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宠妾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198

    交代了瑶娘几句,便匆匆去了书房。

    书房中,刘大先生等人早就候着了。

    晋王在书案后坐下,让福成将昨日之事说了一遍,他则是静心思索捋顺脑子里的思路。

    虽是披着晨露等了一个多时辰,进去了一句话没说,就被人撵了出来。可去的这一趟却并不是没用,至少让晋王看出了不少意思。

    “你们怎么看?”

    显然刘大先生边听就边在思考,当即答道:“让属下来看,最后这一招无疑是画蛇添足,不像似永王的手笔。”

    李茂天插言:“也许他是被咱们坑了一把,气中生恼走错了棋?”

    “啷个我看是不像活,倒是像有人浑水摸鱼,不会是鲁王那个瓜娃子发痴,所以走了一步昏招。”

    “属下倾向是皇太孙。”

    刘大先生的话,顿时让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东宫接二连三出事,先是太子,再是太子妃,大厦将倾之势已明,这种时候再对圣上下毒,无疑是自毁长城。毕竟太子现在还没被废,圣上真是驾崩了,即位的就是太子。于其他人来说,等于多年努力全做无用功,没人会傻的这么干。可这件事对于东宫而言,却是截然相反的局面。

    “圣上一直看中太孙,太子被压,早已是颇多怨怼。太子和太子妃私德有差,对太孙确实很有影响,但别忘了外在的影响,同样干扰着人内在的心思。而圣上生为一国之君之余,他还是一个祖父。太孙是他从小看长大的,人人都说圣上偏爱太孙,与其说是偏爱,不如说太孙是圣上亲手培养出的继承人,合乎他的所有期望。

    “圣上对太子及太子妃有多少失望,就对太孙有多心疼,这无疑是在一个近乎完美的东西上泼了一层脏污。可凡事讲究适当,过犹则不及,若说之前还可归咎于太子夫妇私德有差,但再加上下毒一事,无疑是在表明有人刻意针对东宫一脉,有人想刻意毁了太孙。这个时候,圣上会如何想?”

    刘大先生留下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所有人都知道答案,弘景帝对太孙的舐犊之情必然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对东宫一脉同情,对做下这一切事情的人厌恶。有了弘景帝的青睐,皇太孙还会怕失势?这些皇子皇孙们争得从来都是圣心。

    “你的意思是说下毒的人是皇太孙?”

    刘大先生摇扇一笑:“下毒只是手段,圣上不可能会中毒,事情败露是必然的。”

    黑先生和李茂天都陷入沉思之中。

    须臾,对刘大先生俱是拱手一拜,赞道:“先生睿智。”

    这就是刘大先生为何能稳坐晋王智囊中第一把交椅,而其他人都要退一射之地的原因所在。

    刘大先生心思巧妙,算是举世无双。

    三人看向晋王,晋王还是一贯的波澜不惊。

    “你们太小看圣上,他也小看了。”

    这个他,自然指的是皇太孙。

    刘大先生微微有些迟疑:“殿下的意思是——”

    “父皇定然会疑上他。”

    “这——”

    晋王往椅子里靠了靠,又道:“不管如何,如今的局面对本王算是有利,如果本王没料错,接下来圣上会废太子,留诸王滞京。”

    还有一句话,晋王并没有说,从始至终这场闹剧本意就不是斗倒东宫,东宫是其一,更重要的却是诸王想滞留京城,却师出无名。

    所以有了太子与如嫔私通,有了太子妃与侍卫有私。而最后这一招看似画蛇添足之举,其实就算皇太孙不去主动下手,也会另有人补刀。

    只有让弘景帝疑上了亲手培养出来的孙子,对东宫一脉质疑、失望,甚至是恐惧,其余诸王才会有机会。

    轰隆一声,外面的天忽地一下暗了下来,明明方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瞬间宛如黑夜即将来临。

    却是响起了春雷,似乎在预兆着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这段剧情总算是完了。

    瑶娘也该生二宝了。

    ~~

    这么肥的一章,快把你们的营养液交出来。<( ̄︶ ̄)>

    ~~~~

    谢谢各位小仙女的雷,真是破费了,其实订阅正版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啦。

    ╭(╯3╰)╮

    ☆、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春夏交替, 历来是一年之中最舒适的季节, 可今年的京城似乎提前就进入的了酷暑。

    是人心的浮躁, 也是一桩接一桩的事让人目不暇接。

    万寿节那日宫里生了变,先是魏皇后旧疾发作, 再是弘景帝龙体微恙,结合当时的情形, 谁都能从其中感觉出点不同寻常。可之后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似乎就只是人上了年纪,免不得多有病痛。

    圣上的龙体一直不见起色,这种情况下本该回封地的诸王自然滞留在京。

    进入五月,朝堂上突然热闹起来,弹劾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早先年也不是没人弹劾过太子, 从他人品德性到才能贤德,不过俱都是小打小闹。只那一年闹腾得有点大, 却随着弘景帝的强行镇压,及晋王分封就藩,而渐渐归于沉寂。

    近些年随着弘景帝打算越过太子传为给皇太孙的意思越来越明显, 而太孙赵祚确实优秀,已经没有什么人会去注意太子如何了。可近些日子却是出了奇,太子身上的毛病一下子多了起来。

    先是纵奴行凶,再是门下之人仗势卖官鬻爵大肆敛财,让朝臣们一下子回忆到当年太子愚昧干出来错事,朝堂之上弹劾太子的声音顿时多了起来。起先弘景帝是置若罔闻,再是对递上来的折子留中不发, 激起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老臣当朝死谏。

    弘景帝再也无法坐视不理了,而与此同时,魏皇后亲赴乾清宫跪地劝谏。以太子之母的身份请求弘景帝废太子,弘景帝休朝三日,终于下了废太子诏书。

    满朝沸腾,太子韬终于结束了近三十载的太子生涯,被封为惠王。

    圣旨颁下的当日,惠王韬来到乾清宫,父子二人抱头痛哭流涕,感人至深。弘景帝甚至说下‘不是我儿无能,实乃大乾朝这个担子太重,朕恐累着我儿’之言。

    都知道这话其实就是做个样子,不过但凡提起废太子之事,大家都是不愿多论。其实换白话点讲就是,你们都把人家最疼爱的儿子搞下台了,还想作甚,都消停些,别没事找事。

    毕竟谁都没料到废太子竟会这么容易,容易之下难免心虚。

    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人面临尴尬处境,那就是皇太孙祚。

    按理说,太子建在,不立太孙,哪有太子太孙并存之理,于江山社稷不稳。可太子愚钝,而太孙打小聪慧过人,太孙太傅与太孙太师俱对他赞扬有加,朝中诸多大臣也

    分卷阅读198

    -

章节目录

王府宠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假面的盛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假面的盛宴并收藏王府宠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