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侯 作者:故筝

    分卷阅读117

    、砍、划、捅……他也很惊讶为什么自己第一次上阵杀人就这样能下得了手,但当他的目光捕捉到地上的尸体之后,陆长亭就越来越能下得了手了,这时候只有活下来才是最好的。或许对于朱棣来说,赢才能活下来。他更不容易。

    陆长亭心底有个地方仿佛遭遇了重击。

    曾经书上那些组成历史的字句,这一刻显得是那样的单薄,他们不足以描绘其一。

    只有当劈砍下去,虎口都被生生震裂开,脑子里紧紧围绕着死亡和恐惧,时刻驱使着压迫着他,不敢有丝毫停歇的时候,陆长亭才知道,啊,原来真正的战争是这样的。不是马革裹尸就能概括的。

    它很耗力气,很容易让人陷入绝境……

    陆长亭眼前蒙上了一层血雾,或许是血溅起来,也或许是他的血,但不管是谁的血,此时陆长亭连动手去擦都不敢,他只能不知疲倦地动作着,什么潇洒利落都跟他沾不上边儿,杀人的时候更是半点也不威风。

    耳边响起了谁的呼喝声。

    紧接着,蒙古兵开始撤退了,他们疯狂地四下逃窜着,像是怕极了燕王府的秦兵们,血哗啦啦流了一地,陆长亭的目光紧紧盯着他们,差点就要条件反射地追上去了,一双白净的手却从后面抓住了他,“小心,别往前去了。”

    是道衍的声音,一下子就将陆长亭从杀戮中解救了出来。

    陆长亭喘了口气,眼前晃荡的视线渐渐平稳了,他抬手想要去擦眼前的血污,而道衍却递上了一块帕子,陆长亭抓过来胡乱擦了两下,被血染过的这张脸,却是变得更为昳丽明艳了。

    连站在他身旁的道衍,都不由得一怔。

    陆长亭渐渐平复住了心跳,他转头问道衍:“你怎么下来了?”

    道衍淡淡道:“因为结束了啊。”

    结束了吗?

    陆长亭很不讲究地揉了揉眼,这时候他隐约听见耳边的道衍似乎无可奈何地轻叹了一口气。

    待到揉了眼睛,视线清明之后,陆长亭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景象,燕王府的秦兵们开始重新点起城墙上的火把,他们四处奔走清点死亡的明人,并且给没死的蒙古兵补刀。满地都显示出一股萧条的氛围来。这时候还有人来报,说城外燃起了大火,朱棣便派了程二去救火。待到这一切都安排好了,朱棣方才大步走到了陆长亭的身边,他见陆长亭有些微微的恍惚,还以为陆长亭还是被吓住了。

    朱棣抬手擦了擦陆长亭脸上的血污,然后摘下头盔戴到了陆长亭的头上,他轻笑一声,“怎么将头盔都搞丢了?”

    方才那个凶悍的人和此时的朱棣似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陆长亭不自觉地舔了舔唇,低声道:“好像……”

    道衍在后面补充道:“落在马车里了。”

    陆长亭:“哦。”

    朱棣从陆长亭被血染得越发殷红的唇上挪开视线,笑骂道:“怎的这样粗心?”他隔着头盔敲了敲陆长亭的头,然后揽着他便往马车边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单身狗道衍说:mdzz!

    第052章

    有时候打仗就是一场拉锯战, 蒙古兵们撤退,并不代表他们就此放弃了和明军的纠缠, 朱棣显然已经很了解这一点了, 他们干脆驻扎了城门口。这个城门看上去颇有些老旧,陆长亭毫不怀疑一旦他们离开,这处便会再次被攻陷。

    待到城外的大火熄灭, 城中的尸首收拾干净,陆长亭一行人住进了后面矮小的排房里。只是站在外面粗粗一瞧,陆长亭差不多都能猜到,里面该是何等糟糕的环境。

    朱棣和道衍还在马车之中说话,陆长亭不想掺合进去, 便独自站在了排房外,偶尔给旁边的士兵搭把手。

    过了会儿功夫, 朱棣才和道衍一同下了马车。

    朱棣看了看陆长亭的背影, 转头让程二去取了披风,而后才走上前去:“将盔甲脱了。”

    陆长亭呆了呆,回过头来见到朱棣手上的披风,陆长亭会意, 这才脱去了盔甲,朱棣手中的披风紧接着便裹了上来, 寒意只一瞬便消失不见了。

    道衍在一旁瞧着, 笑而不语,陆长亭莫名觉得身上有些发寒。

    跟前的房子里走出两个燕王府的亲兵,那两人见燕王就站在门外, 当即一愣,忙道:“王爷请。”

    朱棣拉住了陆长亭,转身对道衍道:“道衍也一同进去吧。”

    道衍点了点头,跟在了陆长亭的身后,陆长亭顿时觉得有些怪怪的,待走进门了以后,陆长亭才骤然发觉究竟是哪里奇怪了。现在的朱棣对道衍,似乎并不重视!这令陆长亭本能地感觉到怪异。

    陆长亭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道衍注意到他的目光,倒是还回了陆长亭一个笑容,全然不像是厌恶陆长亭的模样。

    个个都城府深,陆长亭自认是猜不透他们了,便也干脆地将头转了回去。

    他们跨过门走进去,发现里头的屋檐都显得很是低矮,在夜里看上去就更狭小了。士兵们打开了门,里头散发出了一股难闻的味道,像是霉味儿、臭味儿交杂在了一起,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就在陆长亭不自觉皱眉的时候,朱棣已经面不改色跨进去了,口中还满不在乎地道:“今日便住在此处了。”

    陆长亭心底都不由得升起了敬佩之情。

    堂堂燕王,连这样的环境都能面不改色,不知他那些兄弟,有几个比得过他?

    道衍也面不改色地跟了进来,陆长亭正要佩服他,却见道衍皱了皱鼻子,颇有些想要掉头走开的冲动。

    ……果然,这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啊。

    道衍的面色不自觉地沉了沉。

    陆长亭很清楚,以他的骄傲应该不允许自己临阵脱逃。

    果然,就算道衍的面色再如何难看,他也依旧在屋子里留了下来。

    士兵们很快打来了水,这里可没有丫鬟伺候,所幸水倒是热的,不然在这样的天气里,能将耳朵都给冻掉。

    程二跨进屋子来,口中埋怨道:“这地儿也实在该好好修修!连个热炕都没有,这边儿的士兵冬日一到,冻都快冻死了,还怎么御敌啊?”

    陆长亭微微惊诧,原来明朝时是有炕的啊?

    他对历史虽然了解一些,但对这些却是着实不了解的。

    朱棣闻言,波澜不惊地道:“难道他们去打仗时还能背着热炕一块儿去吗?唯有适应了这里的天气,才能在蒙古兵打上门来的时候,依旧英勇。”

    程二张了张嘴,无从辩驳。

    陆长亭也着实不好评价谁对谁错,程二认为士兵的居住条件太差劲,应当提高待遇,那没错,毕竟这边的冬日,可着实不是人能轻易挺过的。但朱棣说的也没错,在屋中尚且有热炕,去打仗的时候难道也有吗?

    分卷阅读117

    -

章节目录

大明武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筝并收藏大明武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