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 作者:斑之

    分卷阅读369

    留给阴丽华的。

    那一刻,她无比痛恨自己的一见钟情。

    可她还是爱他,爱到给他生了五个孩子,爱到和阴丽华一起分享他。

    她爱的卑微,阴丽华也不比她好多少。

    既如此,她又有什么好恨阴丽华的?

    只是,话虽如此,也不代表着她就能和阴丽华把手言欢了。

    她们注定做不成朋友。

    郭圣通的话落音后,便听得阴丽华无奈一笑:“非得这么刺着人说话吗?”

    郭圣通也笑:“别人看来,我们不正该这么说话吗?”

    她徐徐转过身去,信手摘来朵桃花簪在头上:“回去吧,你我之间的话早已经说完了。

    你既不用来同情我,也不用洋洋得意。

    我后半辈子会过的更好。”

    她昂起头来,阳光照亮了她的脸。

    她容貌早已经脱去了稚嫩,但那股子骄矜却是埋在灵魂深处,怎么都洗脱不去。

    她自己知道,阴丽华也知道,刘秀的确想补偿阴丽华。

    但也不代表刘秀可以无故废郭圣通,那会掀起朝堂震荡。

    他之所以想废郭圣通,还是为了这天下。

    连着两年日食,上苍愤懑不满的说法已经压的刘秀直不起腰了。

    而他还不能下罪己诏认错,那会叫度田前功尽弃,甚至后患无穷。

    但既承命于天,就不能说天是错的。

    总该有人为此负责。

    刘秀不能。

    只好她郭圣通上了。

    左右他也起了废后之心,不如成全他好了。

    建武十七年秋七月,妖巫李广等群起据皖城,遣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讨之。

    九月,破皖城,斩李广等。

    冬十月辛巳,刘秀以郭圣通善妒不能容人为由废后,“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

    宫闱之内,若见鹰鹯。

    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

    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

    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宜奉宗庙,为天下母。

    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

    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刘秀要补偿阴丽华,却也不愿让郭圣通就此为人轻贱。

    他先是不许为新后祝贺,其后又改封右翊公刘辅为中山王,封废后郭氏为中山王太后,居北宫,以常山郡划给中山国,以二郡奉养郭氏。

    他想要尽一切可能安置好郭圣通。

    然而,郭圣通领不领情尚且不说,朝臣们是废后诏书一下就闹翻了天。

    太子讲师郅恽言于刘秀曰:“臣闻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得犹制御也。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不敢言。虽然,愿陛下念其可否之计,无令天下有议社稷而已。”

    帝曰:“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其后,太子太傅张湛为了表达对无故废后的抗议,这位本该大有作为的重臣称病不朝。

    后大司徒戴涉死,刘秀强令起用张湛来取代戴涉。

    张湛当堂便溲,自断仕途,用尽一切来尽到为师为臣的责任。

    刘秀心中有愧,此后多次弥补郭氏和郭圣通。

    建武十七年,郭况徙封大国,为阳安侯。

    郭圣通从兄郭竟,以骑都尉从征伐有功,封为新郪侯,官至东海相。

    郭竟弟郭匡为发干侯,官至太中大夫。

    从前废后,大多还要牵连家族。

    刘秀现下如此,是要安自己的心安郭圣通所生儿子的心安天下人的心。

    然而,郭后既废,太子刘疆又如何还能安于太子之位。

    郅恽乃说太子曰:“久处疑位,上违孝道,下近危殆。昔高宗明君,吉甫贤臣,及有纤介,放逐孝子。”

    于是,他数次向刘秀请辞太子之位。

    若说废郭圣通还能说出点牵强的理由,可废太子呢?

    刘疆为太子十六年,始终贤名远扬,为朝臣认可。

    就因为其母被废,便连太子也要一并废去吗?

    刘秀为此始终不肯应允。

    建武十九年六月,刘彊再度恳求“引愆退身”,刘秀情知留刘疆再在太子之位上反倒是害了他。

    于是戊申日下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

    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

    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藩国。

    父子之情,重久违之。

    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非常幸运的是,刘疆作为重点培养了十六年的太子也得到了保全。

    他退位藩王之后,刘秀亲自为其重选官署。

    继续沿用河西与郑兴,卫宏等相善的杜林为王傅来辅助他。

    建武二十年夏,光武帝风眩疾甚。

    大病初愈后,深感生命的脆弱,唯恐他日薨逝后郭氏风雨飘摇。

    因此将中山王刘辅藩国迁往“汉之汤沐邑”,即高祖故里沛地,改封刘辅为沛王,改封郭圣通为沛王太后。

    又升郭况为大鸿胪,并多次行幸郭府,会同公卿诸侯亲家至此宴饮,赏赐郭氏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称郭况家为金穴。

    建武二十六年,郭圣通的母亲刘旻去世。

    刘秀亲临送葬,又命人将郭圣通的父亲郭昌由真定郭氏祖坟迎至洛阳,与郭母合葬。

    并赠予郭昌阳安侯印绶,谥号为思。

    建武二十八年六月丁卯日,郭圣通去世,葬在邙原之上,号为北陵。

    …………

    宫阙散去,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郭圣通自地上捡起一卷帛书,展开来徐徐读之:“光武郭皇后讳圣通,真定槀人也。

    为郡著姓。

    父昌,让田宅财产数百万与异母弟,国人义之。

    仕郡功曹。

    娶真定恭王女,号郭主,生后及子况。

    昌早卒。

    郭主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更始二年春,光武击王郎,至真定,因纳后,有宠。

    及即位,以为贵人。

    建武元年,生皇子彊。

    帝善况小心谨慎,年始十六,拜黄门侍郎。

    二年,贵人立为皇后,彊为皇太子,封况绵蛮侯。

    以后弟贵重,宾客辐凑。

    况恭谦下士,颇得声誉。

    十四年,迁城门校尉。

    其后,后以宠稍衰,数怀怨怼。

    十七年,遂废为中山王太后,进后中子右翊公辅为中山王,以常山郡益中山国。

    徙封况大国,为阳安侯。

    后从兄竟,以骑都尉从征伐有功,封为新侯,官至东海相。

    竟弟匡为发干侯,官至太中大夫。

    后叔父梁,早终,无子。

    其婿南阳陈茂

    分卷阅读369

    -

章节目录

鸾归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斑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斑之并收藏鸾归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