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拾掇小儿子的书桌。他在小学五年级时写的,题为爸爸,你再也不能喝酒了的作文,引起了我的好奇。
    绿色方格作文本上,儿子用稚嫩的笔触写道:我的爸爸在机关工作。他不会喝酒。可自从管了招待工作(自注:分管机关),经常喝醉。一次,去向市里要钱,还喝酒多了,住进了医院。然后,儿子用了三个自然段的篇幅,列举过量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儿子在结尾写道:爸爸,为了你的健康,也为了妈妈和我,劝你再也不要喝酒了!
    读至此,我的双眼湿润了。多么懂事的孩子!收起儿子的作文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
    七岁的那年初冬,大嬷嬷病故。出殡回来,我们一帮小孩被叔家大哥叫进了西橱屋。围着大人们用餐后的剩菜剩饭,大哥给每位到了一盅弥河牌串香白酒。大家一饮而尽。见我端着酒盅还在犹豫“你是不是个男人?”大哥吼了起来。“你屏住气,一口咽下去,就不辣”经不住连吓带哄,我一仰脖,62度的烧酒进了肚,眼泪立时流下来。出门,小北风一吹,哇的吐了一地。这是我的第一次醉酒。
    于是,整个学生时期,杜康发明的魔水未敢沾唇。工作后,同事的一次醉酒,又深深刺痛了我。那是八十年代初,一个夏日的午后。县教育局数名领导,所幸是有着近二十年教龄的马老师。他授课经验丰富,深得青年教师的敬佩。上课了,导入新课,板书题目,交代写作背景,一切进行的井然有序,处处彰显着马老师的干练娴熟。朗读课文了,他本来纯正流利的普通话,今日变的土话间杂,甚至口吃重复起来。此时,大家才发现,马老师面带酒意。更难堪的事情,还是于同事们的惴惴中发生了:朗读完第一页,他又返回来,重读了一遍。当马老师准备读第三遍时,校长站起来说:这第三遍,就让学生来自己读吧。当时的尴尬,是可想而知了。连我,都紧张地把脸埋进了手中的课本。当时我发誓,绝不能犯此错误。
    后来,到机关上班。单位领导见我滴酒不沾,半玩笑、半认真地说:不喝酒,怎么干好办公室啊?一次陪上级重要客人,单位领导都醉了,惟有我和另一位主任微醺。主要领导事后对人说,办公室的两位主任用错了人。很明白,我俩不喝酒,不称职啊!可父辈没遗传我喝酒的基因,我也没法子。
    95年,因工作的变动,时常作陪招待来客,但依然坚持来客饮酒随便的原则。但一次偶然的情况,却改变了我的初衷。那是去上级财政部门争取资金。饭间,少不了推杯换盏,大敬特敬,以搏领导好感,争取更多的经费拨款。该我这副陪带酒了,我再次举起了水杯。尊贵的客人们脸上的喜悦,立时销声匿迹了,连喊上饭。我的主陪领导急忙赔笑,说:“是服务员倒错了,俺副陪海量,豪爽着呢,赶快上酒。”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起身,自己换了头号杯,斟满。“我敬领导们了,我满起来,众位随便”妈的,不就是个醉?醉煞,也不能当孬种!不能给临朐人丢脸!一口干了半瓶安丘小老虎,立刻搏得满堂喝彩声。“再喝一杯!再喝一杯,下午就签拨款批文”望着当权者得意的样子,想着来路上,头头讲的,上级某部门处长到某大企业争取资金扶持,连喝六杯,三斤白酒换来30万扶持的故事,我也豁上了。不知如何出的酒店,不知如何回的县城,不知一路吐的狼藉一片,更不知头头服侍我一路,送我去了医院打了两天点滴。事后,领导说,好样的,有骨气,你把财政的领导们震了(后来,还真成了哥们)。朋友说,为单位,你是要钱不要命啊!
    咱是俗人,缺少定力。一夸奖,便姓高,忘了本家姓段。逐渐欣赏起李太白将进酒的豪爽、大气,酒量也与日见长(常长常醉常常醉)。在搏得豪爽,有能力,性情中人的“赞誉”的同时,转肽酶高、血酯高、心率高呵,这饮酒的副产品,如不速之客,纷至沓来,让我迎接不暇。不得不几进医院,修理治疗。
    嗨,这世界上,有发明出后悔药的就好了,发明者,定会获诺贝尔发明奖的殊荣。
    嘀嘀正写字间,手机来短信了。妻子高声朗读儿子刚发来的短信:“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少喝酒,多休息哦。祝老爸父亲节快乐!

章节目录

断桥梅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断桥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桥梅并收藏断桥梅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