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月 作者:江蓠子

    分卷阅读63

    还等着回来见你,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你怎么能……”

    她越说越凌乱直到最终一个字都说不下去,因为甫一提及天香,他原已平和安静的神情骤然转为悲苦,眼角溢了滴泪出来。他却到底没再说什么,勉力又是一笑,同时倾身向前递了递,气若游丝道:“多谢了。”

    她究竟是妥协了,她深知自己终归要妥协。她上前一步颤抖着接过,看他松手的那一刻终于露出非常满意的神色,而后微笑合眼,无声比了个口形。

    ——所不可释怀者,唯天香一人耳。

    十月中旬,整个江南都忽而下了薄薄的雪,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并非大如棉絮的纷纷扬扬,却还是将街市庭都覆了一层莹润的光晕,须臾即化,转眼无踪。

    身披大氅的女子从这菲薄的雪花里一路疾驰至洛阳,目睹了千篇一律的寸草不生白骨蔽野的景象后,已然无动于衷乃至厌倦。但无论如何,楚墨昔都是愉悦的,尽管这寄身敌营的岁月比她想象的更加漫长和充满变数,但毕竟是结束了。

    她日夜兼程,终于在此日赶到朝思暮想的相约地点,有神色惊喜的门人将她引入,经过重重屋宇曲曲回廊,在冻雾弥漫的渺远长天下,她看见凭栏负手远望的身影,玄色长衣,漆黑厚重,像隐没幽光的无底汪洋。

    似是感觉到她的到来,他就在此刻回头。

    然后一切就很自然了——

    容清行大声笑了起来,不带阴森不含嘲弄,而是前所未有的饱满喜悦,如日光骤明冰色乍解,如天地万物所有纯粹的美好一一渐次点燃。他拉过她的手举步走去,衣袂翻飞,一黑一白,极致的对比间却交叠出奇异的美感,直衬得烽火号角都消了声息,千家哀哭都化作虚幻,凡间重重,俱无颜色。

    ——天下此时应该没有比她更快乐的人吧。

    这么想着,天香边按捺着心中涌动的狂喜边加快了脚步,融化的雪水早将她的鞋袜湿透,她却丝毫不觉得冷。放眼望去,悠悠落下的茸茸雪花都可爱得不可方物。她伸手接过一片,掌心细微的沁凉完全不足以浇灭心头的无限热情。

    她逃出来了,真正地、带了所有重要的消息逃出来了。从踏入苏州的一瞬,或者更早,自从她确信自己走得远到再也无人能追来,这个念头就如蓬勃而生的春草,以不可抑制的长势将她整个心房都填满融融的春光,一点缝隙都没剩下。

    所以说,此时哪还有人抵得上她一半的欢乐?

    她每一口呼吸都带着直入肺腑的欢畅,仿佛饱饮佳酿的适意,恨不能张开双臂,将历历江南风景悉数揽入怀中。细雪纷飞无止息,触地即融,引得她莫名其妙想起一句诗来。

    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

    她步履轻捷地继续走,身前身后山河寂静,雪落无声。

    ☆、归来

    “宋怀当年败亡得太突然,其帐下诸文武费尽周折才拼命保下了一个宋蓁,殷湛那几个孩子根本无力顾及。其长女殷晖,亦即如今的玉曦,大抵是经历了一番坎坷才流寓至洛阳,不知缘何成了这么个人人欲诛之的祸水。”青帐半开明月消隐,原本皑皑银亮的雪光也由远而近渐次暗了下来。楚墨昔攘袖抬手剔了剔灯花,继续道,“总之她应该一直为委身仇敌所苦,加以一心报其父遗志,才有了与我们联手的立场。”

    容清行饶有兴味地听她讲,微光明灭间一双瞳仁泛着异样的神采,亮得逼人。他压下心头的兴奋,注视着神色浅淡却整个人带了某种自信辉光的女子,罕见地耐心诚恳道:“所以呢?”

    “所以,这个人,可用而不可亲,”她刻意停了一下,使本就森冷的字句更仿若杂了凛然风声,铮铮有如金石,“更不可留。”

    容清行颇为赞许地颔首,故意道:“可是因为她之前所做所为太失民心?还是怕她迟早会发现殷筠死于我们之手,衔怨在心?”

    楚墨昔闻言就缄了口,长长久久地凝视着闪闪摇摇的灯烛里他的神情,直至再也忍不住相对笑了起来。

    “主上一路走至今日,不都是主导着民心,何曾为民心所牵制?至于殷筠那桩小事,我们不说谁能让她知道?”她盈盈起身随意走了几步,深深而笑,真切而期盼,含蓄且蕴籍,“一别经年,值此良宵,主上还要在这言语周旋间浪费许多工夫吗?”

    因着这一句话,容清行再无迟疑,迅而站起大步走过来,一把将她揽过来,将下颌抵在她的肩头。黑衣白衣交叠,如雨浸重云,墨泼长卷,映出一等一的风华。他就保持着这个姿势缓缓开口:“我当然明白,我们与她的‘道’,从来都不一样。”

    楚墨昔不置可否,任由心底的喜悦抽枝发芽,徐徐滋长。

    玉曦所求,是得报家仇,是毁灭想毁灭的一切后结束自己凄苦的平生,她会觉得自己继承了其父夙愿,觉得自己高尚又满足,但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自私与狭隘而已。

    他们所求,是大业得建,暴君得诛。民心所向,千秋不改,万岁长荣。

    不为毁灭,只为登临。

    但其他人是不会理解的,包括主上近两年深为器重的、那个她从未亲见却早有耳闻的、一直对玉曦抱有莫名其妙同情的苏晋也不理解,唯他二人,心照不宣。

    容清行将手插入她因融有霜雪而冰凉冰凉的如鸦鬓发,语调低柔,宛如梦呓,字字含春:“……我好想你。”

    十月十七的清晨,细细散落了大半夜的小雪终是在断续间消了踪迹,翻卷的层云亦缓慢四散,重现出晴好的天光来。那一日的知州府由前夜的喧嚷嘈杂,逐渐转入孤寂的安静。

    前一夜的祁云归,在二更时由人引着出城见了逾年未见的家人。日夜兼程赶往江陵追随节节败退君王的祁氏一族,于这个微雪的深夜,在因来不及久留而匆匆驻足的苏州城郊驿馆里,以无比风尘狼狈的姿态见到了家中最后困守原地的青年。

    他看见霜发如雪满面忧戚的父亲,听他絮絮讲着国难之下士人当如何如何守节不可屈身失图,他看见泪迹纵横蹒跚的母亲,听她边紧紧握了自己的手边拼命叮嘱,其他都无所谓只求我儿平安,他还看见不知缘何虚弱至极悲痛至极的嫂嫂,扶着婢女一直一直哑声哭着。然后他下意识地茫然抬头,在或熟悉或生疏或从未谋面的亲族里找了又找,到底没找到当下最想见到的,他的大哥。

    他迫不及待地想问当初那封疑点重重的信用意何在,想知道敌军频频提及他是为什么,抑或只是单纯想看看他在宦海浮沉间是否安好,但他目光中甫一露出询问的意味,便见父亲眼角一滴久未落下的浊泪,终于不再犹豫地滚了下来——

    于是他什么都知道了——

    短短数

    分卷阅读63

    -

章节目录

姑苏台上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蓠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蓠子并收藏姑苏台上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