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伊战争,人们总能产生许多的联想。
    我也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使人对权力产生极度狂热的情绪,甚至在手握重权之时会高度丧失理智,以至于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发动战争,滥杀无辜。
    战争似乎在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因为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战争就连续不断地发生着。
    人类的社会组织从氏族群落、原始部落逐渐向城邦国、诸侯国、帝国、共和国、联合国、世界共同体发展,人类社会的战争也从部落争斗向诸侯国兼并、帝国侵略、世界大战升级,而战争的武器则从石头、棍棒向长矛、火枪、坚船利炮、巡航导弹、航空母舰、核武器不断地更新换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战争的规模和杀伤力也随之不断扩大。
    虽然今后发生核战争和世界大战的几率越来越小,但在新世纪爆发的美伊战争,使人们看到人类走向和平世界的道路依然漫长。
    难道是聪明的人类真的热衷于战争吗?
    尽管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人权,人类社会在整体上不断朝着自由和民主的方向迈进,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由于高科技和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的广泛使用,使得战争在人们的想象中像打游戏一样地轻松——高科技武器精确的打击能力和超强的杀伤力,使得战争双方不直接面对面接触就可以置对方于死地,从而会使人们缺少对战争血腥场面的体验,人类对战争的残忍程度的认识也将随之而减轻——因此,那些实现了物质和科技现代化、手握高科技武器,将士兵武装到牙齿的国家更容易轻率地发动战争。虽然我极其讨厌这样的结论,但是却不能不承认这样的现实。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那些实现了物质和科技现代化的国家,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对于物质的依赖非常地强,对于资源的消耗空前地大,他们消耗了不知道比别的国家多出多少倍的自然资源,把自己占有的那部分消耗得差不多了,就明目张胆地拿着高科技武器去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恬不知耻地打着自由和民主的旗号。
    这是一帮“文明的强盗”
    正如2007年04月17日中国青年报文章实用主义政策正将美国推向战略困境中所说:
    但凡美国振振有词地遣责暴政和专制时,总会有人质疑美国的真正意图:名为推翻暴政,实则为了控制某个国家,要么该国家地缘政治地位很重要,要么盛产石油。实用主义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的不说,如果将美国打伊拉克解读为阻止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过是推翻其政府的借口的话,那么对伊拉克实施“自由民主”改造不过是掩盖布什政府企图控制伊石油资源的借口。
    “自古用兵非好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延续。
    要打一场现代化的战争,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作后盾是不行的。而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大国,就可以凭着这些资本和优势去攻打弱国,从而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是多么野蛮的丛林法则啊!
    毫无疑问,现实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人们沉溺于物质的制造和消费当中,沉湎于对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迷恋当中,已经日益失去反思和怀疑的功能,逐渐丧失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作为将人类利益集团化的国家来说,更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扩张着人类的这种物质欲望,消解着人类对高尚的精神的追求愿望。甚至不惜用战争来满足这种贪得无厌的物质欲望。
    欧阳洁女士在一个永恒的疑问——人类还能回归自然生态吗?(2001年)中写道:
    由于人类对地下水、矿产、海上渔业等自然资源的争夺,引发了不少国际冲突,甚至于局部战争。据统计,自二战后,由领土、水资源争端和海洋权益争夺引发的局部战争与冲突,约占二战后200余场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的20%左右。英国观察家报报道指出,全球变暖过去三年中也许已经造成10万人死亡,并可能导致大规模移民、疾病、贫穷甚至战争。看来生态危机后果,必然是最终导致人类的精神危机。
    贪婪的物质欲望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采和消耗,代表不同集团利益的国家又因为对资源的争夺而诉诸于战争来解决问题。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一个现实世界啊!
    全球变暖无疑是对物质充满贪欲的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大罪证。
    全球变暖缘于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人们都不会忘记,美国总统布什上任之后,就拒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虽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的政策在国际上备受批评,但是布什主导的两届美国政府,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政策方面表现得相当固执。他们不但不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去消除他们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危机,还要凭借强大的武力掠夺别国的资源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真是地球和全人类的不幸。
    如果所有的国家都像美国这样唯利是图,都像美国这样陷入物质主义的泥淖不可自拔,那么,人类将永远无法和战争说再见,人类真的将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实,美国并不是没有机会避开这种极端物质化、功利化,极端霸权主义的发展道路。
    一切热爱和平人们都应该记住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那位和布什竞选总统时被美国人民冷落了的戈尔,那位极力倡导“精神上的环保主义”、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戈尔。
    戈尔在担任美国副总统之前曾撰文高呼:“我们似乎日益沉溺于文化、社会、技术、媒体和生产消费仪典的形式中,但付出的代价是丧失自己的精神生活。”他呼吁“需要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
    戈尔在和布什的总统竞选中失败后公开宣布退出政界,专心致力于民间环保活动,他亲自制作讲解的环保影片得了奥斯卡最佳文献片奖。他大声疾呼,环保问题不应是一个政治异见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
    “道德问题”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要摒弃极端物质主义的思想,追求精神上的高尚和心灵的伟大的问题;就是要讲点良心,对自己国家和人类的发展负点责任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道德问题”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现代社会顽症,仅仅靠科学技术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要从“我们似乎日益沉溺于文化、社会、技术、媒体和生产消费仪典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使人类从物质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言,要用生态学来解救人类,因为“生态学已经成为一门‘颠覆性的学科’,它将要‘颠覆’的是300年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为所欲为的价值观、世界观。”
    并不是生态学家们有意要和现代文明作对,而是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价值观、世界观把人类放在“万物的主宰”的位置上,导致了人类的狂妄自大,从而破坏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最终又导致现代社会物质主义思想泛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造成了人类的精神危机。
    精神生态学家鲁枢元先生在论述地球生态的恶化加剧了人类精神的病变的问题时说:
    戈尔败给了布什,较为温和的生态主义败给了极端霸道的单边主义,美国民众失去了一次调整自己国家发展策略的机会,也使自己、使地球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陷入更剧烈的震荡之中。
    现代工业社会超速发展的300年,人类在一手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种种空洞和裂隙。人类精神的偏执、破碎,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失衡、断裂;而地球生态的恶化,则又加剧了人类精神的病变,这就是人类纪时代的人类面临的一个极其凶险、疑难的顽症!
