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妾 作者:姚桉桉

    分卷阅读258

    衣裳,问坐在对面看书的皇帝道:“你刚才进门的时候脸色不好,是不是有什么事?”

    皇帝想到今日上朝时,大臣们说的话。什么“先帝大行已经一年,后宫空虚,陛下该广选秀女充盈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了。”当臣子的不去关心江山社稷,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却老是盯着他后院的那点事。

    说得再冠冕堂皇,什么为皇家开枝散叶,还不是想要送女儿侄女儿或族女儿之类的进宫,好从他身上捞好处。

    只是他却并不想在此时再让后宫进人,一来他才刚刚登基,朝中许多事还没有理顺,他此时并不想再迎进一些身份高贵的世家女,让朝堂的势力关系变得复杂化。二来如今宫里的孩子除了大皇子和大公主,其他都还小。之前后宫就那么几个人,都差点发生他和莺莺的几个孩子被害的事情,再进一些人来,不知道她们的品行性情,谁知道她们会干出什么事来。如今后宫,还是尽量简单点好。

    不过这种事倒是也不急着表明态度,他倒是想看看,如今朝中谁会蹦跶得最欢。

    不过这些事也是不宜跟莺莺说的,免得她又吃起醋来,倒是又满屋子的酸味。

    皇帝笑着对徐莺摇了摇头,道:“没事。”

    他即不肯说,徐莺也不再多问。这些事多半涉及朝堂,也不是她该关心的地方。

    皇帝转而又说起道:“对了,这段时间我准备让昹儿出阁念书,让旭儿也跟着昹儿一块儿念书去,你说如何?”

    徐莺道:“二皇子七岁了,三皇子才四岁,两人隔了这么多,学习进度会不会不一样。”

    皇帝道:“昹儿从前一直生病,开蒙晚,学得也不多。旭儿因为有宁妃提前给他开蒙,现在连论语都能念了。要真比较起来,昹儿还未必能比得过旭儿。”

    她倒是将二皇子生病以前一直没念书的事忘了,不过才四岁的三皇子会念论语会不会太夸张了。小孩子开蒙,一般是按《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这样的顺序念的,论语属于四书范畴,能念论语,至少说明百家姓和千字文他已经学完了。照这样看,三皇子那至少得从两岁就开始认字,或许还可能更早。

    四皇子只比三皇子小一岁,到现在都还只会认一到十,上中下大小这几个字。难道三皇子就是传说中的“三岁能识字四岁能断句七岁能作诗”的神童。

    皇帝继续道:“昭儿也满了三岁了,但却还一直没有正式开蒙,以前你心疼昭儿握不住笔,但现在怎么都要正式给他开蒙了。”

    徐莺也觉得三岁差不多了,就是在现代,三岁也可以上幼儿园了,闻言也没反对,道:“知道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继续道:“今年给他开蒙,等明年认得一些字了,将他也跟着他的哥哥们一起念书去。兄弟间,总要常在一起才能感情深厚起来。”

    徐莺是没意见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她并不认为自己能懂得比皇帝更多。何况她的眼界局限在内宅,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跟着父亲目光才会开阔起来。

    不过她也明白皇帝想要自己的全部儿女和睦相处的心愿,她只能说,这个目标很美好,但就是不大现实。普通人家的异母兄弟还要有龃龉呢,更别说皇家的兄弟了,里面有更多的利益之争。现在还小或许还能培养几分兄弟情,但随着年纪长大,利益争夺的白热化,兄弟情分早晚要渐渐消磨。

    不过做了努力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徐莺对皇帝道:“我都听你的。”

    皇帝笑了笑,靠在小榻上重新执起书看了起来,另一只手则从小几下慢慢的伸过去,轻轻的拿起徐莺的手握着。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朝中为选秀女充盈后宫的事吵得天翻地覆,就是连后宫都为此事有些沸腾起来。

    虽然理论来说,后宫的女人,除了侍奉先帝的那些,都算得上是皇帝的女人。但真论起来,后宫有份位上了玉牒的也就只有皇后、徐莺、柳淑妃、赵婳、江婉玉和刘嫔这几人。皇帝的后宫数量绝对算得上是大齐开国以来最少的一位。后宫大量闲置的份位,自然都成了大家眼盯着的香饽饽。

    也别说通过女人得来权势富贵有辱风骨,但送女入宫,万一得了皇帝的青眼,生下皇子来,不说富贵一朝了,至少都是富贵十几年的事,这种事又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诱惑。更别说万一这个皇子有个大造化,给家族带来的说不定就是几朝的富贵。

    不说前朝,就是后宫妃嫔众人也是各有心思。

    对于皇后,她是希望后宫能趁机多进几个新人的。她并不希望后宫中徐莺一人独占盛宠,多进几个新人来分她的宠她是乐于见到的。而另外一层心思,她也想趁机挑几个能好生养但家世不高的姑娘进来。

    如今皇帝不爱留宿她的宫中,上一次她放□段挽留,皇帝没有给她的面子,她总不能以后总用哀求的方式来留下皇帝。她生产时亏了身子,受孕会比常人艰难,也不可能皇帝在她宫里留宿一个晚上她就一定能怀上的,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次的努力。以她的性子,放□段挽留一次已经是极限了,她做不到次次都如此自贱。所以她渐渐接受了自己子嗣福分浅薄的事实。可是这样也不等于她就甘心臣服,放弃储君的位置,等着二皇子以后登基,然后让宣国公府将魏国公府压在脚下。她自己生不出来,扶持生母出身卑贱的皇子也是一样的。

    不过她心中虽然有此想法,但她向来看得清形势,也爱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所以在皇帝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前,她并不轻举妄动。

    而至于柳淑妃,她的想法和皇后有异曲同工之妙。她的儿子是皇长子,娘家势力虽然还不能和魏国公府相比,但也不能小觑,她对储君之位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在皇家单打独斗是不成的,得有人帮衬啊,得有兄弟扶持啊。大皇子现在的这些异母兄弟是不成的,嫡出的二皇子不用说,三皇子的生母是条毒蛇,她巴不得三皇子能离大皇子多远就有多远,剩下的四皇子五皇子是同母亲兄弟,生母又得宠,可以自己抱成团,拉拢的难度也大。所以最好是多进几个出身不高的姐妹,若她们生出儿子来,说不定可以拉拢一二。

    而她已经悄悄让人传话给娘家人了,看看那些人家是有意愿送女儿入宫的,看到合适的,正好可以示好一二。

    至于徐莺,呵呵,她对现状很满意,巴不得现在所有适龄的姑娘都不要进宫来趟这趟浑水,乖乖的在宫外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江婉玉和刘嫔是这宫里的透明人,大概后宫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对她们没有多少分别,至于身在慧明寺的赵婳,则无人知道她的想法。

    分卷阅读258

    -

章节目录

皇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姚桉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姚桉桉并收藏皇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