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60

    ”那样人多的地方,她老人家不放心孙子去。

    何子衿,“没听到!”不是跟她没交情么,哼!

    何老娘气,“你聋了!”

    “聋啦!”

    何老娘:……

    余嬷嬷笑的险摔了首饰匣子。

    表姐妹两个去了沈氏屋里,沈氏何恭都在,沈氏见三姑娘头上多了绢花,腕上添了银镯,便自妆匣里取了一对细细的银耳环给三姑娘戴上了,对三姑娘道,“你是头一遭去忻族兄家,大都是咱家的族人,不用怕,到时候我会给你提醒的。这次认得了,以后见了也好打招呼。”

    三姑娘摸摸耳朵,脸上微红,点头,“我记得了,谢谢婶子。”

    何子衿道,“祖母说让娘你把阿冽抱过去,祖母看着他。”

    沈氏与丈夫道,“也好,忻族兄认识的人多,上次洗三儿听说就热闹的了不得,这周岁宴肯定更热闹,还是别带阿冽了,让翠儿留家帮着母亲带阿冽。”

    何恭自无意见。

    一家人又去何老娘那里,何老娘瞪何子衿两眼,交待儿子,“少吃酒,这几日你总有应酬,吃多酒了对身子不好,没什么事早些回来。”

    “娘放心,我们去去就回,不多吃酒。”何恭叮嘱母亲,“晌午娘一人在家,万不能将就,让厨下烧几个好菜,嬷嬷陪娘一道用饭。”后一句是跟余嬷嬷说的。

    何老娘将嘴一撇,笑,“这絮叨,去吧去吧,还能饿着我不成?”

    何恭一笑,携妻带女的去了。

    何子衿是常跟母亲来何忻家的,对李氏这里更是熟的不能再熟,今日抓周,李氏的娘家人也来了,一脸巴结的样子频频对李氏说着奉承话,李氏的脸色倒是淡淡的。

    何恭一家来的早,李氏先与沈氏打招呼,见了何子衿便笑,“你好几天不来,康姐儿想你的很,常拿着你给她的拨浪鼓玩儿。”

    何子衿行一礼,问李氏好,道,“伯娘,我也想康妹妹了。我如今在同表姐一道跟祖母学做针线,这是我表姐。”跟李氏介绍三姑娘。

    三姑娘学着何子衿的样子也对李氏行一礼,李氏拉住三姑娘的手,上下打量一番,笑道,“这丫头生得真俊,叫什么名字?”

    三姑娘道,“我姓蒋,我娘叫我三妞。”

    何子衿顿时给蒋三妞这名字雷了一下,李氏笑着点头,“是个好姑娘。第一次见,没什么好的,这对小银钗,你跟子衿一人一只,拿着玩儿吧。”命丫环拿了来。何家有钱,李氏与沈氏交好,常有来往是真的,不过李氏这般大手笔的给见面礼,还是吓了何子衿一跳:这,这也忒贵重了。

    真的,乡下地方,哪怕是县城,也鲜有人家给首饰这种贵重的见面礼的。

    三姑娘不知要不要收,去瞧沈氏,因有李氏娘家人在,不好回绝,沈氏笑,“你伯娘给,就拿着吧。”

    三姑娘与何子衿都道了谢。李氏笑,“康姐儿在里头,跟康姐儿玩儿去吧。”

    何子衿就带着三姑娘去里间找何康玩儿了,何康较同龄的孩子有些瘦小,精神却是不错。话也会说一些简单的,见了何子衿就摇摇摆摆的站起来奶声奶气的喊姐姐,伸手要她抱,显然是极熟的。

    何子衿常自夸是万人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她在婴幼儿界有着极好的人缘儿。不知是怎么回事,何子衿自己也还是个团子样,孩子们却都乐得找她。何子衿伸手抱住何康,问她些幼稚话,什么“想姐姐没啊”“早上吃的什么啊?”“吃了多少啊”,又把三姑娘教给何康认识,让她叫姐姐。

    一时,大约是来的人多了,李氏命丫环抱何康出去。何子衿与三姑娘便跟着一道出去了,何子衿带着三姑娘认识些相熟的族人,除了李氏给了颇为贵重的见面礼,这些族人多是面子上赞三姑娘一句,并无东西相赠,倒叫三姑娘格外心安。还有一些族中的女孩子,或有的穿戴好些,或有的穿戴不如,凑在一处说话,叽叽喳喳的格外热闹。

    直到将将中午,碧水县的第一夫人,县太爷的老婆孙太太带着两个女儿来了,孙太太极为与众不同,这不仅仅指她的身份,也不仅仅指她的穿衣打扮,更是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尤其孙太太坐在椅中里的那种微带着一点高傲一点疏离的姿势,都表明,她与这一屋子乡巴佬是不一样的。连带着孙太太家的两个姑娘,也与何子衿这一干小乡巴佬泾渭分明。

    孙太太自有气质,更不缺身份,说话倒挺和气。李氏更是客气,对两位孙姑娘赞了又赞,着人给了丰厚的见面礼。

    何子衿便明白李氏为什么给她们一对小银钗了,估计是因孙太太母女要来,李氏特意备了些给小孩子的东西,见着何子衿与三姑娘,就给了她们一人一支。她们这个,算是沾光。

    孙太太到了,人也齐了,抓周礼便开始了。何康抓了一盒胭脂一只金钗,人都赞抓的好,将来毕竟是个漂亮姑娘。李氏也挺高兴,孙太太是个矜持人,待抓周礼结束,略坐一坐便客气告辞。

    李氏苦留,孙太太笑,“我在这里,怕是大家不自在。待何时你得了空,我再过来。”劝李氏不要送,带闺女翩然离去。

    碧水县第一夫人与两位碧水县第一闺秀轻轻的来了,然而,不消片刻,碧水县经一夫人与两位碧水县第一闺秀又轻轻的走了。

    她们的来与走都这样的短暂,以至于碧水县的土鳖大军还没反应过来,人家已经不见了。

    房间里有片刻的宁静,及至大家消化了这个消息,嗡的一声就开始了热闹非凡的讨论。乡间没啥规矩礼数的臭讲究,何家又不是什么大家大族,就是碧水县,也是个小县城。大家平日里都认得,说起话来也直接,有人道,“那就是县长太太啊,唉哟,我还是头一遭见。”

    另一个说,“上次咱们康姐儿洗三儿时县长太太也来了,我瞧见了。这一回又见,竟不大敢认了。”

    “是啊,瞧见没,县长太太头上那钗,可是金的!还镶了红色儿的石头!”

    “肯定很贵重吧?”

    “这还用说。”

    ……

    以上遴选于各青中老年妇女的对话,因为都是成年人,哪怕不懂装懂,大家还是比较矜持的。孩子们就不一样了,何子衿在孩子圈儿里听一群小丫头叽叽喳喳。

    主动要秀一下智商给大家做一下贵重首饰普及的是何恭舅家姑家表兄陈大郎家的闺女陈大妞。由于陈姑丈得了州府的盐引,一下子暴发的比何忻不在以下,陈家女眷头上也都换了金饰。连陈大妞不过十岁,头上戴的、脖上挂的,皆是金光闪闪,贵气逼人。家境的变迁,让陈大妞说话看人都习惯性的将下巴抬的高高的。

    陈大妞这会儿就说话了,她道,“那种红颜色的石头可值钱了,叫鸽子血来着。”

    分卷阅读60

    -

章节目录

美人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美人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