    事实如此。
    在现代社会嘈杂的吵闹声中,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高呼着全球化,都在迫不及待地往全球化这辆列车上挤。可是,这种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为标准的“全球化”就是完全依赖于科技、沉溺于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的全球化,充满了霸权和暴力气息的“全球化”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挤破头地搭载全球化的列车,在不知不觉中便失去了自我,变成了美国的追随者。在现实的世界中,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就像是人类社会这个羊群中的领头羊,它朝哪儿走,其他的国家就必须亦步亦趋地紧跟着往哪儿跑。若有谁胆敢不跟着它的屁股走,必然会受到它的欺负和打击。而循着这条死胡同一条道走到黑的风险,却要由整个人类社会来共同承担。
    多么可怕的现实。
    而一个充满了霸权和暴力气息文化的超级大国,又由一个充满霸权和暴力气息的总统来领导,无疑将会使人类本已十分糟糕的的生存环境进一步雪上加霜。
    美国单边主义对联合国和世界的挑战,直接威胁着全球的安全和稳定。美国一鹰派人物曾直言不讳地说:“根本就没有什么联合国,世界上只有一个听命于惟一超级大国的国际组织。当美国发号施令时,联合国就会惟命是从;当联合国符合我们利益时,我们就会利用它;当它不符合我们利益时,我们就会绕开它。”霸权主义的嘴脸暴露无遗。
    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对世界造成的伤害是多方面的。而我以为,其贻害最为深远的又将莫过于生态灾难,尤其是他领导下的美英联军对伊拉克所发动的战争造成的当今世界人类精神上发生的病变。这一病变促使人类在解决物质主义危机和资源短缺的问题上顽固地使用暴力、动用战争这种极其野蛮、极端丧失人性的手段。
    当然,这样的手段古人也用,但其超强的杀伤力和丧心病狂的程度,于今为烈。而且是打着解放一个国家人民的旗号,打着自由和民主的旗号,其卑鄙的程度古人更是遥不可及。人性的退化,由此可见。
    这种病变有可能使人类社会永无宁日。
    如果真的如戈尔所希望的那样,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出现“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那么,人类将有望逐步从对物质的高度依赖中解脱出来,从偏执的理性主义思维中解放出来,从而将不会因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发动战争,并且可以最终消灭人类社会存在的战争问题。
    这无疑是人类的福音。
    如果戈尔没有输给布什,也许情况真的会好一点。
    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所以人类注定要为自己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正如鲁枢元先生所说:“美国民众失去了一次调整自己国家发展策略的机会,也使自己、使地球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陷入更剧烈的震荡之中。”
    这使我对戈尔的失败感到特别地惋惜和遗憾。
    其实,类似于戈尔的呼吁在历史上绝非个例。只是人类在物质创造中发展起来的日渐偏执的理性主义思维,和在物质享受中不断膨胀的个体欲望,在一步步将人类推向危险的悬崖边上,而我们却沉醉于其中沾沾自喜、全然不觉。而一些手握大权的大国领袖,为了自己集团或民族、国家的利益,崇尚用暴力和战争解决问题,不断加剧着人类的生存危机。
    1958年,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史怀哲先生在授奖仪式上发表演说“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呼吁“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不再以战争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必须寻求以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呼吁“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致力避免一切会使现况恶化、危险化的事情。希望他们铭记使徒保罗的名言:若是能够,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这不但是对个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也是对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希望他们能互相勉励,尽一切可能维持和平,使人道主义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发挥作用。”
    史怀哲说:“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虽然如此,我仍然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可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家伙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又怎能将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放在超越一切暴力的位置上呢?
    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指出:“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过去的危险是怕人成为奴隶,未来的危险是人可能成为机器人。”难道人类真的死了吗?难道人类真的注定要做物质的消费机器、精神上的行尸走肉吗?
    “戈尔败给了布什,较为温和的生态主义败给了极端霸道的单边主义。”精神上的圣者无法对付极端的物质主义者。现实世界中不断涌现民间环保组织,可是终究抵挡不了物质主义的大潮。这难道是现代社会无法摆脱的宿命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人类真的该“死了”
    如果人类真的是这样死了,我倒觉得,罪有应得,死不足惜!
    正如鲁迅先生针对雷峰塔的倒掉所说的一句话:“活该!”

章节目录

沉雪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沉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沉雪并收藏沉雪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