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民相亲记[种田] 作者:Engel

    分卷阅读255

    。

    现在是大冬天,严森也没什么农活干,三人闲在家没别的事,就忙着捏面团掐馅儿做饺子。

    秦黎第一次开餐馆,没有经验,虽然托马斯和严森都爱吃饺子,但他们不代表所有德国人。所以心中没有谱,也不确定饺子馆开出来,会不会有人来捧场。太复杂的就算了,只搞三种基本款,白菜猪肉,白菜牛肉和香菇鸡肉。要是生意好,以后再慢慢开发。

    三种口味各做了三百只,托马斯大叫着做少了。秦黎没理他,这东西虽说可以冷冻,但总是新鲜得好吃。

    她决定先试营业一个星期,要是有生意,能做下去,就正式开张。要是没生意,就在家歇着省点力气。

    一开始,大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竟然一炮开门红,上馆子的人还真不少。

    秦黎有些飘飘欲仙,觉得中国饺子果然神奇,是个人就爱吃啊!后来和客人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这附近方圆十里之内,都没有餐馆。他们滑雪回家,饿着肚子没地方吃饭,所以逮着啥吃啥。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垄断经营啊!

    秦黎不由泄气,还以为我中华美食从此可以走上征服世界的巅峰了呢。

    不过被饺子征服人生的回头客也是真有的,一个挪威大叔在他们店里吃了一星期的饺子,沾着辣酱油,把三种口味轮流吃一遍,临走前还想买生的回去。

    还有一个滑雪团,也是北欧来的,都是一些小年轻,吃饺子吃high了,问秦黎有没有红酒卖?

    吃个饺子还要配红酒,真是闻所未闻。

    本着客人是上帝的心理,秦黎还是跑去施罗德先生家,问他买了一瓶红酒。施罗德家有葡萄园,所以自己酿制了很多红酒,正愁着没地方卖。听秦黎这么一说,立即慷慨解囊,拿出了十瓶给她,让她放在饭店里帮忙卖。到时候,要是卖出去了,就还他一个成本好了。

    自从有这挪威小团体创出红酒饺子配的新意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连村里的人都要时不时来一盘饺子,外加一瓶红酒。

    秦黎很是感叹,吃饺子那么多年,才知道,原来饺子不是要沾醋才好吃,而是配红酒啊。一口饺子一口红酒,这才真绝色。

    一个星期后,秦黎数了数卖饺子赚到的钱,竟然也有千把块,关键是饺子的成本便宜啊,一天做九百个也才花二十块钱。这是连卖个饺子也能发家致富的节奏啊!

    既然决定正式开张营业,就要像模像样,秦黎特地去定了一块牌匾,上面龙飞凤舞地用书法写着五个汉字:绝色饺子馆。德语叫bsp;jiaozi。

    滑雪高峰带动了饮食消费,一天做一千个饺子都不够,秦黎只好加量,一种口味做五百个,一共一千五。来的早有的选,来的晚就没的选,有啥吃啥。因不是主营业务,再加上人工有限,秦黎也不黑心,买完拉到。一周七天,营业六天,星期一休息,饭店就开六个小时,十一点到十四点,然后十七点到二十点。

    秦黎将饺子馆拍了照上传微博和facebook,顿时引来了不少关注,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开了这么一个来自于中国的饺子馆,也是挺奇葩的,感觉有点像新龙门客栈。

    有网友开玩笑地说,有没有卖人肉包子啊?

    哈哈,只有人肉饺子。

    三个月里,也有不少中国人光顾,一般都是在欧洲定居的侨胞。看到网上有推荐,去阿尔卑斯山上滑雪的时候,顺便过来捧个场。

    遇到这种情况,秦黎一般会免费送一盘,出门在外靠朋友,更何况还是老乡来着。

    饺子味道好,秦黎人也大方上路,所以大家给她的评价都很高,不管是大众点评还是欧洲华人网,都能看到陌生人的热情推荐。

    一整个冬天,宝宝没怀上,生意倒是蒸蒸日上。银行卡里的钱每天都在往上涨,三年前赔给电视台的三十万早赚回来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千金散尽还复来啊!重要的是有不能战败的意志力。

    照着这节奏赚钱,秦黎考虑着是不是要买块地下来,自己建造一座旅馆?

    这里毕竟是农村,地皮虽然也跟着上涨,但和大城市比起来,还是便宜多了。秦黎自己做了个预算,在这买一块地皮,一个平方是70欧元,盖一栋小宾馆,加上花园面积,至少得一千平方。这样算下来,买一块地皮得花七万块。盖房子也不便宜,往少的地方算,就要四十万。再加上家具和内部装修,初步估计,一百万欧元打底妥妥的。

    宾馆和出租房子不一样,需要前台和清洁工,还需要电工什么的,这样一来,就真搞大了。

    不过,他们也可以先从小的搞起,把房间装修好,继续走度假屋出租路线。等慢慢回了一点本,再考虑转型成星级宾馆。要是这样的话,成本就能控制在一百万欧元以内。

    他们现在手头上有三十万的现金,再向银行贷一笔款子,凑满一百万欧元不成问题。这样的话,前期投资就基本没问题了。

    秦黎将严森和托马斯喊来,将心中计划托盘而出,托马斯听了后,叫道,“哇,你现在野心好大,竟然还要开宾馆!我连想都不敢想。”

    严森也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有这实力吗?”

    秦黎将自己这几天做的计划放在两人面前,道,“中国有两家旅行公司想和我长期合作,主要接中国旅行团。我们先说缺点,他们压价低,一天只给五十,而且要求包一早餐。但也有优势。多数旅行团只住一天,周转快,而且人多量大。一个大团有四十个人,两个人一套房子,就要二十间房子。哪怕五十欧一晚上,我们也能一天赚两千。就算不是大团,小团也有八到十五个人。宾馆建造起来,不怕没有生意,光旅行团就足够回本了。”

    托马斯有点迟疑,“话是这么说,但旅行团只有七八九三个月是旺季。其他季节怎么办?总不能一年只做三个月的生意。”

    秦黎纠正道,“七、八、九三个月是旺季,还有四月、五月和十月,这三个月也勉强能算个小旺季吧。另外,冬天虽然没有旅行团光顾,但有欧洲来滑雪的散客,从十二月到二月,这三个月里房子几乎没有空闲过,肯定还有漏网之鱼。这样算下来,真正的淡季也就只有三月、四月和十一月。这三个月是淡季,肯定得亏本,不过要是十二个月平摊下来,还是以赚为主。”

    严森见她胸有成竹的,便道,“看来你都计划好了。”

    秦黎点头,“要趁着年轻,多赚点钱,以后养孩子啊!”

    严森默默给她点赞。

    说着,她看向兄弟俩,问,“怎么样?你俩到底赞不赞同?”

    严森道,“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无条件支持。我的人都是你的了,别说这点钱。”

    分卷阅读255

    -

章节目录

德国农民相亲记[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Engelchen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Engelchen并收藏德国农民相亲记[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