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存 作者:陈虹旭

    分卷阅读69

    罚不说,夫人还离府还乡,内院管事竟然落入他们宁静斋。

    但他们不敢置信,这二年来,杨阁老对夫人可是千依百顺,怎么会突然对他们宁静斋好呢?会不会是圈套?沈嬷嬷和渠水二人思来想去,皆不得法。

    此时,杨文远站在杨阁老的书房里,书案上摆着几本农术及河渠书。杨阁老神色复杂地看着杨文远,刚才他考查过杨文远的功课,比他四叔学的还好。因他不喜杨文远,加之江氏的授意,家里的夫子根本不曾认真教过杨文远,只是让其随堂听四郎的课,就这样,杨文远学得远比四郎好,可见着孩子该有多聪明。

    杨阁老暗叹,要不因这次的事,他怕一直被江氏蒙在鼓里,以为远哥儿只会旁门左道,这家再不能由着江氏做主。其实这之中何尝没有他的错,要不他以为江氏身份不显且小他许多,暗许她权利,让她的心变大,贪婪,也不管该拿不该拿都伸手,连对杨家子孙也敢使手段。

    以后江氏就养老吧,等三郎的媳妇进了门由她管家吧,三郎的媳妇也不必出自名门,只要能掌中馈,不是胆大贪婪之人就行。

    眼下,他指着案上的几本书,“你拿去看看吧。”

    杨阁老又道:“既然你喜爱这些,何不如考取功名在工部供职?前朝有名的关计相就出自工部。”说道后面,杨阁老已是目光灼灼地盯着杨文远。

    “当官太麻烦。”杨文远已拿起案上的书翻了几页。

    这话说的好似他当过官是的。杨阁老哑然失笑,“你都没做过官,何出此言。”

    杨文远略思索,认真道:“祖父和爹做官

    我见过,案犊劳累,怎有空闲做我想做的事?”

    “案犊,可由幕僚代劳。”杨阁老循循善诱。

    “不可,倘皆由幕僚代劳,岂不是柄由他人握,而已身处险境而不得知。”杨文远道。

    杨阁老摇头,毕竟是孩子,幕僚自是要忠心且利益一致之人。

    他忽道:“你早发现家里下人的不轨行为,为何如今才告诉我?”

    杨文远道:“孙儿想这些事,你真丁点不觉吗?即使你不知,但你的小厮呢?”

    杨阁老默然。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老是app,锁呀

    第64章 人心 一

    杨文远回到宁静斋, 沈嬷嬷迎了上来,担忧道:“相爷没说什么吧?”

    “奶娘,没事。你把府里管起来, 照母亲的规矩。”杨文远道。

    沈嬷嬷忙道:“那成呢,奴婢不过暂管一段时间,改甚个规矩。”

    “就是, 我们这厢改了规矩,等夫人回来, 又是事儿,说不得又在相爷耳边吹枕……”渠水咬住唇, 话儿在嘴里转了个弯,“说奴婢倒没关系,就怕又攀上哥儿,伤了相爷和哥儿的情份。”

    杨文远一边弄着手上的小竹筒, 一边道:“放心,她回来也掌不了中馈。”

    沈嬷嬷和渠水两人大吃一惊, 倒是在门外候着的风车笑,“这下可好了,别人不要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再不用发给我们。”

    “多嘴, 小炉火点上了?茶水烧上了?”渠水训道。

    小丫头一伸舌头, 跑了。

    沈嬷嬷催促,“哥儿,你倒是说呀, 究竟怎么会事?奶娘这心不踏实。”

    渠水嗔道:“嬷嬷,你这样,倒像是那边的人。”

    “你个小蹄子,净说瞎话。”沈嬷嬷埋怨了一句。

    杨文远举起竹筒,眯着眼望里瞧,嘴上却道:“奶娘管家,别的事尚可,尤其不能让下人在外仗势欺人,仗着相府的名义干些混帐事。奶公和奶兄们到了,你也一并嘱咐他们。”

    渠水道:“这还用说,奴婢就该守着奴婢的本分。”

    沈嬷嬷喃喃自语,“夫人的胆子也忒大了些吧,怪不得失了中馈。”稍犹豫,沈嬷嬷忐忑道:“哥儿,奴婢是说,夫人身边的刘嬷嬷,是夫人的臂膀,夫人对她是言听计从。一旦她跟夫人一起回来了,定会撺掇夫人闹事的……”

    “她回不来。”杨文过打断她的话。

    “回不来就好,少了这个搅事精。”沈嬷嬷的话音未落,猛地抬头,哆哆嗦嗦,“哥儿,奶娘老了,耳朵也听不清了,哥儿再说一遍。”

    “就是你想的那样。”

    沈嬷嬷腿一软,差点跌倒,渠水眼急手快,递了张杌子给沈嬷嬷坐下,奇道:“嬷嬷怎么了?那个老虔婆就该留在湖洲,离大家远远,整日仗着是夫人的陪房当自己是府里的二主子,连哥儿都不放在眼里。”

    渠水双手合十,“谢天谢地,这个老虔婆总算留在乡下了,该,该。”

    沈嬷嬷无语,拿眼直看杨文远。好似知晓沈嬷嬷在看他,杨文远头也不回,“她一家子不仅强占人家的良田和铺子,好像还收别人钱去衙门说情。”

    这下子,渠水也唬了一跳,“她咋这么大的胆子。”

    沈嬷嬷忙说:“渠水,以后宁静斋,你得管严实了,下面的人得不时敲打,别让他们忘了本。”

    沈嬷嬷也确定管家权到了她手,开始忙碌起来,忙着整顿内院,几日后,整个内院焕然一新。

    ……………………………………………………………………………………

    六六在薛氏族学里如鱼得水,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学,乐呵呵地下学。朋友,也交子不少,尤其是薛氏族中一个小女孩,名叫薛柔。薛柔长相清丽,又因不足月早产,娇娇柔柔的,身量也比不得同龄人,倒和小她两岁的六六身量相差无几。

    六六初见薛柔时,就让她想起了娇娇姐,生出一股侠义气,日常以薛柔的保护人自居,两人相处,六六不像妹妹,反像姐姐似的,她也经常带家中的小点心给薛柔,偶尔还送些珠花之类的给薛柔。

    薛族是京城中大族,虽说族中几乎人人读书识字,但天赋有别,也不是人人皆能中举入仕途。薛柔家是薛族中的旁枝的旁枝,薛父不善读书,面相老实,实则有几分机灵,又托薛姓的福,谋了个不入流的户部仓副使,家境也尚可。

    步入夏季后,薛柔上学的日子少了许多,断断续续地,端午节后,薛柔停了课,不来学堂。六六问了别人才知道她身子弱,受不住来回奔波,更怕中了署气,故到过了商行她是不来上学的。

    六六惋惜了半天,当天回家都垂头丧气。陈太太见着整日喳喳的六六,今儿成了没舌的鹦鹉,没精打神,奇了,“六六,那里不舒服?怎么没精神。”

    品红拿来衣服,六六在陈太太屋里换了,才坐在小杌子上爬在陈太太的膝盖上,“祖母,我在学里认识了一个妹妹,哦,是小姐姐,比我大二岁。说是七个月出生,身子弱,夏天连学都不能上了,一个人在家又没人陪伴,真可怜。”

    分卷阅读69

    -

章节目录

禄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陈虹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虹旭并收藏禄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