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跑道上 作者:飞天酥鱼

    分卷阅读261

    间,其他属性也在增长,这才能保持住成绩的原地踏步。

    发现了这一点以后,陈焕之细细回顾几年来的属性变化,当她放下对这个系统无视科学的偏见,发现其他属性上面也早有端倪。

    以爆发为例,腿部力量的训练会同时提高强壮和爆发两个属性,这个毫无疑问。但其实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的训练同样如此,身体其他部位肌肉的瞬间爆发力同样被体现在爆发属性中,之所以下肢训练体现在属性面板上效果最明显,只不过因为下肢几乎是全身上下最容易出效果的肌肉群了,而它恰好也是短跑中相对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

    至于技能,陈焕之经过各种实验确定,与训练中特定方向的加强不同,技能所增加的属性是均衡的,比如她的冲刺技能现在能增加85点爆发力,这85点大概是按照人体本身自然的比例均衡分布在身体各个肌肉群中的。当她开启技能后,即使是在做负重臀桥这样的腰腹训练,也能感受到十分明显的加强。

    而她用观察模式看别人的属性面板时,因为别人是根据自己的项目进行部分肌肉群强化训练的,因此当他们属性相同的时候,对方在本身项目中的成绩表现就会比陈焕之好。

    简而言之,其他人的身体更适合专项,而陈焕之则相对要稍微均衡一些,不多,只是稍微,毕竟她也是专项训练了这么多年了。这种均衡程度不足以让她跨项——如果让她去跑400米,她大概立刻就要倒地装死了——但多少能让她的身体更健康一些、对运动伤害的抵抗能力更强一些。

    但在这个好处之外,陈焕之忍不住怀疑,自己一直以来遵循的“怎么练让属性面板增长快、就怎么练”的原则,究竟是抄了捷径、还是走了弯路呢?

    大方向大约是没错的,毕竟她现在也是百米赛道上数一无二的人物了,但如果想要更迅速地提高成绩、尤其是她的弱项200米的成绩,那她就得进行更科学的训练了。

    得出这个结论还是洲际杯之前的事,到现在不过短短两个多月,先从训练中纠正以前的错误做起,首先就是耐力的练习从以前的不分有氧无氧唯属性论、变成遵照刘鑫源的指示进行相应训练,这段时间以来,耐力属性几乎没增长多少,但实战效果显而易见——陈焕之原地踏步了几个月的200米成绩却开始松动了。

    25日晚上,羊城奥体中心热身场,在陈焕之去检录前,刘鑫源不放心地叮嘱她,“这回可别像预赛似的瞎跑了,”他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这边,连忙压低了声音,“我知道你觉得怎么跑都是个赢,但是也得尊重对手,跟你平时成绩差太多别人还以为你在亚洲比赛上就不屑于认真呢。不过也不用太拼命,就当是训练,能把训练水平发挥出来80%,咱们就交代过去了,行吗?”

    也怪不得刘鑫源说这话跟做贼似的,这几句的欠揍程度简直创出他个人新高,万一被记者或者别的懂中文的运动员听了宣扬出去,赛后被套麻袋的风险且不说,“消极比赛”、“不尊重对手”的名声就没得跑了。

    现在的田联主席是个英国的事儿妈,博尔特和陈焕之都曾被他点名批评过比赛胜利后急于庆祝,没有挨个跟对手亲切友好地拥抱握手互相祝贺之类的。博尔特压根儿没理他,陈焕之本来也不想理,却被郭培义劝说最好还是照着这位主席先生说的做——毕竟国人传统上以谦虚礼貌为美,陈焕之跟谦虚已经扯不上关系了,礼貌就必须高标准保持了,为了更广阔的天地、为了13亿的市场,一切妥协都是值得的。

    “放心吧,”陈焕之笑眯眯地回答,“我可不想放弃一切刷新最好成绩的机会。”

    在200米的决赛中又重现了百米赛场上的那一幕,中国三个选手全体进入决赛而且占据了最好的三个赛道。从个人最好成绩看,百米还能跟苏方方、元绘云一起进入第二集团军的日本选手福岛,在200米上却彻底掉队了——她就是那种比陈焕之更典型的,后继无力、200米成绩等于百米成绩两倍还得再加一秒的选手。

    要按照以往的传统思维,亚运会固然是备战两年后奥运会的重要一环,但也得照顾一下各个省份的情绪,反正冠军陈焕之没跑,争得只是银牌铜牌,那怎么好全给了这同样的两个人呢?

    上届亚运会是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是例外中的例外,这一届就是个普通的伦敦奥运会,总能分一下猪肉了吧?半年前各省的体育局都做如是想。

    但随着陈焕之的成绩突飞猛进,她上头一条线的领导们、教练们都在受益。

    刘鑫源早已不是过去那个连个正式身份都没有的挂靠教练,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文,但眼看着就要跟徐指导平起平坐了,陈焕之的巅峰要是能多维持几年,他做到副总教练也未可知。

    而徐指导虽然职级未升,却名声日重,在田径队内、他的一亩三分地上称得上是说一不二,按他原则,管你各省分不分猪肉、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赛场上就是成绩说话。成绩够好所有人都从一个省里选拔也可以,成绩不好那找谁说、说什么都没用。

    近期效果可能还不怎么明显,但长此以往,对于中国女子短跑,当然是利大于弊。

    虽然赛前跟教练放出了大话,但比赛开始后,陈焕之前四五十米都没建立什么优势,最少从弯道上的相对位置看,她和苏方方、元绘云都差不多。

    看台上的外行观众们,比如宋怡之类的大粉丝,连弯道上谁前谁后都看不太懂,但赛场主持人的解说简单明了,惹得宋怡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明明100米一开始就把别人都压住了,怎么200米都跑了这么多了还没把别人甩开呢?不可能是要输吧?

    但刘鑫源却握着拳头、心里一直默默喊着“好!好!压住了、一定要压住了!”

    对陈焕之来说,她的200米优势并没有100米那么明显,在距离更长的比赛中,如果她也像100米比赛一样前30米就超出来、50米开始甩人,那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她的节奏又失控了。只有像现在这样,前100米的速度压制在11秒1到11秒2之间,在100-150米之间达到最大速度,最后50米才能留有余力冲刺、保持住一个不太崩溃的速度。

    这也是短跑届公认最合理的一个节奏。

    “……马上弯道进直道要开始最后的冲刺了!陈焕之现在只是稍微领先……冲出来了!陈

    分卷阅读261

    -

章节目录

重生在跑道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飞天酥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酥鱼并收藏重生在跑道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