她一眼,没有作声,林依追问,脸就红了,再问,转身跑了。林依见他如此,非但没有惊讶,反而捧着画儿,偷笑不已——画儿上那袍袖的颜色,分明同他身上穿的,一模一样嘛。

    第17章 戊日秋社

    社鼓敲时聚庭槐,

    神盘分肉巧安排。

    今番喜庆丰年景,

    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为秋社,是日,田头树下,遍布席棚,宰牲酿酒,来祭社神。张家所居的村庄没有土地庙,村民便在地头立起一个土堆,作为社坛,待得祭祀完毕,就聚在一起,吃肉喝酒,热闹热闹。

    这日,林依起了个大早,到厨下去帮忙。杨婶见她来了,记起她所要的鸡毛,便将手中活计暂交与她,走到方氏房中去问:“二夫人,今儿八娘子要回,宰几只鸡?”

    方氏正眯着眼躺在榻上,叫银姐捏着肩,闻言不满道:“这等小事还来问我,厨房不是你管的么?”

    这般作答,就是可以多宰一只了,杨婶高兴地应了一声,转身欲走,方氏却叫住她,朝身后指了指:“银姐正闲着,叫她收拾。”

    杨婶晓得她是不肯放过任何能折腾银姐的机会,便按着她的意思,把银姐领到厨房。银姐却站在厨房门口不肯朝里走,恨道:“我这辈子,还从没熏过油烟气。”杨婶忙搬了个小板凳请她坐了,笑道:“哪消银姨娘动手,你坐着便是。”她许久没赚到银姐的钱,好容易来了机会,服侍得格外殷勤,倒了盏茶递到她手里,又寻了一把瓜子来与她磕着,再才去屋后抓鸡。

    银姐吃了一口茶,叹道:“早晓得二老爷会将我丢下,还不如那天假戏真做,让牙侩买了去。”

    林依切菜的刀慢了几下,想了想,道:“虽是受你逼迫,但认真计较起来,还是我对不住你。”

    银姐笑道:“你比

    分卷阅读18

    -

    分卷阅读18

    -

章节目录

北宋生活顾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阿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昧并收藏北宋生活顾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