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分卷阅读78

    是当讲不当讲。谁人都知道皇上最爱护军权,只是看着两宫太后的意思,心下又犯了难。

    载淳在来到钟粹宫之后,就知道今天不吐露些兵部的东西给两个老妈,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所以心里建设倒也放的开。直接自己就提起了湘军的事情:

    “朕已经看过你上奏裁军的旨意,不过朕始终觉得湘军劳苦功高,且战力十足, 并不是很想这么早就裁军。”

    慈禧和慈安在帘子后头听着载淳如下说着这么大的军国大事,顿时精神一提,侧耳开始听了起来。

    “皇上有所不知,如今湘军已经不复往西,精锐部队早已消耗不少,更不提二十万大军之数不少,此等军费开支亦是朝廷负担。”

    曾国藩说的很少以诚恳。

    曾国藩这话,听得慈禧慈安耳中都很是熨帖。这两位妇人虽然深居后宫,但是早有耳闻,湘军凶恶贪婪,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桀骜不驯,恐早有不臣之心。关于这点,载淳其实也是知道的,而且说起来也是让人觉得奇怪,上奏弹劾曾国藩的人之中不仅有满蒙贵族,其间汉人反而更是占了大多数,不过这些,都在载淳的强力压制下,给压了下去。

    “只是如今国内虽然战乱初步平,但是已久偶又动荡,边患亦是繁多,若是有湘军助力,怕是能马到功成。”

    载淳因着慈禧慈安在这,没有提什么想要出兵上海,对付洋人的心思,只能如此说道。

    “皇上,这哀家倒是要说句话,听军国大臣说,湘军进了江宁(南京)后,放火烧尽长毛的伪宫殿,长毛多年聚敛的财富都变成了湘军将领的私产。我们姊妹虽然知道曾家事是大功臣,但兵部尚书此举也是有负朝廷的厚望啊。”

    慈禧知道朝堂上有人以湘军敛财的罪名弹劾过曾国藩,但是都被载淳给压了下去,只是她在这件事上,对于载淳的举动是很不赞同的。这种不赞同是源于对于曾国藩的信任上的。载淳因为历史原因,所以对曾家,不,或者说是对曾国藩很是放心。但慈禧却不是,在她心中,这世界上没有谁是能一直信得过的,更何况八大臣之乱近在眼前,当初那些个大臣在咸丰在世时候哪个不是口口声声说忠君爱国的,最后不也是一个个成了那个鬼样子。再者,如今湘军的军力可是远远超过当初的八大臣啊。

    曾国藩听见慈禧的话,背后就是冷汗一层,马上就跪了下来,大声说道:“臣等万万不敢,湘军放火乃是为了里应外合攻破逆贼防务,断断不是为私。”

    “那哥老会呢?”

    哥老会同洪门(天地会)、青帮一样,都是下层群众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是民间秘密结社。湘军收服了很多从太平天国投奔来的降军,其间不乏一些将领就是出自哥老会。

    “哥老会?”

    载淳便是略微知道一些晚清的历史,但倒也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不由说道。未料,曾国藩在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更是心下忐忑,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哀家可是听说,这哥老会乃是尊郑成功为祖师爷的。这郑成功是谁,不用哀家细说吧。”

    慈禧的话语很冷,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杀意。全满清人都知道郑成功是守护前朝汉人明统治的最后一位,郑家也在康熙平定台湾的时候被灭了族。只是这谁牵扯上这种事,基本都是九死一生了。

    载淳听出慈禧话语中的意思,心下也是叹了一口气,倒是觉得她话中并非没有道理。曾国藩确实是个中心的,但是湘军中的所有将领难道也全部都是终于清廷的吗?载淳不想让湘军裁军是看中曾国藩,但是万一曾国藩哪天出了点意外,这湘军是不是就会失控了呢?

    想到此,载淳开始觉得犹豫起来。

    “皇上,这是僧格林沁的奏折,你看看。”

    慈禧这时又拿出一封奏折递给何荣,由何荣交于载淳手中。载淳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这般写道:具奴才调查,哥老会是湘军中一班流氓痞子结成的团伙,打着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旗号笼络人心,在湘军中拉帮结派。虽然,还没有听说过哥老会反对朝廷的话,但也不能打包票。而且,根据调查,绿营中也有哥老会的人,这很可怕

    载淳越看,越是心惊。一为奏折中上报的情况感到恐惧,二也为慈禧的手段感到后怕。他自诩如今天兵马大权尽在手中,却也想不到,僧格林沁这个驻扎在天津海防的将领居然会不上奏给兵部,反而上奏给了慈禧。这实在是叫人感到意外。

    “僧格林沁怎会知晓湘军之事?”

    载淳不由问道,言语中已经带上了一丝不满。

    慈禧对此倒是淡然:“许是湘军中这事不难打听,只有皇上一人不知道罢了。”

    慈禧这话,明摆着就是嘲讽载淳的自负,感情天下人都知道了,就自己一个人还无条件的相信曾家。

    曾国藩至此,知道自己是不能不说话了,否则皇帝疑心一起,恐曾家大难临头:“皇上,这哥老会臣必定会叫人彻查,臣也会马上下令裁剪军队,以示忠心。”

    载淳至此,在曾国藩和慈禧的双重劝说下,也不能坚持下去。更何况,他自己心里也没有了把握:“如此,便裁军吧。着湘军一个月内裁剪至五万人,调曾国藩回京,其弟曾国荃开缺回籍养病。”

    第71章 战后事宜(七)

    湘军裁军的事情至此已成为定局,很快, 两宫太后, 军机处都对此下达了旨意,甚至说都对曾国藩的“识相”感到满意。毕竟, 在他们的眼中,曾国藩始终是一汉人, 而一汉人手握二十万大军, 实在不是一件能让京城贵戚放心的事情。

    裁完曾国藩的湘军主力, 肯定剩下的矛头就要对准了李鸿章手握的淮军, 和左宗棠手握的楚军。淮军和楚军名义上都是湘军旗下的军队,但是实际掌控权却分别在李鸿章与左宗棠手中,当然, 这二军人数上也远不及曾国藩的湘军主力。

    僧格林沁在得知载淳与两宫太后皆已经同意湘军裁军至五万人之后,心中很是欢喜,忙又马上上了一道奏折,在奏折中奏请到:如今汉族官员手握重兵, 既曾国藩已配合湘军裁军,何不一鼓作气,再裁淮军与楚军,从而一绝后患。

    载淳当下看到这封奏折的时候,心里是很没底的。他之前裁掉湘军多少也是有点自私的心思在里面, 就是害怕湘军将领哗变,只是如今一裁,载淳原先的很多想法又不得不改。第一, 那就是当下载淳绝不可能对外用兵了,兵力不够,第二,裁掉的兵甲何去何从,又成了一个问题。

    就在这时,又一封奏折上到了载淳和军机处的案头上,这封奏折的出手者,便是如今满朝文武视线的焦点-李鸿章。李鸿章的这封奏折很长,而且相较于僧格

    分卷阅读78

    -

章节目录

(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