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 作者:咸客

    分卷阅读30

    承安还没有纠葛,对于外界的那些流言也没有像让人那样鄙夷。

    只是不知道这一世,没有了“韩玉瑾”的推波助澜,她跟周承安之间还会不会有交集?

    到了戏红尘,前厅的戏已落幕。原本韩玉瑾就不是来听戏的,在大厅就没做停留,直接去了苏苏的房中。

    苏苏并不在园中,苏苏身边的丫鬟引着韩玉瑾来到厅里等候。

    闲来无事,韩玉瑾打量着厅里的装饰,深深觉得自己这份感谢礼送对了。

    依着自己对小说里苏苏的了解,知道她是一个风雅人物,对于名人字画喜欢的很。

    尤其是周承安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苏苏更是对王羲之的字帖青睐有加。

    韩玉瑾看了看手中的初月帖,不由得肉疼。这东西值老钱了,但是除了此物,韩玉瑾也找不出合适的谢礼。

    若以重金答谢,韩玉瑾估摸着苏苏不会收,她本身不缺钱,送礼要送的恰到好处。

    “县主来的真早。”

    韩玉瑾在哪里发呆,苏苏进了厅,说了话,她才察觉。

    “玉瑾是专程道谢的。”

    说着拿过琥珀手里的字帖,递给苏苏,摆手让琥珀去厅外等着。

    苏苏看着字帖,心里有些惊讶,这韩玉瑾出手可真大方,随后一想前几日她眉头也不皱一下的把韩家的产业都捐了出去,就知道她是个舍得钱财的主。

    苏苏想起她写得一手极好的簪花小楷,便知道她对卫夫人的字下过功夫,喜欢书法的,无一不喜欢王羲之的字帖。

    “县主可知这《初月帖》值多少钱吗?”

    韩玉瑾爽朗的笑了笑:

    “不值钱就不送姑娘了,再说,好东西遇到懂它们的人才有价值,纵然它价值千金,我不信苏苏姑娘会拿来做交易。”

    听她这样说,苏苏也笑了,故意媚眼如丝看着韩玉瑾说:

    “如果县主真是男儿身,苏苏就非君不嫁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人了解苏苏。”

    “我倒真想自己是男儿身,可惜投错了胎,只好等下辈子了。”

    说着一副惋惜的样子,逗得苏苏娇笑起来。

    “县主模样俊俏,言语幽默,下辈子还不知道会哄多少女子痴迷呢,苏苏可不敢跳你的情网。”

    “姑娘错怪在下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说着做出一副深情书生的模样,对苏苏一辑到底。

    言语之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苏苏心里对她的好感更多几分。

    ps:

    小剧场:

    周承安:我与白莲花有情感纠葛?

    玉瑾:对。

    周承安:最后她跟谁了?

    玉瑾:废话,肯定是沈远宁。

    周承安:那我算什么?

    玉瑾:男配。

    周承安:你才男配,你全家男配!

    玉瑾:......

    (安王殿下,换句台词好不好?)

    ☆、第二十六章 来信

    沈远宁随着岳父陈儒之马不停蹄的来到江城后,江城的官员早已在驿站等候。

    官、场的规则,沈远宁懂得,所谓的接风洗尘,实则腐、败的很,向来如此,自己也不好独树一帜。

    只要不影响治水的进展,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陈儒之就摆平了。

    来的路上陈儒之就已经吩咐,让他主要负责固堤,陈儒之负责两岸百姓的迁徙和安顿。

    毕竟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梦想,沈远宁难免有些兴奋心头的雀跃难以制止。

    陈儒之大概是看出他的情绪,时时提醒他,做事前三思,平水患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年年都有钦差下来,以前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用存不了。

    可是沈远宁哪里听得这些,一心考虑着寻一个长治久安的方法。

    酒过三巡,已经有官员唇齿不清的开始胡诌,也有官员开始大包大揽的大放阙词:

    “陈大人,世子爷只管放心,往年如何,咱们不管,今年是断断不会出任何差错。一切包在下官身上。”

    沈远宁知道这水利上,*甚深,也不是一日两日就形成的,尤其是这江城水患,年年修防洪堤,灾患依旧年年有。水火无情,人力在自然灾害面前是那么微不足道,皇上也说不出什么,户部银子花的跟流水似得,也不见好转。

    沈远宁有心了解,便主动搭话:

    “刘大人,说实话,本官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差事,很想知道,往年的钦差都是怎样做的?本官也好学习借鉴一番。”

    沈远宁说的谦和,那个姓刘的官员顿时心花怒放,就知道这年轻的世子爷没做过什么实事,陈儒之一直远居京城,未曾接触过这些,到时候,水患的一切,还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他眼前已经有白花花的银子的影像了。

    “世子爷,您就放心吧,下官已经征好了壮丁,明日赈灾款拨下来,就动手加固大堤。下官还会安排下属疏散两岸百姓,等到汛期过后,再通知他们回来。”

    果然如此,不出沈远宁的预料,这两岸百姓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

    年年固堤,赈灾款有一成能用上,这堤也建的固若金汤了。

    沈远宁心里忍着怒气,平静的问那个刘大人:

    “敢问大人,这大堤既然已经加固,为何百姓还要等到汛期过后方能回乡?”

    那个姓刘的官员听他如此问,惊得一身汗,抬头看他的神色平静,一副好奇的样子,知道自己多心了。才慢慢的说:

    “世子爷不知道那洪水爆发时是如何的迅猛,大堤哪能拦住,只是防止它有更大的波及,少一些百姓受苦。”

    沈远宁看着他一副悲天悯人的姿态,很想把他按在桌上胖揍一顿,最后还是忍住。

    “刘大人真是爱民如子。”

    “哪里哪里,得圣上赏识,自当竭尽全力为圣上分忧。”

    “本官回京一定会如实向皇上禀告。”

    听了沈远宁的话,刘大人躬身行礼:

    “下官多谢世子爷提拔。”

    散了席,刘姓官员执意要送沈远宁回到下榻处,看着沈远宁进了门方才走了。

    沈远宁进了屋,坐在桌前,想起方才的对话,眼睛深深地眯了起来。

    既然皇上给了这次机会,就要把这些附骨之虫一个一个揪出来。

    比起沈远宁在江城的焦虑,京城的韩玉瑾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有事没事就在戏红尘大厅听戏,二楼有雅间,既能清楚的看到听到外

    分卷阅读30

    -

章节目录

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咸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咸客并收藏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