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侯 作者:故筝

    分卷阅读384

    变化。似乎就算朱棣再为忽视他,他都不会有半点变化。

    陆长亭当先走了出去。

    就在陆长亭掀起帘帐的时候,他陡然感觉到背后一道目光有些锐利,有些阴冷。

    那绝对不可能是来自朱棣,那就只有……汤一海!果然,汤一海方才所表现出的都不过是伪装而已。陆长亭回头看了一眼汤一海,两人目光相接,陆长亭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冰寒了起来,用眼神威慑那汤一海之后,陆长亭方才继续大步走了出去。

    他可不会畏惧汤一海,汤一海不给他什么好脸,他自然也不会给汤一海好脸。

    朱棣大步跟着走出来,从背后托住了陆长亭的腰,低声问:“他方才瞪你了?”

    “你怎么知道?”陆长亭低声问,同时他还不自在地扭了扭腰,不过很可惜,他没能将朱棣的手给扭下去。

    “我自然知道,我的目光一直都放在长亭的身上啊。”朱棣忽然凑近了道。

    陆长亭差点一巴掌将他呼到一边去,但周围这么多人,他们此时的姿态在旁人眼中是很正常的,只有他们彼此知道这是多么的不正常。陆长亭咬着牙:“四哥!”

    朱棣还是知道分寸这个词的,他马上收回了手,直到上马车,都没再对陆长亭动手动脚。

    “放心吧,汤一海得意不了多久了。”

    “多久是有多久?”

    “也就一个月内了吧。”朱棣显得很是胸有成竹。

    陆长亭不由挑眉,难道朱棣还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者说他对洪武帝的了解已经极为深入了?

    马车很快停在了燕王府外,两人下了马车,迅速用了晚饭,然后就各自回屋去休息了。

    不过……今日朱棣没有留他同住一屋,还有那么一点点、一点点的不习惯啊。

    ————

    待到第二日,陆长亭却没能顺利和朱棣启程到边城去。

    汤一海带着女儿上门拜访来了,虽然还未成婚就这般很是不合规矩,但是人家父亲都亲自来送女儿了,众人心底虽然瞧不上,但到底是无法拒绝的。

    于是只能看着汤一海和汤芸一行人进来。

    朱棣很是不高兴。

    他和长亭原本制定得好好的行程,如今被打乱,他如何能高兴得起来?自然那汤一海带着女儿到了跟前,朱棣面上都表现得很是冷漠。

    此时,陆长亭注意到汤一海身后除了汤芸以外,还有个极为美.艳的少女。

    虽然将美.艳一词用在一个少女的身上显得很奇怪,但这个少女的确就生得如此,眉眼都仿佛会勾人一般,带着说不出的媚意。陆长亭心念一转,顿时想到了朱棣口中曾经提到过的,汤家三女儿。

    就是她?

    汤一海躬身道:“燕王殿下,下官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带着女儿亲来向殿下告罪。芸儿,那日.你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现在就在燕王殿下的跟前说一说,再认个错。”

    汤芸回去之后,许是被汤一海好好教训了一顿,此时她的面上竟然看不出半点不满。

    汤芸走出来,袅娜地行了礼,然后便开始低声道:“那日我不该在王府中撒了脾气……王爷原谅我吧。”

    陆长亭:……

    这道歉也应当是对着他道歉吧?那天撒火可是对着他撒的,虽然最后没能撒成功就是了。

    朱棣没说话。

    汤一海这时候又笑了笑,道:“燕王殿下是知道下官那大女儿的,嫁与了高云虎为妻,芸儿乃是下官的二女儿,下官的三女儿燕王殿下还没见过。来,月儿……”

    汤月从他身后走了出来,明明没有像汤芸那般姿态袅娜地走路,但汤月的身上,却有种浑然天成的妩媚勾人。

    陆长亭忍不住皱起了眉。

    好好的,谁会给女婿提及自己另一个还未出嫁的女儿?这意思已经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

    他就是打的两女侍一夫的主意,若是娇纵的二女儿笼络不住燕王殿下,还有个美.艳的三女儿呢……

    陆长亭差点被汤一海这憨厚的嘴脸给恶心吐了。

    再看那汤月,年纪并不大。若是放在上辈子,那就是个女高中生。

    如此一想,陆长亭便忍不住露出了嫌恶之色,这汤一海实在打的好一手恶心算盘!

    汤一海注意到了陆长亭的神色,他又朝陆长亭看了过去,目光之中流露出了几分冷意。

    陆长亭的目光却是更冷。

    就在二人用目光交锋的时候,管家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显然遇了什么令他大惊失色的事。就在陆长亭以为又是蒙古兵搞出了事来的时候,却听那管家道:“主子!圣旨!”

    作者有话要说:  痴汉四哥嘻嘻,这章甜甜甜捂脸。

    第132章

    原本打算说话的汤一海, 顿时如同上了锁一般,严严实实地闭上了嘴, 不敢发出半点声响。就连他身后的两个汤家女儿, 都无不惊恐地瞪大了眼,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毕竟对于她们来说,圣旨是何等遥远的东西。

    管家组织着下人好一阵忙活, 然后才小心地将传旨的人迎了进来。

    从应天府一路到北平,这传旨太监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但是没谁能小瞧了他,他们都定定地看着他手里的圣旨。

    在这个距离应天府很远的地方,汤一海根本就没见过圣旨这玩意儿, 也没想到有一日圣旨能宣到这里来。这一瞬间,汤家父女的脑子里想了很多东西。他们甚至想到了, 圣旨里会不会是让燕王立即成婚的呢?汤家父女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传旨太监朝朱棣微微躬身, 算作是行过了礼,随后他便笑道:“是好事。”说罢,他便一整手中圣旨,面色一肃, 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长亭于西安助秦王扫清白莲教众, 功绩甚重。”后边便是一长串的赏赐单子。到了末尾,那太监还笑了笑,道:“长亭好好读书。”说罢, 太监顿了顿方才又道:“这是太子添上的。”

    敕令,多是作封赏所用,有时还作告诫之意。

    陆长亭顿时哭笑不得,他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么一道圣旨,他还当是与那汤家有关呢,但是仔细一想,若是与汤家有关,圣旨也不会下到燕王府来了。

    不过今日陆长亭算是领会到了明朝的祖传大白话圣旨。

    因着洪武帝很是不喜长篇累牍、酸文假醋的奏疏,还专门制定了“奏对式”,以纠正这种在奏疏里写废话的行为,在奏疏改良后,圣旨诏令也跟着得到了改良,自洪武帝开始,圣旨便开始流行大白话的形式,以保证哪怕是诏告天下,那些没什么文化的百姓也都能听懂。《大诰》里便曾写了这样一段介绍:哪怕你不曾见文书,不知道,这文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啊!我这般直直地说着,大的小

    分卷阅读384

    -

章节目录

大明武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筝并收藏大明武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