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花共眠 作者:八月薇妮

    分卷阅读417

    道三年之后,小唐率人归来,却是带了如此一个惊天喜讯:在遭受伏击之后,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沙罗国全境被灭,大日王跟几个王孙被俘虏进京,沙罗向大舜俯首称臣……而这一切,除了小唐跟他手底所带领的几个原本出使的舜兵之外,竟不曾再动用任何一个舜人。

    对成帝而言,这已经不是一种战绩,而是一种神迹。

    是天降战神,才让大舜出此无双国士,以一人之力,灭沙罗全国,为华夏中国,扬名立威,叫那些还敢蠢蠢欲动的四夷之人闻风丧胆,知道何为:犯天/朝者,虽远必诛!从此不敢再小觑中国半分。

    这一役,边境从此至少能维持百年和平之状,于国于民,皆是莫大之功!

    成帝凝神静气,便听小唐讲述踏平沙罗之经过。

    原来自从小唐等人,在清弦公主跟沙罗细作们的相帮之下逃出生天后,小唐审时度势,觉着不能这般返回舜境。

    虽说在当时那种落魄的情形下,后有追兵,前无援军,只有速速回国才似是最好的出路。

    但若这般回去,委实是太窝囊了。

    一想到沙罗连年的贪得无厌,想到中国对他们每每忍让,束手无策,想到枉死的千人同胞,又想到扬烈将军孟飞熊誓死断后,城门上头颅高悬……

    小唐对着圣雪山立下誓言,不灭沙罗,誓不回国。

    只不过,属下之人担忧的也甚是,此刻他们残兵败将,把所有伤员计算在内,也不过是六十九人而已,要想灭沙罗,雪这血仇,没有军队却是不成的。

    小唐端详圣雪山之时,心中已经有了盘算,当下率领众人,改道尼博尔。

    先前曾提过大舜边界这几国的局势,天竺跟尼博尔两国,论版图不如沙罗,论国力更是难比,只因沙罗忌惮大舜的缘故,两国才暂得喘息,并不曾被沙罗吞并,但虽如此,却也从来都唯唯诺诺,不敢忤逆沙罗之威罢了。

    当属下知道小唐要到尼博尔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暗中捏了一把冷汗,试想,以尼博尔跟沙罗之间的关系,倘若尼博尔王为怕得罪沙罗,便把他们绑了再贡献给大日王……那也不是不能的。——如此一来,他们的行为岂不如飞蛾投火一般?

    但虽然心中有疑虑,只是既然选择了跟从唐毅,这些人自然也断了后路,是死是活,只拼力而为罢了,纵然殒身,也是为国尽忠,死亦荣耀千秋。

    因此众人便进了尼博尔境内,到了都城,小唐直接便报姓名,以大舜正使唐毅的身份,要求面见尼博尔王。

    此刻,尼博尔方面已经知道在沙罗国发生之事,也明白小唐等是自沙罗逃了出来的,原本也以为他们必然是回大舜去了,哪里会想到竟来到自己跟前儿,且来的如此之快?

    尼博尔王当即有些慌张,不敢立刻见天/朝使者,便召集近臣,商议此事。

    果然底下群臣众说纷纭,有说不能得罪大日王的,也有说中国亦不可得罪,有人献计说把小唐等干脆绑了,有人却并不赞成,竭力反对!

    尼博尔王左右摇摆不定,眼见时候不早了,只好先去见小唐,且看他有何话说。

    小唐叫众将等在尼博尔皇宫之外,自己只身一人入见尼博尔王。

    只因第一次和亲之时,小唐也来过尼博尔,那王上是认得的,虽听说他是从沙罗逃出来的,又是单身一人上前,然而那通身的气质,却仍是渊渟岳峙,一派雍容风范,竟叫人无法小觑半分。

    尼博尔王本还想拿捏一番,不料见了小唐,竟坐不住王椅,便自起身,含笑说道:“不知上邦使者来到,有失迎迓。”

    小唐上前行礼,微微一笑,道:“大王不必见外,我朝素来跟尼博尔两国交好,先皇帝时候,曾也有位公主和亲尼博尔为后,两国关系,自非别国可比。”

    尼博尔王闻言,便笑两声,说道:“说的很是,很是。”

    略为寒暄,小唐见尼博尔王面上有些躲闪之色,心知其意,便直截了当,开口道:“想必大王已经听说,我朝跟沙罗交恶之事了?”

    尼博尔王只得笑道:“略有耳闻。”

    小唐面色温和,直视尼博尔王的双眸,道:“大王心里也明白,我此行前来是为何,我本该先行回国,然后再率大军压境,同沙罗决一死战,只不过因念路途遥远,来往徒费时间,又念我国同尼博尔交好之故,故而特意前来,欲把这不世之功绩送给大王。”

    尼博尔王听得发怔,便道:“不世之……功绩?这……不知上使究竟是何意?”

    小唐微笑道:“沙罗向来欺压尼博尔国,此事我跟大王皆知,若非我国在后坐镇,只怕尼博尔早给沙罗吞并,如今,我以大舜使者的身份,向大王借兵五千,只要大王肯借,我唐毅必灭沙罗以报之,从此叫尼博尔人不必慑于沙罗淫/威,大王的子民必当感恩戴德,大王也必名垂青史,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件绝世功绩?”

    尼博尔王生生地咽了口唾沫,不知要如何作答,半晌苦笑道:“上使所说虽然有理,但、但一来我国国力微弱,比不得天/朝上国,拿不出五千精兵之巨,二来……”

    二来,自然是怕偷鸡不成蚀把米,若是小唐落败,沙罗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只怕会惹祸上身,只不过这些,尼博尔王不敢说罢了。

    尼博尔王不言,小唐却已经明白,竟毫不遮掩,直接朗声说道:“如今我大舜已然敢沙罗交恶,若是舜势弱,沙罗自然便越强,没有大舜撑腰,到时候他们难道就会放过尼博尔么?大王此刻只有苟且偷安之心,难道就没想到日后祸患?再说,我是天/朝使者,代表的便是天皇帝的威严,若是大王此刻不肯借兵,便是不予我天皇帝颜面,这倒也罢了,日后我回国带兵前来,同沙罗交战,尼博尔难道能置身事外?只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王且深思!”

    尼博尔王听了这一番恩威并施的话,战战兢兢,竟不敢再说。只好暂退,同众大臣商议。

    方才尼博尔王接见小唐之时,群臣也自在旁边听得分明,只觉得中国使者所言,竟叫人无法反驳,此刻若是拒绝了借兵,只怕便正面得罪了大舜,如此竟是腹背受敌,只怕果然难以独善其身!

    顷刻,尼博尔王才又出面,便同小唐道:“本王也觉着上使所言甚是,沙罗国素来贪得无厌,我小国被欺压,也是苦不堪言,只我国国力衰弱,上使

    分卷阅读417

    -

章节目录

与花共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月薇妮并收藏与花共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