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 作者:斑之

    分卷阅读12

    ,东平王便曾求书被拒。

    说是禁书半点都不为过,如今虽是新朝,但家中哪来的《太史公记》呢?

    母亲闲下来爱的是看些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木偶戏。

    难道是父亲的?

    郭圣通心中存疑,继续翻阅着帛书。

    室中的刻漏滴滴哒哒地走着,窗外传来云雀婉转甜美的歌声

    有暖风徐徐吹进来,窗前薄雾般的纱幔便荡开一地的涟漪,榻前的珠帘亦是轻轻晃动。

    错金铜博山炉中燃着设落翅香,袅袅轻烟从金丝同金片拧出的云丛中缓缓盘旋上升,水雾氤氲间几如蓬莱仙境。

    温暖潋滟的阳光斜照在郭圣通脸上,时间一久竟叫她有些昏昏欲睡起来。

    她耐着性子看完了《五帝本纪》,终于精神不济打了个哈欠想要把书丢了眯一会眼。

    一阵脚步声惊走了她的几分睡意,来人虽然放轻了脚步声,但四下里落针可闻时些微动静都被无限放大,何况脚步声。

    郭圣通撑坐起来抬眼望去,原来是羽年蹑手蹑脚地进来了。

    她见惊扰了郭圣通歇息,忙歉意地一笑又要退出去。

    郭圣通止住她,“是你长兄来了吗?”

    羽年道:“婢子让他明天再来。”

    郭圣通摇头,“来都来了,哪有回去又来的道理?”

    说话间她便下了榻招手示意羽年为她整理仪容,羽年迟疑了一下方才上去。

    郭圣通便笑道:“这会睡了,我晚上又该睡不着了。”

    郭圣通在外室见了羽年的长兄——白雄,见他虽然拘谨却不谄媚迎上,说话间也条理清晰,知道是个踏实肯做事的,便颇有些好感。

    她含着淡笑把先前的说辞说了一番,白雄一说起正事来紧张也去了大半,详细地问起了郭圣通的要求。

    郭圣通本只是寻个借口才这般说的,见状也不忍拂了白雄的认真,主仆俩足足说了三刻钟,羽年站在一旁和常夏都插不上话来。

    白雄走时,日影已经西斜。

    郭圣通可怜羽年自幼就到了她房中伺候,原来的名姓都没能留下,更别说和亲人间的相处了。

    便叫她去送送她长兄,兄妹间也好好说说话。

    羽年走后,郭圣通想着母亲和弟弟也该回来了,便起身准备去书房看看。

    刚走到回廊上便碰着了母亲同弟弟,俱是满面笑容。

    见郭圣通出来,郭况喜不自胜地扑上来:“姊姊,我背下来了。”

    郭圣通笑着夸他道:“我就知道我弟弟况儿最聪明了。”

    郭况受了表扬,愈发开心,献宝似地把《公孙丑》在郭圣通面前背了一遍。

    母亲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郭圣通看她一眼,劝道:“况儿聪明着呢,您别总压着他学。

    像现在有了兴趣,不就好了。“

    母亲点头,同郭圣通小声道:“你弟弟聪明劲还是有的,就是不肯用心。

    今天你答应他明天放木鸢,他这一下午专心致志地温书,不过半个时辰就背下了。”

    说到这,她有些担忧,“念书是为了知礼明事,不是为了玩乐而念书,我怕时日长了他本末倒置。”

    郭圣通握住母亲的手劝道:“您别总是顾虑这顾虑那,况儿大了自然就知道这些道理了。

    像表哥从前不也哭闹着不肯进学吗?

    现在不也心无旁骛地想着要博览群书,好知天下大义?”

    母亲想了想,也觉得很少,当下安心了不少,长出了一口气。

    她余光见着软塌上那卷《太史公记》,便问郭圣通道:“桐儿,是你拿下来看的吗?”

    见郭圣通点头,便担忧地道:“阿母不是跟你说了,先好生休养一阵子吗?”

    郭圣通揽住她的胳膊撒娇道:“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的,岂不是无聊死了?”

    她许久没和母亲这般撒娇卖痴过了,母亲很有些高兴,便半是无奈半是宠纵地道:“你想看便看吧,不过晚上可不许看,费眼睛。”

    郭圣通应下后,又好奇地问道:“这是不是父亲的书?”

    为了怕母亲起疑,她补道:“您可不爱看这样的书。”

    母亲笑笑,神色中多了些怀念,

    “是啊,是你父亲的书,他是个爱书如痴的人。

    当初为了这卷《太史公记》,可着实花了大心血呢。”

    ☆、第十二章 舜(500推荐+)

    郭圣通想,果然是父亲的书。

    但是父亲怎么千辛万苦得来的这本书,母亲却似乎并不准备说。

    正好弟弟背了书后去洗漱更衣回来了,吵着说饿了,母女俩的话题便被打断。

    郭圣通也不想叫母亲从这些陈年往事中又伤怀,便在晚膳后向朝母亲讨要《太史公记》,至于书的来源已经无意探问。

    她自从知道建兴帝是前朝孝平帝的岳父,郭圣通也对前朝历史感兴趣起来。

    “阿母,我一定格外珍惜,看完了便好生给您送回来。

    你就让我带回漆里舍去看吧……”

    弟弟郭况见她撒娇,朝她挤眉弄眼地笑她。

    郭圣通毫不在乎,继续求母亲。

    虽是父亲心爱之物,但郭圣通讨要母亲还是爽快地道:“好,好,你既喜欢,那你便带回去看。”

    又和姐弟俩感慨,“你们父亲在时,常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读也是大有益处的。”

    郭况看看母亲,又看看郭圣通,“那姊姊看过了后,我也读来看看。”

    母亲刚要欣慰地点头,就听他接着道:“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姊姊快和我去挑一个明天放的木鸢。”

    母亲同郭圣通俱是失笑。

    郭圣通依着郭况给他挑了一个墨鹰木鸢,又约好了明天一起在锦棠院用早膳后,就在园中放木鸢,他才开开心心地跟着侍女们回穹霄院去。

    弟弟走后,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郭圣通也起身回去,母亲见状便派了四个侍女把整整两箱子装着《太史公记》的帛书送到漆里舍去。

    出了锦棠院,清冷的夜风迎面而来,叫人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几如秋夜。

    也就是这风中裹满了甜蜜的花香,才叫人觉得春到底来了。

    廊下明灯高挂,映在地砖上的人影淡淡地,却被拖得老长。

    月光皎洁透彻,却总是带着几分冷意。

    郭圣通脚下步伐便不免快上了几分,待远远望灯火通明人声熙攘的漆里舍,才放缓了脚步。

    到门口后,她叫常夏赏四个辛苦送书来的侍女每人三百钱。

    常夏面上露出微微讶异,却还是顺从而去。

    郭圣通先还没当回事,进了里室洗漱更衣后在软塌上拿起下午那卷《五帝本纪》时,她才想起从前自己从未赏过什么人。

    自己屋里这些伺候的年节赏赐,全是母亲为她做主。

    分卷阅读12

    -

章节目录

鸾归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斑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斑之并收藏鸾归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