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219

    好些个同茴香丁香差不多年纪的小丫头大丫头,待帮衬着母亲祖母料理好自家的事务后,也喜欢跟着长辈往秦家跑,或是烧火或是捧柴,或是跟着长辈们编蒲鞋,或是往溪埂上送汤水,总之能干甚的就干甚的,手上不停,心里亦是暖烘烘的。

    而小一些的,同花椒香叶一般年纪,甚至于还要再小上一些的小小子小丫头们,放羊赶鸭、撩猫逗狗的虽然到处插不上手,起初也只有到处乱跑瞧热闹的份儿。

    只不过也不知道从何时起的,忽的在叔伯们的提醒下,在挑上岸的淤泥里发现了好些个还在活蹦乱跳裹满了黑泥的小鱼虾,还有呆头呆脑躲在泥里装死的河蚌螺蛳。

    就像给他们打开了个新世界似的,又惊又喜,俱是高兴的不得了,直接上手去抓,把动或不动的螺蚌鱼虾都捡拾了出来,装在鱼篓或是篓筐里,有的说要拿回家喂鸭喂鹅,有的却是兴兴头头的往秦家送,说是要给大伙儿添个菜。

    秦家为人处世素来讲究,开河筑堤,周家湾的四邻八舍男女老少都来帮忙,周遭村落也来了好些个乡邻,自是要管饭的。

    秦家的惯俗,既是管饭,桌上自是要能见到荤腥。

    一天两顿,不是肉就是鱼。

    只有了一遭,秦家人都未说什么,帮厨的妇人们暗自咋舌替秦家肉疼,老舅公点一点人头,还未来得及同秦老爹商量,村里的老人倒是提秦家筹算起来了。

    旁的不说,只说这每天半扇猪肉,按着市价,可就得六七钱银子了。

    这也未免太不会营生了!

    其实庄户人家,大多还是实诚厚道的。

    何况如今因着开河筑堤一事儿再看秦家已与之前大不相同,那口风自然也就两样了。

    都说秦家如今虽说发达了,可这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青菜豆腐保平安,已是好东西了。再说临着一方水,后生们只要出些力气工夫,就能从溪里弄来鱼,这就顶好不过的了。

    更何况别说桌上还有这些个下了重料有滋有味的荤素菜肴了,光是一天能有两顿干饭吃,不吃菜都能活吞,哪里还用猪羊大肉换着花样来摆宴席。

    倒是缩起筷子来了。

    又说开河筑堤本就为的他们周家湾,为着积德回向,这都不是乡邻之间的情分,已是本分了,若是秦家还要这样外道,他们哪里还有脸面咽的下这饭菜的。

    还有年轻时在崇塘乡绅家里做过帮工的老人,还真心诚意地指点秦老爹,说是秦家如今已经今非昔比,有些规矩也该立起来了。

    按着崇塘旧规,长工短工的饮食安排从来是夏秋一日荤两日素,春冬一日荤三日素,荤日有的六个人甚至八个人才分一斤肉,一斤鱼也得五个人吃……

    可秦老爹自小秉承的祖训家规就是作家需得善待帮工佃户,所以权衡之下,虽然把每天半扇的猪肉改成了两天半扇,却也添了下水猪头,另外就是重鱼重猪油。

    炖鱼能有油盐佐料下去,又不思量着废柴,这些个淳朴的乡邻们,倒是比吃炖肉还要香。(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常

    只看着小小子小丫头们献宝似的拿来的这些个不过柳叶儿似的猫儿鱼,秦老娘和帮厨的妇人们自是哭笑不得的。

    临着这一方水,饶是板凳那样长的蛳螺青都是见过的,哪里就缺这点子猫儿鱼吃。

    恐怕就连崇塘市井人家豢养的,都知道拿尾巴去钓鱼儿的家猫都不爱吃的。

    何况这样的小鱼小虾,没油没料不花工夫下去,哪有甚的吃头的。

    可丁点儿小鱼,既要花功夫收拾,又要费油费柴,还得拿了那么些个佐料去配它,又是何必,谁家主妇能舍得。

    倒是拿去喂鸭喂鹅,还能省顿料。

    秦老娘却是舍得的。

    其实也是不想叫小丫头小小子们失望罢了。

    也是他们费了大工夫捡回来的,何况只看着衣裳脸面糊的都是黑泥,说不得家去后还得挨顿揍的!

    把鳑鲏、白条、窜条儿捡出来,掐掉鱼头,用刀背三两下刮掉鱼鳞,把肚子里的肮脏东西抠出来,稍一风干,旺火油炸后沥干油分,再浸入冰糖、酱油、黄酒、花椒、茴香拌下的料汁儿里,捞起后再喷上胡椒面和甘草屑,摆在碟子里给小小子小丫头们当零嘴儿吃。

    秦老娘拌的料汁儿,味道早已精准,油炸的温度火候更是控制的游刃有余。

    饶是花椒香叶自来就不缺这口吃食,早被秦老娘喂刁了嘴,闻到香味都迈不动腿儿了。

    拎起一条从头嚼到尾,小爆鱼被炸的喷香酥脆,哪怕野生鱼素来硬骨头,也能连皮带骨的一通嚼了咽下去。

    舔舔嘴唇,恨不得连舌头都给吞下去。

    更别提那些个小丫头小小子了。

    只这一遭,尝过滋味儿的小小子小丫头们就盯上猫儿鱼了。

    每天一从床上滚下来,有些个年纪略大一些七八岁的小小子就拎着从家里顺出来的竹蔑罩子去莲溪边罩鱼。

    至于那些个小的,没本事去罩鱼,就索性过来乖乖守在秦家门口的溪埂上,等着盼着满载着河泥的五板船靠岸。

    等叔伯们将船舱里的淤泥一筐筐挑上岸来,扣在溪埂旁的空地上,留待筑堤,早就眼睛都等绿了的小丫头小小子们就会一哄而上。

    围在淤泥堆旁,或用小木棍扒拉,或是直接上手,你争我夺地捡拾着淤泥里正待过冬,忽的离了水正晕晕乎乎云里雾里,还不知道自己命运如何的螺蚌鱼虾们。

    这已经成为周家湾这一长串小丫头小小子们当下最为惦记的乐趣和收获了。

    就连花椒香叶都心心念念的惦记着。

    一大清早,好不容易一鼓作气的爬出被窝,穿衣洗漱,站过混元桩练过拳,吃过早饭洗过碗,再去东头园子里打点过白芹,已是日头初升了。

    裹得圆滚滚的花椒就会扯一扯身上的罩衫,踩着蒲鞋,拖着小鱼篓和大提篮,和香叶手挽手的出门上工去。

    小孩子的友情同情绪一样,总是来得很快,一道捡了这么些天的螺蚌鱼虾,花椒很快就同这些个小小子小丫头们熟悉了起来。

    慢慢哄着这些个小东西进行合作,给他们划分范围,有条理的进行捡拾,你争我夺吵架拌嘴的事情自然越来越少。

    再加上花椒同香叶都不是习惯吃独食的性子,常常会把荷包里的糕饼糖酥拿出来分给大家吃。

    不出两天的工夫,就已是和这些个之前来往很少的小小子小丫头们相处的很好了。

    这些个小东西再看到花椒香叶都会叽叽喳喳地同她们打招呼,又把自己的收获拿给她们看。

    自是十分丰厚的。

    毕竟莲溪因着水质清新、水底平坦,再加上素来水草丰茂的缘故,也是非常适

    分卷阅读219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