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守墓日常 作者:兰拓

    分卷阅读219

    ,姜元祯还在纠结着他和夏小桥不是情侣款的衣服,那边,崔氏也在纠结着,她们一时间头脑发热脑洞大开,做出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样品出来,好像和夏小桥说的“最好能大规模量产”的要求不太符合呀。

    “算了!先挑出一批简单易做的出来,拿去给小夏看看,合适的话就先送去官办作坊做出来一批,就放在官办铺子里卖着试试看,若是往后销路好了,再将这些花样繁复的拿出去卖个高价!”被夏小桥带歪了的奸商崔氏默默决定道。

    十几天后——

    “明福,你又来买围巾手套啊?”专卖各种官办作坊出产的官办铺子里,值班掌柜的看到还穿着一身军服的杜明福急匆匆过来买东西,笑着招呼道,“今天有新出的胭脂红和梅红色两种款式的套装,特别适合女娃娃穿戴,要不要给你家妹子买一套?”

    “嗯,来一套胭脂红的女款小号,再来一套大红色的女款中号,一套褐色的女款中号。”杜明福不好意思地指了指摊位上的三款围巾手套。

    “哟,这是要回去定亲?”掌柜的顿时八卦了起来,他是知道杜明福的,杜家原本都快饿得要卖儿卖女了,谁知道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自从夏城主接管他们之后,杜明福去当了兵,自家守寡的娘亲也因为是军属进了官办作坊,他还有个妹妹才七岁,如今正在官学的女子识字班上学呢,那边贫困学子每天中午还包一顿饭,早上送去,下午杜家娘子下班正好顺路将闺女接上一起回家。

    前阵子新兵营外出征战,杜明福因为运气好,抓住了一个伪装难民逃跑的重要犯人,因此得到了一百两银子的特殊奖励,还升了官当了小队长。军队凯旋后,杜明福干脆将还在村子里的娘亲和妹子接到了城里,花了八十两银子买了一个小宅子,一家人可算是过上了好日子,前段时间听说杜家娘子在给大儿子相看人家,现在看来,是有了合适的对象了?

    杜明福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道:“恰好明年春耕不用出征,长官们说了,趁着这个机会,让军营里还没成亲的赶紧回家解决一下个人问题,不然万一北上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对对!是这么个理儿!你们长官真是通情达理,来,三副手套外加围巾,都单独包好的,这个红头绳是店里新到的,来,送一束给你,回去哄哄小娘子,扎头发可美了!”掌柜的笑眯眯地塞给杜明福一束红头绳。

    现如今,不仅官办作坊出产的围巾手套皮帽子成为整个西南十二城的年度爆款,连作坊衍生产品——各色毛线头绳头花,也成为小商贩们最喜欢采购的货物了,一束彩色毛线头绳,只需要5文钱,比传统的绢花便宜,却在手巧的姑娘手中花样百出,十分受欢迎。

    原本夏小桥趁着农闲时节开办这么个临时作坊,只是想解决一下那些贫困百姓的越冬难题,顺便预防农村危房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结果,事实证明,他还是太低估了这个时空的老百姓对于购物的热情,家里有粮有钱,谁家不想让孩子们穿的好看点?

    更何况冬天农闲的时候,正是各村各镇办喜事的高峰期,那些趁着休假回乡娶媳妇的大兵们,手头可都是宽裕得很,给新媳妇买起东西来简直跟不要钱似的,商贩们赚钱赚得合不拢嘴,夏小桥也不得不下令再次扩招女工,加快作坊生产,原本的猫冬计划也彻底宣告破产。

    连续扩招了三次,临时军营已经全部塞满了各地招来的女工,夏小桥不得不决定停止招聘。

    随后,西南十二城的城门外,再次张贴起了久违的告示,告示上说明,由于官办作坊房屋有限,无法招聘更多女工,现在面向全城招募代加工。所谓的“代加工”,就是在家里闲着没事的女眷们,可以支付一笔押金,领取相应数量的毛线回去,在家里加工各种围巾手套,然后将加工好的成品拿回来,领取一定的报酬,当然了,要是原材料损坏或者成品不合格,押金是要扣掉一部分的。要是这次做完下次不做了,也可以随时将押金取回来,只需要结清货物就行。

    如此一来,那些在家里走不开的女眷们,也可以趁机赚点零花钱了,按照夏小桥的预估,一条围巾3文钱手工费的话,一个女工一天织3条,就有9文钱,可以买得起一斤猪肉了呢。夏小桥记得,前世他们住的那个小区里,也有很多闲在家里没事的老人,会去一些熟悉的小厂子里,领一些串珠子糊纸盒之类的手工活回去打发时间,顺便赚点零花钱。

    通过这件事,倒是给了夏小桥一个启发,他完全可以在西南十二城建立代加工的办事处啊,运作得好的话,甚至都不用另外筹建作坊,让那些老百姓在家里帮忙做一些粗加工的活计,不耽误农活不说,顺便也能让这些老百姓赚点买肉的零花钱。况且说实话,他让人加工的那些毛线手套围巾之类的,手工费基本没赚钱,都给那些女工了,也只赚个原材料的钱,既然如此,不如让那些留在家里的女眷们也加入进来,这样他省了盖作坊的钱,还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不是?

    托阿芒的福,西南这边做出来的毛线手套围巾,已经顺着商路流传到了中原甚至北地,物美价廉的保暖物品,瞬间取代传统的厚重皮毛,成为今年冬季时髦人士的必备时尚单品,大姑娘小媳妇出门,要是没围个围巾,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呢。更别提那些一心讨好小娘子的小郎君们,买那些彩色毛线头绳,一买就是一整套色系的,又便宜又好看,全套下来也不过几十文钱,夏小桥扩建了三次,生产各种彩色毛线的作坊也是供不应求,据说排队等着付钱拿货的已经排到了年前,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

    区区一个微不足道的彩色毛线,再一次让天下人见识到了以往被称为“蛮荒之地”的西南十二城的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一些位于中原中间地带的旧族们,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

    因为,他们地盘上的那些无房无地的“流民”、“贱民”们,开始蠢蠢欲动,想要举家搬迁到西南去了……

    第157章 冬季大生产3

    上过历史课的都知道,在生产效率低下的古代, 劳动力永远是衡量封地是否富庶的重要指标, 因为古代那些封地的主人还有各级郡府的领导, 发财致富靠的不是提高生产力, 而是从“人口”上面收税,简单来说,人口越多, 税收越多,当地的上层阶级就越有钱。

    现在, 因为西南十二城的巨大变化, 那些原本勤勤恳恳替他们卖命干活的贱民们, 竟然想要逃离他们的地盘跑到西南去,这实在是让中原地区的旧族们十分震怒!

    只可惜,老百姓有腿,他们要跑, 就算是军队也拦不住,谁家还没

    分卷阅读219

    -

章节目录

皇陵守墓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兰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拓并收藏皇陵守墓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