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十年代做鳏夫 作者:果木

    分卷阅读225

    一天比一天更需要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他再抓着孩子们不放,孩子们烦,他累,实在太没必要。

    所以,他也得学会改正,必要的对孩子们的关心,操心得有,但不能过度,否则,孩子们不但不记得你的情,还会烦你的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七月十四,我们这边的习俗就是今天得烧包啊,纸啊的给先人,家里忙了一天,又有点头疼,所以更新又慢了,请大家原谅,明天一定准时更新。

    感谢支持正版的朋友们,十分感谢!

    第174章 必须的上山下乡

    至于孩子们串联中经历了什么, 常宁没问, 不用问他都能知道,或许一开始出发是激动和兴奋的,你想想,你读书时,学校组织个春游你都可以兴奋的头天晚上睡不着觉, 何况是这种和小伙伴们出远门, 那就更不用说了,一路过去,坐火车不要钱,吃不要钱, 住不要钱, 又有小伙伴做伴,所以,怕是所有人都会天真地以为,太好了。

    可惜,他们太好的太早了, 火车让他们免费坐, 硬坐, 这个, 他们能接受,反正,一群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 再睡一觉,完全没问题,后面吃的,住的,那才是大问题。

    现在国家本来经济形势就不够好,还要免费招待这么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串联学生,压力有多重可想而知,说实话,能让这些学生不饿死,常宁都已经觉得了不起,可是放到每个学生身上,最粗糙的干粮,最简陋的落脚环境,很多学生肯定受不了,特别是像他们家这样家里条件还算不错的,更不行。

    所以,常宁都不用问就知道两个孩子出去,回来是什么感觉了,要是还不明白,看看两个孩子一进门面黄肌瘦的样子,话说,从他们进城后,孩子们基本没再吃过苦,现在两孩子出一回门,完全就是一朝回到解放前。

    “吃了饭,好好洗个澡,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拿袋子装好,三儿,你和小四拿出去丢了,大妞,小二,不把身上的味洗掉,别出来。”也难为他们刚刚还吃得下饭,一坐下,整个桌前都是俩人身上的味,常宁直接哗哗扒了几口,实在吃不下去,要不是看着两个孩子饿得不行,绝对让人先洗澡再吃饭。

    “爹,我们会好好洗的。”看到爹还是这样关心他们,大妞,小二心里高兴得不行,爹还是那个爹。

    “明天要去上学还是在家里休息,都随你们。”都让人出去一大趟了,回来上学的事情真不是什么大事。

    “爹,明天我们就去学校。”吃了苦,两人早就知道能坐在学校教室里学习的幸运和幸福,还不好好赶紧珍惜。

    “行,那你们就去学校看看,也不知道,学校复课了没有。”中学生都跑去串联了,学校这边,初中的,高中的,干脆都暂时放假,所以,常宁也不知道现在学校复课了没有。

    “爹,我们先去看,如果上学了,就上学,如果不上学,也会了解好情况,随时准备着学校复课。”这次,特别是小二,耐心多了不少。

    所以,常宁当初想明白了后,很干脆地同意大妞和小二出去看看,小二是最想去的,拦也拦不住的,大妞还在因为他的态度犹豫,反而是常宁干脆了,都让去,现在看,效果不错,大妞这里,他不担心,让大姑娘出去,更多就是让姑娘出去见识下,至于小二,是效果最好的,一回来,几句话,常宁已经发现了,自家的二儿子以前那些自以为是小聪明的浮燥少了不少,整个人终于是开始有了真正男子汉的成稳,行,不错,这趟出门出得值,这个苦吃得好。

    “我家那臭小子回来了,哎哟喂,一身馊臭得差点没熏死我们,回来抱着人哇哇大哭,看他以后还敢不敢。”第二天常宁到了单位,又听了一回八卦,知道,这次回来的孩子不少,再对比下,想想哇哇大哭的别家孩子,自家孩子还算不错,至少没哭,也没抱人,要不然,这味道确实够酸爽。

    串联的孩子们回来了,学校应该会陆续开课,但常宁还有得是担心的,首先,这些孩子们未来的出路问题,大学去年就被停了,学生们无法进入大学,那就只能工作,可现在城市的现状,常宁很肯定,要不了那么多的学生,怎么安排这些学生的未来,知青,常宁脑子里第一时间就冒出来这个词。

    最早的知青五十年代就有了,一直持续到现在,不过这些知青多为自愿上山下乡支援国家建设,常宁担心的是,不久的将来,知青的自愿很大可能要被转为强制,那时,他们家孩子啊,唉。

    常宁想想,他怕是得先去高团长那里再说一说,先给孩子们准备起来了,万一真有被强制那天,他是不愿让孩子们又回到村里受苦的,没有大学可上,回村他不愿意,那高团长当初和他说过的参军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到时,他这里能解决孩子们的工作问题最好,要是政策不允许,那就尽可能让孩子们入伍当兵,总之,先准备起来吧,问题真来时,也好应对。

    常宁想的一点没错,66年开始的串联,以及因为小红兵们的盲目而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带来的动乱,至68年,组织上终于决定想办法安置这些年轻人,于是,常宁担心的强制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终于来了。

    而68年,家里的两个大的,刚上高一,好的是,不管如何,68年的9月,常宁把大妞和小二送进了市一高,而强制知青上山下乡的消息传来时已经是68年的12月,到真正政策下来则是翻过年到了69年的年初。

    为此,常宁松了口气,不管如何,强制知青上山下乡的命令,不会让还读着书的学生们也一股脑全下去,更好的是,因为官华市受到的影响较小,所以,各学校中的老师资源保存软完善,小学,初中,高中都得以继续开课,甚至就是官华市里的大学虽然被国家全国性地统一停止了招生,但大学老师们基本都在。

    也因为这样,常宁想让孩子们继续上学才有学可上,到了现在这个份上,常宁有时候都不得不佩服自己,当初准备的那些工作太有才了。

    只是,工作准备得再好,事态走向也不是微薄之力可以改变的,官华市的大学受到的冲击不大,但大学的正常招生却是必须跟着全国的脚步,听从中央的命令全部停止,后来,常宁也了解到了,这时候的大学不是不能上,只是普通的高考招生没了,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却还是有,不过,这个的话,常宁摇头,不是看不上,不想让孩子

    分卷阅读225

    -

章节目录

穿到六十年代做鳏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果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果木并收藏穿到六十年代做鳏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