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守墓日常 作者:兰拓

    分卷阅读240

    月十五, 衙门一开印,整个西南地区的各级官府立刻高速运转起来,青城外, 距离城池六十里地的一大片开阔地带被圈了起来,从西南各地征召的工匠们聚集在这里,加班加点地忙着打土坯烧青砖挖地基……城主大人给了他们半年的工期, 务必要将西南军校第一期的教职工宿舍还有学堂、讲武堂等基础设施给造好。

    与此同时,从县城开始,各级部门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批军校生招考运转起来,核查报名学子户籍、确定报名资格、安排报考学子入住各县学、组织考前学习培训、请大师和名将们来讲课、组织车队护送学子们到青城参加统一考试……种种新奇的工作,忙的众人焦头烂额,一时间恨不得再长出七八只手来,再也无暇去八卦城主大人的子嗣问题了。

    这期间还出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原来,正所谓名师易得、一将难求,给这些准备参加军校招考的学子们组织考前冲刺,笔试还好说,毕竟南北书院如今大多数学子都在西南,山长和大儒们不好请,那些执教的名师们,只要有门路倒也不难请来,只是,这武试就难了呀!

    正值年节,军营里的将士们难得有个假期可以回乡与亲人团聚,这种时候,就是扛着成箱的金银珠宝上门,也不一定能请得到人啊。

    于是,也不知道是哪个脑洞大开的家伙先起头的,一些偏远地区的县令们开始放大招了:当兵的最怕什么?除了吃喝就是内务啊,尤其是洗衣服,一帮大男人为了谁洗衣服能打起来信不信?不然你以为那些人闲着无聊每天比武呢?输了,就得给一整个小队的人洗衣服!

    于是,大过年的,那些放假回乡探亲的小将们发现,似乎,想给自己洗衣服的人很多啊……不但如此,有的县令还说了,只要自己肯去给县里的学子们补补课,明年一整年,他们这支队伍的脏衣服,都归县里面统一清洗了!

    “这是要开一批古代的洗衣店吗?”听到这个消息,夏小桥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那些下属的脑洞竟然如此清奇,连代洗衣服这种招都弄出来了。

    还真别说,这一招对那些厌烦了洗衣服的将士们来说真是挺有吸引力的,毕竟,按照现如今部队里的规矩,只要不是大将级别的,甭管级别大小,都得自己动手整理内务,铺床叠被还好,随便捯饬一下无所谓,洗衣服什么的,真是要人命啊!

    这帮将士在家里的时候,再穷也有女眷帮忙洗衣服啊,哪里自己动手洗过衣服,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接手了,不就是去上几天课吗?教教那些学子们骑射功夫而已,换自己一整年不必洗衣服,简直不能更完美!

    很快,各地的县学都招到了武学教习。

    “驻军那么多军服,他们怎么洗的完啊?”听到这里,夏小桥忍不住幸灾乐祸道,“到时候若是洗不完,那些将士们可是要打上门要债的哟。”

    “还不是跟您学的,那边如今从官办作坊里学了那个流水线作业,官府雇佣了城里那些闲在家里的老阿嬷们,轮流洗涮军营里送过来的脏衣服,这些人倒也精明,如此一来,军营里的将士们得了好处,可不得好好护着他们?再者,花一些小钱让那些碎嘴婆子们有点事情做,也免得一天到晚闲着无事生些口舌事端出来,属下可是听说,最近那下面的民事官司都少了许多呢。”陈家望笑眯眯地回道。

    不提西南诸城为了军校招生的事儿忙的一团乱,只说这个新年过后,中原和北地原本胶着的战事,眼看着又有烽烟四起的势头了,许是夏小桥等人挑拨离间的功夫下的太大了,两帮人马一时间也顾不得西南这种“蛮荒之地”了,自己就先厮杀了起来,没多久,北地传来战报,说是梁国国都被中原大军攻陷了。

    “呵!他们果然挑了梁国下手。”捏着战报,夏小桥冷笑道。

    当初樊练跟他详细拆解过中原和北地三个诸侯国的局势,中原地区胜在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而北地却是地广人稀、腹地特别大,原本双方胶着,没有外来力量干涉的话,起码也要打上好几年才能分出胜负,夏小桥他们可等不了这么久,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等不了。

    于是,他们便定下计策,想办法让双方实力失去平衡,先从梁国入手,樊练凭借他敏锐的军事眼光断言,只要梁国势弱,中原大军必然会趁机攻下梁国,在北地安插自己的据点。

    而这样一来,剩下的齐、吴两国兔死狐悲,必然要拼尽全力和中原大军拼死力扛,夏小桥要做的,就是等到两路大军正式对阵的时候,实施他早就策划好的阵前斩首行动,到那时候,他也差不多能培养出一批可以接管全国各地要务的自己人了。

    归根究底,不敢现在就实施斩首行动,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只是,西南诸城毕竟人手奇缺,他又不放心将辛苦打下来的江山白白放到那些旧族手里,就只能一面平衡各方势力,一面抓紧时间培养自己的一套班底。

    到时候,什么旧族,什么遗老,胆敢鱼肉百姓的,统统滚球!新朝不用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祸害百姓的东西!

    现在,梁国被灭,暂时看来,中原和北地陷入了僵持的局面,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原旧族的胜算更大些,一些原本犹豫要不要投奔西南的士族,又重新开始和中原旧族眉来眼去地勾搭上了。

    这样也好,这种四处钻营的墙头草,夏小桥也不屑于收为己用。

    短暂的示弱,不过是为西南诸城争取发展经济人口的时间罢了。

    翻过年,北书院也在青城外的大青山重新修筑新址了,为表祝贺,夏小桥亲自带人到场,这一次他可是带了一份大礼过来的。

    一整套命人从皇陵陪葬古籍中抄录的典籍,让北书院众师生泪流满面,当初,他们的山长和老师们,就是为了保护这些古籍才殉难的,现在,捧着这些还散发着墨香的典籍,北书院众师生对夏小桥感激之余,对中原旧族的仇恨简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想而知,未来,每一个从北书院走出去的学子,都将带着对旧族和军阀的仇恨,成为新朝的栋梁,届时,这些人将不会再轻易被旧族和军阀们的利诱所蛊惑,背负着先辈的血海深仇,谁要是敢和旧族妥协,那就是背叛师门!

    在这个人人崇尚风骨的年代,不得不说,有时候这些文人记仇的本事才是最强悍的,普通人家不过是口头传传,这些人是真能用笔杆子记下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

    经过去年的冬捕之后,西南诸城的老百姓仿佛集体被点亮了吃货技能,春暖花开的时节,各地的老百姓都拿着渔网在家里附近的小河网了河鲜来吃,街面上贩卖各种河鲜的小贩也多了起来。

    这一日,闲来无

    分卷阅读240

    -

章节目录

皇陵守墓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兰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拓并收藏皇陵守墓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