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 作者:斑之

    分卷阅读42

    十万雄兵。

    退可守,进可攻。

    纵便真到了最糟最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心焦的。”

    她微微低头,直视向郭圣通,目光中满是叫人安心的力量。

    “你什么心都不用操,只管好好长大就行了。

    你大舅难道是个傻子吗?半点都不知道未雨绸缪?”

    郭圣通抓住母亲的话问道:“那这么说,大舅早有准备?”

    母亲被她弄得啼笑皆非,笑着伸手打了她一下。

    “你只要知道你大舅自有分寸就是了,要用晚饭了,去叫了况儿来洗手净面。”

    盛夏天炎热非常,虽临近黄昏,但温度却不减。

    郭圣通刚从放着冰山凉气怡人的屋子里出来,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浪打得微微透不上气来。

    青玉石阶在明晃晃的太阳泛着刺眼的白光,朱红色的廊柱被晒的滚热。

    哪怕是走在游廊中,郭圣通没一会也被热得额头上冒出一层汗来。

    到了书房中,郭况正在闭目背书,听着人来的动静也没有睁眼。

    郭圣通便守在一旁,等着他背完书。

    弟弟稚嫩清脆的声音中,冰山的凉气慢慢透过来,凉爽不已。

    郭圣通心下不禁又浮起母亲方才的话来,母亲的意思是大舅已有应对之策。

    想想也是,天下陷入大动荡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舅为一国藩王,又岂能不早做打算。

    原来天下情势早就不好,倒显得她一番担心有些白费了。

    可是,大舅预料到了局面会动荡到一发不可收拾吗?

    郭圣通心中又陷入了新的忐忑中,是,诚如母亲所说,这都不是她该担心的事情。

    她也该相信大舅能应对自如,可这是一步不慎满盘皆输的选择,她如何又能若无其事呢?

    郭况摇头晃脑地背完了书,睁眼就见郭圣通来了,当下就丢了书上前来,“姊姊——”

    郭圣通笑着应了一声,道:“要用晚膳了,母亲让我来唤极。”

    姐弟俩出了门,顶着暑热走了回去。

    一进门,郭况就嚷热,喝了两杯凉饮才消停下来。

    用罢晚膳后,太阳一点点地落下去,风再吹来终于添了几丝凉意。

    郭况便叫开了轩窗,他要把窗前养的茉莉花画下来。

    天际边满布着丝丝缕缕绚丽的晚霞,映得茉莉花上都满是红光。

    霞光越来越淡时,暮色也不知不觉爬上了窗棂。

    屋里已然点了灯。

    母亲叫郭况住了笔,又抽走了郭圣通手中的书:“要看明个儿白天里再看。”

    郭圣通其实也没看进去多少,只是放在手里胡乱翻着好叫自己安心。

    闻言便柔顺地抬起头来,灯下的母亲眉目温柔,唇畔含着淡淡的笑意,宛如夏夜中恬静美好的睡莲。

    那边郭况丢了笔,嘴里还嘟囔着个不停,引得母亲侧目相向方才止住。

    笑意自然而然地爬上郭圣通的脸。

    她想,为了母亲和弟弟,她如何都不能把命运交付给未知的未来。

    她想去问大舅。

    可是才从王宫回来,总得有个理由吧。

    最近还有什么节日吗?

    就在郭圣通微微犯愁时,机会主动送上门来了。

    真定国新任国相到了,大舅在王宫中设宴款待,大舅母请母亲和郭圣通、郭况也一起过去。

    前朝为藩王居封地者,王国内重要职位均由朝廷任命,以便掌控。

    孝武帝时,淮南王刘安谋发,便设计欲先杀国相以免其向朝廷通风报信。

    国相,管王国内的民事,其职权相当于郡之太守。

    郭圣通读《太史公记》时,便见着了不少以国相之威压得藩王喘不过来气的。

    今次来的国相甄邯来头着实不小,或者说是他的岳丈光芒实在太耀眼。

    甄邯的岳丈是简烈侯孔光,这个辅佐过前朝成帝、哀帝、平帝三个皇帝的老臣在朝中实在是德高望重之极,两次任御史大夫、丞相,又历经大司徒、太傅、太师,人臣之巅峰莫过如此。

    王莽拉拢不了他,便转而拉拢其婿甄邯。

    甄邯在哀帝时为斄令,平帝时进侍中奉车都尉,封承阳侯,拜光禄勋。

    等到王莽摄政之初便为太保后承,代汉建新后拜大司马,封承新公,实在是风光显耀不已。

    这样的心腹大臣派到真定国来,郭圣通想只怕不单单是因为重视吧。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趁此机会,也正好揣摩一下建兴帝其人心性。

    赴宴这天,郭圣通和弟弟郭况一早便随着母亲出了门。

    新任国相上任,王宫正门大开迎宾,热闹非凡。

    郭圣通同母亲及弟弟到得用作会客的齐辉正殿时,已然是宾客满堂。

    大舅母见得他们来了,忙起身相迎。

    又同坐在身旁的陌生贵妇介绍道:“这是小妹一家。”

    贵妇点点头,满面春风,“翁主安好。”

    ☆、第四十四章 美白

    贵妇身量高挑,明眸善睐,端地是个美人。

    唯一的美中不足只怕就是她肤色不够白,哪怕她脸上敷了一层粉,但仔细看去仍能发现肤色黯淡不够白皙。

    既要李昭宁亲自作陪,那就不用多问,是承新公夫人孔曼无疑了。

    刘旻笑盈盈地走上去,“国相夫人安好。”

    孔曼出身曲阜孔氏,父亲是孔子的十四世孙,家教人品自然没得说,各自落座后,两三句话下来便是跪坐在一旁的郭圣通都觉得如沐春风。

    长辈们寒暄的差不多了,便开始叫自家孩子出来见礼。

    孔曼只有一女,名唤甄璇,比郭圣通大一岁。

    仪态大方,举止从容。

    刘旻一见就很有好感,和孔曼赞说真不愧是长安城中出来的贵女。

    孔曼便笑着又夸起郭圣通姐弟俩。

    长辈间说话就是这么没趣,看着说得花团锦簇好不热闹的,其实翻来覆去地都是在重复那几句没用的。

    郭况没一会就不耐烦起来,倾过身来轻轻地拽刘旻的衣襟。

    李昭宁看见了,便笑着对刘旻和孔曼说:“我们说着话,孩子们在旁边挺无趣的,不如让他们出去自玩去吧。”

    孔曼觉得让女儿迅速融入真定王室有百利而无一害,当即便点点头,回身柔声叮嘱甄璇道:“你最大,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甄璇乖巧地点了点头,满脸微笑。

    这边刘旻也叮嘱过了郭圣通,三个孩子便互相友好地点了点头往外走去。

    到了廊外,郭圣通便对甄璇提议道:“姊姊头一次来,不如我领你四处走走吧?”

    甄璇点头,笑道:“那就劳烦妹妹了。”

    于是,三个孩子便领了侍女仆妇沿着抄手游廊慢慢地行去。

    郭圣通一路适当讲

    分卷阅读42

    -

章节目录

鸾归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斑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斑之并收藏鸾归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