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分卷阅读24

    满族贵戚恭亲王,剩下四人两满,两汉,不是八旗亲王,便是六部首脑,旁的倒也没什么,只是焦佑瀛。。。。

    刑部侍郎瓜尔佳文祥看着这份名单,内有不平,便上前说道:“奴才有奏。”

    “你说。”

    “这份名单之中,旁的倒没什么,只这焦佑瀛乃戴罪之身,如何能出入军机处这等重地?”

    此时八大臣都在刑部天牢里呆着呢。这些刑部的人看着八大臣树倒猢狲散,自是在牢里难免‘好好’的‘招待’了一下这些人,以迎逢上意。若是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刑部怕难免受到牵连。

    “即使如此,那便让焦佑瀛回上书房给朕教书便是了,军机大臣职位改为军机章事。这剩下军机大臣的位子由你顶上吧。”

    载淳此话一出,文祥也是没想到凭空这么一大礼居然就砸到了自己的头上,几乎不可置信,也是没想到皇上这么好说话。

    慈禧慈安这时算是看出来,小皇帝不惜以军机处为诱饵,为的就是把焦佑瀛捞出来。心想也是难为这小娃娃的一翻心机了。

    “便这么着吧。哀家觉得这主意不错,姐姐觉得呢?”

    慈禧想起安德海先前说过的话,又看见军机处里面,醇亲王这个实打实的自己人有了位子,便打算成全了自己儿子。毕竟儿子梯子已经递上来了,总不能拆台吧。

    慈安看了看慈禧,又想了想这份名单,心知自己背后的满足贵戚势力也有了立脚的地方,也不愿为此开罪载淳,只点头应下。如此,这大清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处军机大臣的名额便分配好了。

    同样,这也象征着‘两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彻底形成。

    有了军机处,一切就很快的军转起来。

    公元1861年农历10月5日,从大学士周祖培的两宫示意,疏言:“怡亲王载垣肃顺等拟定‘祺祥’年号,意义重复,请更正”,诏改“祺祥”为“同治”。“同治”含义可做四种诠释:一是两宫同治,二是两宫与亲贵同治,三是两宫与载淳同治,四是两宫、载淳与亲贵同治。

    公元1861年农历10月6日,诏赐载垣、端华在宗人府空室自尽,肃顺处斩。其余顾命大臣,除焦佑瀛外,全部革职查办。

    公元1861年农历10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

    公元1861年农历10月26日,礼亲王世铎奏遵旨会议并上《垂帘章程》。懿旨:依议。于是,皇太后垂帘听政之举,舆论已经造势,章程亦已制定。

    第21章 慈禧过寿

    军机大臣没有一个是载淳的人,这样的弊端,载淳很清楚,但是为了捞一个焦佑瀛出来,载淳终觉得还是值了。

    远在安徽安庆平乱的两广总督曾国藩在知道总算把焦佑瀛保住之后也不由松了一口气,忙写信一份送入京中焦府道喜,并上奏载淳,在奏章中极言圣上英明,并许诺定在三年内平定太平天国这些寇匪,还大清一个海清河晏。

    载淳看着曾国藩的这份奏章,心里其实久久不能平息。后人皆知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人中有三人皆是由平定太平天国之乱而名声大噪的,而晚清也正是依靠着这些人才,才使得这个日落西山的帝国又在鸦片战争之后死死撑过了五十年。

    当下,载淳在养心殿中提笔,立即在曾国藩的奏章中回复道:三百万纹银乃户部半数家底,盼君慎用之;国贼虽可恶,但愚民亦可悲,如何安定民心,三思三思。朕知肃顺曾于公有恩,但国法难容,必杀之,否生哗变。其余,公无须多思,待公凯旋归,朕便宽恕其族人之罪,以替公还恩。

    肃顺虽然在咸丰死后不敬帝后,但是在咸丰在世时还是很有才干的,尤其是他慧眼独具,启用了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汉臣,助曾国藩建立了湘军,这才有了大清对抗太平军的仪仗。而焦佑瀛亦是肃顺提拔上来的,与曾国藩自有旧故,这也是为何曾国藩愿意替焦佑瀛上奏请命的原因。(你说为什么不替肃顺说话?那怕是两宫太后的屠刀随时就要砍向曾国藩了。)

    载淳在写完这封回执之后,自己再反复读了三遍,觉得终没有了问题之后,才叫来了恭亲王奕把奏章发下去。恭亲王身为军机处权利最大的领班军机大臣,看了眼载淳的批复,又抬头看了眼载淳,行了一礼:“皇上,等奴才把奏折交于母后皇太后手中,便可下发了。”

    如今军机处也立起来了,咸丰定下的规矩也是开始运行,除了有‘同道堂’,自还要‘御赏’署名才可生效。

    载淳摆了摆手,示意知道,又问了句:“皇叔,听说桂梁说,您从户部支了一百万两银子,打算从英国人那购买船舰?”

    如今军机处满族贵戚占了三分之五,汉臣虽然明里不说,但暗里几乎也都不敢反驳奕,奕身后又站着慈禧慈安,他可谓是大清实权的极大掌控者了。

    奕听着载淳的问话,只觉得诧异,心想这般兵部果真是牢牢的被小皇帝把控着。这么快就把消息给捅了上去。

    (可不是,兵部侍郎胜保是保皇党,兵部尚书曾国藩又和帝师焦佑瀛有故,且刚得了三百万两的军饷,怎么站队,明显的很。)

    “回皇上,臣私以为如今各国皆有海军,唯我大清尚无。如此于海防大大不利,再者,臣一贯与英吉利使臣交好,这一百万两乃应置之费。”

    此时国库不过五百万两存款,载淳用一个军机大臣的位子,支走了桂梁三百万两,奕如此又支走了一百万两,剩下不过一百万两,简直是少的可怜了。

    不过,这钱,载淳想了想也觉得确实该花。奕的眼光当真不错。

    “于是便只剩下一百万两了。哎,还真是少的可怜。”

    可不是?一百万两听着多,换作人民币也不过一个多亿,想想若是一个中h国库存款只有一亿人民币了,这国家的经济该有多担忧啊!

    恭亲王何尝不知道这国库的空虚?只是这一百万两当真是不得不花之钱,勿说大清原本就没有海军,便是为了拉拢英国,这一百万两也要花啊。之前辛酉政变,外国列强没有趁着朝廷内斗趁火打劫,全靠奕在英国那做足了功夫,许诺当权后会给英国一大笔订单,这才使得英国答应稳住法德,否则这后果还真不好说呢。

    “不若裁了宫里的一些火候银子?放些宫女回去?想想也能省下不少钱呢。”

    载淳才6岁自然没有后宫妃子要养,短命老爸咸丰的后宫早就被自个剽悍老妈慈禧给收拾的差不多也不剩几个人了。所有宫里倒还真养着一大批没差事的奴才们。

    载淳在心里寻思着这件事,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岂料恭亲王一听,忙出言制止:“这可万万使不得,马上就要圣

    分卷阅读24

    -

章节目录

(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