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孕连连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12

    妇的责任。现如今,给小儿子赵子厚挑媳妇,夫人李氏自然是想可心着挑了顺眼舒服的。

    在夫人李氏看来,小儿子不是宗族嗣子,将来挑赵家大梁的自然也不是小儿子。她啊,对小儿子媳妇的家世,也就是不挑剔的。

    李二姑娘这个娘家的嫡亲侄女,在夫人李氏眼中,模样好,性格也是爽快。配上小儿子赵子厚的木讷,二人真真是互补调合着。

    “啊……”

    赵子厚涨红了脸,半晌后,憋不出一个字来。

    夫人李氏看着小儿子的受囧模样,是哈哈笑了起来。

    次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与母亲的谈话,让赵子厚心里起了波澜。他在去书院的途中,叫停了车夫,半道里进了一家琴社,是买下了一架弦琴。

    打出了琴社后,赵子厚神色颇是复杂。那模样似乎忐忑不安着,又似乎有许多的期许?

    《诗经》中的关睢篇有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一夜忽如发,春心懵懂的赵子厚是积攒了所有的勇气,在午时守候在了书院的后山亭阁中,弹响了他无数次想弹给某位姑娘听的曲子。

    一边是琴声悠悠响起,一边是赵子厚浅吟的诗句,那首司马相如的《凤求凰》,让赵子厚是缓缓念来,瞬时间,浓浓的暗恋味儿,更是跃然而出。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远远的倩影来,赵子厚的声音微颤抖了一下。他忙是稳定了心神,再是弹了一遍曲,吟了一遍诗。

    只是,待倩影未停留的走了后,赵子厚是失落的低了头。

    原来,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吗?

    “傻子,请你吃鲜桃,从树上新摘的。”

    少女的笑声,从赵子厚的身后传来。接着,是一个大大的桃子,搁了赵子厚琴边的石桌上。

    “你都听到了?”

    赵子厚抬头问话时,声音有些结结巴巴,一张脸更是像着火一样的红通通了。

    “嗯,若未听到,哪会赠你鲜桃。真傻……”

    少女满脸的调皮味道,逗得赵子厚是一愣一愣的。马上,赵子厚像是想起了什么,匆匆念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傻子……”

    少女哼了一声,笑嘻嘻的远去了。只是,从少女离开的背影处,幽幽传来一话,道:“我爹是初八的生辰,你是他欣赏的学生,你不许忘记来我家给我爹贺生辰……”

    “我一定记得的。”

    赵子厚肯定的回道。

    只不过嘛,待少女早走得没影儿了,赵子厚才发现,他本来想赠给少女的弦琴,似乎还在石桌上放着呢。

    赵子厚暗恼的拍了一下额头,他想,《诗经》卫风中的木瓜篇有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赵子厚得了心上人的鲜桃,他想赠心上人喜爱的弦琴啊。结果,一见心上人的笑颜如春花般美丽,他居然就忘记了。

    赵子厚恨恨想,真该死,他好蠢啊。

    第13章

    初八,赵子厚带着一种见未来岳父大人的心态,拜访了学院里的先生。

    结果嘛,对于赵子厚来说,这是一次胜利的会师,这是一次可喜的祝寿。在先生家中,赵子厚赠了心上人弦琴,得到了心上人的肯定答复。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心上人的这么一句回复,让赵子厚从先生家拜访归来后,整个人还是高兴得晕晕糊糊的。以致于李大姑娘在喜字堂碰上赵子厚时,这位压根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表姐在旁边对他福了一礼。

    直到李大姑娘的声音传来,才是惊醒赵子厚的某些美妙幻想。

    “表姐,子厚失礼了。”赵子厚是人如其名,挺老实忠厚的一孩子。他回礼时,满是歉意。

    李大姑娘善解人意的回道:“哪里的话,表弟刚从书院归来,想是思索学业上的问题。是我打扰你了。”

    赵子厚连连摆手,二人是客套了几句。接着,赵子厚就是拱手作礼,准备告辞离开。

    在此时,李大姑娘发现了赵子厚的腰间,佩着一个挺精致的荷包。荷包上面绘有青竹的纹样,挺适合赵子厚这个年纪的少年男儿戴着。只是,荷包的来路呢?

    李大姑娘对赵子厚是视为了她自己未来的良人,她自然是万般注意了赵子厚的一举一动。在早晨赵子厚出门时,李大姑娘可没有发现表弟的腰间,有佩戴了这么一个荷包?

    突然出现的意外,让李大姑娘心里不爽快了。

    隔了好些日子,在某天的朝食后,借着与姑母李氏说话的机会,李大姑娘提出了去寺庙里添些香油钱的想法。当然,打出的幌子嘛,就是快入秋了,三年一度的察举要开始了。这时候,女眷们为家里的爷们求前程,多拜拜菩萨求庇佑总是好事。

    察举,就是由当地书院的山长,当地得高望众的士族领袖,对本地的名流士子进行举荐,再由官员们考核后,推选给州府官员复查。若是得到本州三品节度使的认可后,就能持个人的名贴进京城的国子监读书。待国子监学业有成,参加朝廷三年一次的会试通过后,就会被授予秀才的功名。

    这就是一个士子向官员之路迈入的基石一步。

    在官场上,有一个明里的规则,只有持秀才功名出身的官员,才有资格跨过五品官位的门坎,最终有机会入朝为宰相。

    那么,察举真的公平吗?

    至少,表面上的察举是挺公平的。

    因为,举荐察举的人,从书院的山长与士族的领袖,到州府的官员,都是担了一定的连带责任。若是察举进国子监读书的士子,在连考三次依然无法通过会试后,他本人将丧失再考的资格。而举荐他的人,无论是书院的山长与士族的领袖,还是州府的官员,同样也将跟着丧失举荐的资格。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有举荐资格的人,在选举了举荐的对象时,一定是几翻审核,几翻考量的。

    “是啊,子齐、子厚两兄弟都在书院里读书,是应该拜拜菩萨。求菩萨好心肠保佑他们兄弟二人学业有成,得到青睐能有被举荐的资格啊。”

    夫人李氏讲了话,也就同意李大姑娘的提议。

    赵宅主母发话了,赵家的仆人在得了管家的二少夫人马芸英的吩咐后,就是备妥当了去进香的一切物品。

    只是,唯有一事,马芸英有些迟疑。

    冬藏苑里,杜明月听着二弟妹的话后,就是为难的说道:“我这是怀孕七个月了,眼看腹中孩儿还有两个月就到出生的时候。二弟妹,你看我随你去喜字堂给母

    分卷阅读12

    -

章节目录

福孕连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卿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卿晴并收藏福孕连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