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饭 作者:朝夕遗落

    娘家礼

    九月中旬禁山令一开,又到一年中的这个时候了。

    我打算最后一次干这个行当,明年必须想一个赚钱省力的法子了。可是我这个猪脑袋还真是想不到什么。

    在古代我怎么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行,好挫啊。

    要不要明年再买几只小**,可是太多的话麸子不够啊!

    给自己一拳,你真是猪,专走直线,我也可以收购麦麸啊稻糠之类。哎呀呀!今年春天的时候我怎么没多买呢!后悔死了。如果明年买的话,后年才能产蛋。哎!现在买小**子好像冬天由于长的不够大会冻死的。

    后年再抱一头小猪吧,听说一头猪仔要三两呢。

    这次已经驾轻就熟,又看到去年我救的那个少年,已经不是小男孩了。身子抽条有了少年的样,最出彩的应该是他羞涩一笑时左边的梨涡。长的好的男孩子就是吃香,他比去年轻松多了。

    没结婚的还能含蓄点,结过婚看那说话做派,挺豪放的,乡村哩语一套一套的,听着真叫人说不得,骂不得。

    我以为他会避嫌,毕竟再过一两年他就可以结婚了,显然他家现在还没有张罗亲事,也难怪,他家现在就他一个,做童养郎李舍不得,明媒正娶的嫁了,陪嫁要花费是很难想象的,难道他家也要招婿?

    我们砍柴的是原始针叶林与灌木穿的边缘地方。人们经常光顾,动物机敏也很少出入,只有猎人才深入。

    其实我的心中还是有忧虑的,怕的冬天饿狠了的动物会出来吃人。

    但显然这片区域在不知多早前就有人迹活动,人和动物活动区域泾渭分明。

    砍柴的人也有固定的路线,每天都有同行人一起砍柴。

    这片林子也就能得些坚果。

    再加上原本靠近林子的原住民经常光顾,我们这些外来的也采不到什么。

    我盘算家里的的葫芦留下几个现吃的全卖了换钱,众人反应鲜儿葫芦不错,葫芦干就不太好吃了。

    应广大群众的要求,用卖葫芦的钱买了小二十斤的橘子,还有散糖。大家很爱吃橘子酱,趁正是上市的季节多多的制作了。

    以后串门这也是能拿的出手的一好礼。

    剩下的皮晒一年就是一味好药——陈皮。至少晒一年才行,时间越久药效越好。中药真的很神奇,明明是同种东西,不同的制就有不同的功效,就连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疗效都不同。

