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168

    却是笑了起来,只这笑还未绽到十分,就见杜老娘眼睛眯了起来,忙敛了笑容,道:“行啊,反正姻伯父家正缺人手。”

    老舅公家跟着秦家壅制白芹也赚了大钱一事儿,旁人或许不大知道,杜大舅却是知道的。

    可他也仔细寻思过了,东头这园子不但秋冬两季壅制白芹的时候需要人手,春秋两季培育种芹的时候亦是离不得人的。

    这样一来,除了农忙时节,其余辰光,他们兄弟都可以去给秦家做忙工,秦家总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而舒家那厢,也是一个老早就得到消息了。

    顾氏自是欢喜的团团转的,亲家家里越得力,对自家自然亦是更有利的。

    至于白芹,暂且顾不上。就算顾得上,却也得三思而行的。

    ……

    而不管外头如何吵嚷,自家家里头一切如常,并未闹起来,秦老爹自是欣慰的。

    郭掌柜听说后也颇为羡慕秦家结了这么些靠得住的亲家。

    结两姓之好,本就是为着守望互住。可这年头,人心趋于机械变诈,人情日薄一日,利心一发,父子兄弟亦能反目毁誉,更别说姻亲之间了。大难临头能各自飞,不反插你一刀,就阿弥陀佛了。

    秦老爹听得郭掌柜的感叹,呵呵地笑,又问他:“大郎这两天就该到了吧!”

    提到长子,郭掌柜登时就高兴起来了,笑得见牙不见眼:“你看我这脑子,我就是来同你说这桩事儿的。”说着又赶忙告诉秦老爹:“昨儿夜里打前站的就到了,说是已经过江了。我算下来,最迟明儿夜里总能到了。”

    又笑道:“我估计汪老三那明后也得到人了。”

    果不其然,郭大郎和汪三掌柜的心腹前后脚赶到了崇塘。

    见过了郭掌柜,又过来拜望秦老爹。

    不过二旬不见,郭大郎整个人都已是瘦了一圈儿,可精神头却很好,走起路来都与以往大不一样了,豪爽利落。举手投足,整个人气质大变,往日那弱质彬彬的模样已再不见了。

    郭掌柜很是满意,特地带了他过来“说书”与秦老爹等人听。

    郭大郎也不含糊,将秦白芹之风靡、八仙居之火爆,一五一十一板一眼的告诉秦家人听。

    其实京城大掌柜不断地有书信过来,郭大郎的口齿也不是十分伶俐。

    可阖家还是听得非常欢喜。

    郭大郎也是越说越放松。

    若说起先还有些放不开,一套一套的却都是大掌柜信中谈及过的。说到最后,已是言笑晏晏地同大伙儿说起了京城的趣事街谈来了。

    比如说京里这会子最贵的宴席已经不是甚的鱼翅席燕菜席了,而是白芹宴了。

    而且能做白芹宴的,无一不是京里老字号的南菜馆,一直以来最得京里人喜欢的北菜馆倒是反退了一射之地。

    这却是意外之想了,花椒瞪眼了眼睛。

    刚刚痊愈能下地走动的秦老娘更感兴趣,连声问着郭大郎白芹宴的菜色,郭大郎竟也能说个囫囵。

    郭掌柜听着不住地点头,郭大郎又告诉大伙:“还有一件好玩的,听说那些个饭庄菜馆还会将符契和白芹一道上桌,以正名声。若是客人需要的话,还可以将符契带走。”

    秦连凤好奇的不得了:“带走?要这符契做什么?”

    郭大郎就笑道:“稀罕玩意儿呗,就算什么都不能干,也可以留着把玩呀!”又道:“不光是饭庄子,据说就是那些个大家子,吃白芹前也一定要先瞧瞧符契,吃完后也不一定舍得扔呢!”

    听完这话,阖家俱是愣怔,随后啼笑皆非。

    可想明白后,却是长松了一口气的。

    花椒亦是长松了一口气,他们为之秦白芹做的这么多努力,总算是略见成效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世情

    而秦老爹在长松了一口气后,心思一动,又打定主意要在符契上下下工夫。

    与郭掌柜商量着,是不是把制作符契的木料给换掉。

    说实话,当初制作符契的时候虽然也曾对木料进行过筛选,用的大多都是给莳萝打制家什时剩下来的一些个山桃木、核桃木。

    在他们这样的寻常人家,这样的木料已经算是上好的硬木了。

    可若仔细计较的话,再是硬木,也不过是硬杂木罢了。

    郭掌柜很认同,皇城根下的老百姓还真是不认这些个“柴木”的,仅从称呼就可见一斑,认为这类木材只配劈柴烧火。

    只眼下暂且还顾不上这些个。

    两位老人家达成一致意见后,秦老爹就将这则事项记录了下来,预备明年开春再来细论,

    先把心思放在二茬白芹的起收上。

    而等东头园子二茬白芹和试验田的白芹全部起收上市后,年关已是近在眼前了。

    家里却又人来人往,复又热闹了起来。

    却都是过来秦家拜访的有心人。

    秦家与钱德隆合作的消息,双方虽然不会主动提及,却也不会刻意隐瞒。

    秦家这里虽然鲜少有人主动上门询问,可家里人外出时,也免不了被人问上一两句。

    至于钱运仁,本就交游广阔,又任着崇塘商会的会长,过来向他询问咨询的好友伙伴自是不计其数的。

    而这些人中,有的听完了秦家如此“苛刻”的条件后,当即就退步了。

    甚至于看向钱运仁的目光也有些不大好看,只觉得匪夷所思。

    三千两银子,再加十年的一成利,就买来一份白芹的壅制技术。

    还不能姓个秦!

    那要这技术有什么用?

    难不成还真想弄个钱白芹出来?!

    可他们是商人,又不是菜农,只管南北贩货,哪里顾得上这白芹是怎么种出来的。

    不过钱家要是真能种出钱白芹来,他们当然是可以给钱家提供渠道铺货的。

    有钱一起赚嘛!

    而有些人,尤其是了解钱运仁行事风格的经年老友,眼看钱运仁连这样“苛刻”的合同都签的心甘情愿,心里头自然不是没有旁的想法的。

    回去后不免翻来覆去的揣摩钱运仁的心思,又派了心腹去打探秦白芹的消息,倒是正好赶上了秦家二茬白芹起收,八仙居和大通号过来拿货。

    还有些崇塘本地的乡绅,自家就有田庄的,更是动了心思了。

    种这白芹,可是比种植春花秋禾赚的多得多了。

    就是方良送了白芹过来,知道秦老娘之前生病,这会子刚能下地之后,陪着老人家说了会儿话后,都拉着秦老爹诉苦。

    说是府里头实在是藏不住话儿,姻亲故旧家的田庄管事俱都走马灯似的找上了他,他这会子把几个跟着他壅制白芹的老堂匠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就怕他们动了歪心思。

    他们这样的人家,不但主子们都是拐着弯

    分卷阅读168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