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 作者:斑之

    分卷阅读168

    ,他又叫侍膳太监给盛了半碗蛤蜊鹌鹑蛋豆腐羹,用调羹一口一口地吃着。

    “…………”

    胃口很不错啊!

    郭圣通继续喝汤。

    这一碗汤喝到刘秀开始喝汤的时候,才可算喝完。

    她晃晃身子,感觉都能听到肚子里澎湃的水声。

    好像都已经喝到水饱了,还要吃饭吗?

    郭圣通认真思索起这个问题,全然没注意到刘秀笑看了她好几眼。

    汤很快就消化了,没一会就会饿,还是吃吧。

    她很快就有了决定,对侍膳太监道:“小半碗饭。”

    看着她那深思熟虑之后才慎重决定的样子,刘秀努力地压抑住笑意。

    两碗汤下去后,郭圣通吃什么都觉得喉咙里堵满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看什么都腻的慌呢。

    郭圣通非常应景地想起从前听老宫人在墙根底下念叨过的一句话,“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都不甜。”

    现在想想,真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啊。

    她数着米粒用完这小半碗饭,只觉得这顿饭用的累死了。

    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什么尴尬、忐忑全都不见了。

    用过晚膳后,她站起身来就觉得水声晃动,她把手按在肚子上才压住了些。

    她在心底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进到里间又捡起书来。

    嗯……

    嫁了人也不是全没有好处,最起码晚上可以看书了。

    刘秀紧随其后进来,倚在珠帘旁问她:“夫人还很喜欢看书?”

    郭圣通有些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并没有看他,却等着他的下文。

    ☆、第一百七十章 跋扈

    郭圣通等了好一会都没听见下文,微微扬起眼来才发觉他也捧起了帛书。

    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低下头看书。

    屋内一片寂然,只有博山香炉中轻烟袅袅而出。

    明月爬山柳树梢头时,二更的打更声悠悠传来。

    刘秀丢下帛书,站起身来伸展来下筋骨,声音低哑磁性,“夫人,安歇吧?”

    这虽然是疑问句,但那是肯定语气,因为他说完就站起身来径直出去洗漱了。

    嗯……

    饭可以推说没胃口不想吃,但觉呢?

    她又不是铁灌的。

    郭圣通咬着唇犹豫了片刻后,终究还是痛快地起身出去卸妆盥洗。

    郭圣通穿着一身纯白中衣回到卧房时,隔着帐幔果见得榻上有个人。

    这就要一起睡了啊?

    会不会太快了?

    她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呢。

    她艰难地咽了咽口水,深吸口气撩开帐幔脱了鞋袜上去。

    刘秀侧躺着,星光流转的双眸直直地望着她。

    她心下顿时涌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看她发愣,他低声询问道:“夫人,不早了,吹灯吧?”

    心慌意乱之下,她只听清吹灯两个字。

    她赶紧摇头,硬挤出笑容来,“那个……”

    她想说,那个,夫君你看现在夜深人静的,这屋里就我们两个,不如趁此机会促膝长谈促进下感情,岂不美哉?

    最好能越聊越投机,一聊就聊到天明。

    但是聊什么呢?

    聊岐黄一道?

    郭圣通摇头,他肯定不感兴趣。

    而且,现在是她非得找他聊天,最好还是找他感兴趣的。

    刘秀对什么感兴趣?

    她还真不知道。

    但想起震惊天下的昆阳一战,她想对于如何行军布阵他一定很有话说。

    可是——

    这个话题她完全不懂啊。

    她绝对会听的一头雾水,而后昏昏欲睡。

    那说什么呢?

    对了,他不是说他大哥死于刘玄手上吗?

    那刘玄现在怎么样了?

    既然要报仇,当然得知己知彼呢。

    她之前听说那刘玄很是懦弱无能,但时移势易,能斩杀功臣除开潜在的危险说明刘玄也在变。

    就说不知道是变的长进了还是继续埋头内斗?

    郭圣通估摸着后面的可能性更大。

    她的那个在嘴里转了半天终于有了下文,“刘玄现在怎么样?”

    刘秀笑了笑,而后拉着她躺下,“躺着说吧,坐了一天不累吗?”

    他指腹粗砺,虎口处全是长期挽弓使刀而磨出的粗茧,落在她细腻柔嫩的肌肤上,那种触感和梦中的感觉一模一样。

    郭圣通身子有片刻地发僵,手心里立时泅满了汗。

    她强装镇定地顺着他的手劲躺到榻上,微微扬起脸来发觉他的脸离她近的可怕。

    她的心跳又猛地急促起来,她趁着他说话时一点点谨慎而艰难地往外挪动身子。

    刘秀把她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却也没有挑破,他组织了下语言,娓娓说来:“刘玄迁都长安后…………”

    郭圣通微微走了下神,嗯还是长安好听……

    “李松和赵萌议曰当大赏群臣,刘玄许之。

    但朱鲔坚持反对,知道为什么吗?”

    他望向郭圣通,目含鼓励。

    郭圣通摇头,“不猜,你不许故弄玄虚。”

    “…………”刘秀失笑,“这李松和赵萌建议刘玄所有功臣都应该封王厚赏才是,朱鲔以高祖临终嘱托凡不是刘氏宗室不许封王为由理直气壮地驳回刘玄。”

    郭圣通忍不住插嘴道:“这个朱鲔虽然阴暗毒辣,但脑子还算清醒。”

    她读《太史公书》时,便觉高祖分封诸王实为不妥。

    设想总是美好的,可权力总是会腐蚀人心。

    其后的七王之乱便印证了这一点,但凡有机会,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甘愿屈居人下。

    等至武帝时,诸侯虽经景帝削藩却仍是尾大不掉。

    武帝终以推恩令化之。

    这样的教训在前,刘玄竟然还敢封王,而且还是全部功臣封王?

    这脑子真不是一般的蠢,难怪前世会被刘秀从帝位上赶下去。

    看来这辈子也没什么好担心的,郭圣通朱唇微翘:“那你封了什么王?”

    不论是功臣封王,还是宗室封王,刘秀都应该有份啊。

    刘秀看了她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她,“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

    他一路如数家珍地说下来,郭圣通竖着耳朵也没听到他的名字。

    “……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申屠建为平氏王……”

    啊?

    不是刘氏宗室也封王?

    刘玄这个人还真是推都推不到正道上去。

    等等——

    刘氏宗室说完了?

    那刘秀是没有封王?

    郭圣通望着他的脸,心中忽地涌出些无法遏制的愤慨来。

    凭什么不给刘秀封王?

    他的功劳当不

    分卷阅读168

    -

章节目录

鸾归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斑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斑之并收藏鸾归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