    悄悄的给孙二姨家两罐子,小孩子应该很喜欢,毕竟孙家没分家,明晃晃的送到孙家就变成给整个孙家的了。

    新买的两只**在变换住址受惊了大半个月终于开始产蛋了。

    十月末,杨家舅舅传来有孕身的消息。

    这个时代娘家的实力与否直接关系到自身在婆婆家的地位。

    看来我要大出血了。在这种时候应该去探望,在孩子生来后更是要送大大的礼,招摇过市的送去,这样才有面子,婆婆才不会甩脸子。

    看来这个冬天又穿不上新衣了。

    命大郎二郎点灯熬油,幸好是两个人织布,一个早起一个晚睡还不至于太累。

    我也加紧砍柴的力度,终于在冬至节前三天收拾出来一份礼单,

    一只不下蛋的**,五斤五花,两大骨头,一小篮子积攒的**蛋,一斤散糖,三罐子果酱,一篮子红枣。一匹自家的布。

    加上车费除了自己产的其他东西小三百文进去了,这个算是中等的礼单了。舅舅的子嗣不丰日子一直不好过,现在应该有盼头了。

    乘着李家的驴车和大郎摇摇晃晃的去了。

    私下里给舅舅一罐子酱,在人家当夫郎的吃东西总不能随意,酱解解馋。

    不敢在舅舅家吃饭,因为这时候走亲戚用车的多,价格也贵,送完东西坐车就回去了,正好回去的路上李又拉了一笔生意。

    今年冬天特别的冷,一路上把大郎圈在怀中。

    思索着钱越来越不够花了,舅舅的预产期是五月中。到时候还得送大米和白面,可是那时候春小麦还没下来呢。来年开春种地势必是要请短工的,农忙短工的价钱可不便宜。

    夏税之前应该还能织两匹布,一匹给舅舅,一匹交税。

    难道我也要加入织女的行列。

    还有明年的人头税我要缴纳160文的,双也要交税了,这一下子又多交200文,

    索看到礼品过关,舅舅的上人(也就是婆婆公公)竟然收拾出来一篮子干果有栗子和松子,一篮子野苹果野梨和野山楂,一篮子野姑子作为回礼。

    有了这些东西孙家的礼品不用另出钱制备了。

    白面已经不敢随意吃了,每次都是窝瓜泥混着杂粮少少的放白面。每次包过节和几个萝卜头生日的饺子,也仅仅包才够吃一顿的。

    日子紧巴巴的,没比去年有提升。

    北方的雪绵延着,有时几天几夜的不停。今年虽然柴火的价格涨了点,可是正下雪的时候也不好砍柴啊,今年砍柴的收入比去年还少。

    每到换季和冬天,老四势必要生病的。

    冬天气候干,双也不是很健康,不得不多做点汤汤水水。

    听说今年的劳役是镇里挖河道清淤泥,孙家几个纷纷出钱代役,这次的代役金可不便宜。

    过了农忙就纷纷进城打工,可冬天也没什么大活计,孙家今年可不太好过。

    进入腊月瞧着孙家又开始磨豆子了,主动拿出一石豆子给孙家,言明以后做豆腐分点豆制品就可以了。看孙家的反应似乎是冰释前嫌了。

    说实话冬天卖豆腐还真挺招罪的,但好歹是一个营生,有点进项。

    村里又有来收窝瓜子,一问才三文一斤,这也太便宜了。

    拾掇拾掇把九成窝瓜子扛到镇子里卖了竟然也是这个价,真是无奸不商,故意压低价钱。再添了二十多文换了二斤次等,一小骨头。这是答应老三老四的过年馅饺子。不敢在村里买。照例做了一罐子酱慢慢吃。

    真是好吃不如饺子,吃的满嘴流油。

    开春禁山令颁布的时候盘算了钱罐子1600文,这是家底了。半年内家里的花销就靠它。这钱来的太缓慢了,花了却如流水。

    窝在正屋厨房一冬天的**窝终于挪地方了。喷喷石灰水消消毒。

    今年冷的时间特别的久,大地绿的比较晚。孙家说春夏可能要大旱呢,又不是一个好年。

    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还有麻丝10只小**子350多文进去了。

    出钱请孙家的人帮忙春种,一天每人20文不包吃。

    就这样等舅舅传来生产的消息已经到5月初了。生了个男孩。看来舅舅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拿出三石高粱换了一石大米一石白面,一篮子红枣,一篮子**蛋,一匹自家的布,两只家里的**作为贺礼,一斤散糖一罐子酱要私下里给舅舅。

    按理说布应该送去染色,可是舍不得钱。

    生儿孩子还要有相应琐碎的礼品,挂在小孩脖子上的项圈啊命锁啊等等其他有寓意的物件,统统没有备下,我觉得这种东西没有实际意义,不当吃不当穿的。

    大郎不知从哪弄到一个小小的葫芦送给小婴儿,非常的小巧比大拇指还小,表皮还刻着花纹上了一层油,用编制过的红线穿着,在摇晃的时候还能听到哗啦的声音。一看就知道不是便宜货。

    显然我这个没有孩子的无法体会家长对新生儿拳拳爱意与殷殷祝福。但是也体会到舅舅接到物件的感激。

    舅舅的上人态度明显不如上次冬至节。

    看着憔悴的舅舅,沉默的舅母无语。

    舅舅找了一个机会把上次装橘子酱的空罐子还回来,小声说:“罐子里有一百五十文,你小心收好,不要弄出声。原来我想这一胎是女儿的话,我还能多拿出点钱,现在……哎!”

    回来的路上听闻方圆几百里最大的河——太女河每三年一次的五月初五赛龙舟,听闻规模挺大的,有什么什么人物到场,有什么什么项目。怎么怎么的好。

    我倒是不关心古代难得游乐盛会,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倒是对太女河这个犯了忌讳的称谓很感兴趣。

    一细细的打听原来前朝时外敌攻打本国,那个蛮夷国太女却被围困跳河自缢了,从此这条河就俗称太女河,原来的名字到很少提起。

    我状似随意的问,葫芦是哪来的,大郎惊慌的说是用压岁钱买的,舅舅给的压岁钱我只没收了的双的,其他四人的压岁钱没动,可是一看那葫芦就不止20文,难道是以前攒的?也不好再细问下去。

    娘家礼在线阅读

    娘家礼

    -

章节目录

回家吃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朝夕遗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夕遗落并收藏回家吃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