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招娣也不想自己在安宁这儿,她把好东西全拿出来招待自己和大勇。
    等他们回去,安宁和江寒生两个吃糠咽菜的熬过剩下的日子。
    过日子,得细水长流。
    就像赵大勇,以前单身吃食堂。
    粮票油票什么的,月初就全交给食堂师傅。
    吃多吃少,一个月全凭食堂师傅安排。
    现在他有了对象了,而且马上就要结婚了,他把粮油关系,又转回了街道。
    每个月,沈招娣拿他的粮本去领粮油票,再去粮店,副食店换油。
    现在赵大勇三顿饭都是沈招娣负责。
    也幸好赵大勇是在肉联厂上班,加上他又是单位杀猪的一把好手,算是单位的业务骨干。
    杀猪后,肉联厂用不上的那些猪下水,剔了的猪骨头,都是让他带走的。
    还可以优先买不要票的猪头。
    再加上赵大勇有个在乡下做大队长的姐夫,会定期帮他们弄一些粮食,虽然都是粗粮为主,但也解决很大的难题。
    目前沈招娣跟着赵大勇,没有吃过苦,比起从前的日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要说哪里不好,沈招娣的户口始终解决不了。
    所以沈招娣的忧患意识很强。
    安宁也知道,沈招娣是为了自己考虑。
    她道:“放心吧,小沈姐,我们会计划好过日子的!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做!”
    沈招娣叹了口气。
    这丫头,还是没明白她的意思。
    沈招娣:“咱们今天其实做一个荤菜,再用素菜对付几口就行!”
    安宁握住沈招娣的手,“小沈姐,真不用,本来我和寒生哥就打算做腊鸭的,其他菜,虽然确实是因为你们来了,才加的,但这真的不影响我们生活。而且我也馋了,你就看在我这个孕妇的份上,都做了好不好?”
    沈招娣拿她没办法,只得照做。
    安宁这儿东西齐全,葱姜蒜各种大料啥的。
    本来这些菜,做的时候,味道就香,再加这些作料,味道就更香了。
    没一会儿,走廊里,不少人家的门打开了。
    纷纷吸着鼻子,寻找香味的源头。
    这一找,就找到了安宁这儿。
    “这又是在炖肉吧?”
    “可不是,一个月第几回了?”
    “哎哟,这哪记得清啊!小年轻不知道过日子,这后头的时间,还长着呢!”
    “等着吧,有他们喝水饱的时候!”
    这些话,一字不落的传到了沈招娣和安宁耳朵里。
    沈招娣看向身边的安宁。
    “宁宁……”
    安宁一脸淡定,“没事儿,谁家没炖过肉啊?大家都做过,不能因为小沈姐手艺特别好,做饭香,就成了错吧?”
    沈招娣不好意思了。
    “哪有很好。”
    “明明就很好,我嗅着这味道,待会儿就想多吃一碗米饭!不,至少得两碗!”
    沈招娣紧绷的情绪,瞬间放松了。
    随着菜一道道的炒着,走廊的香味,愈发的浓郁。
    恰好这时候,邵晴和林丰两个从县城逛了回来。
    还在上楼梯的时候,林丰就在嚷嚷,“谁家做饭这么香?这怕是比国营饭店的大厨手艺还好!”
    邵晴那会儿还笑林丰馋肉了。
    还说明儿去看看,有没有不要票的肉骨头之类的,买回来炖个汤,解解馋虫。
    毕竟,这离下个月月初,也还有差不多一半儿时间。
    他们越靠近自己家,发现香味越浓郁。
    再一看,发现做菜的田螺姑娘,就在自家门口。
    不对,应该是自家对门。
    沈招娣炒菜,安宁在旁边看着打下手。
    见到邵晴和林丰,安宁赶紧道:“邵晴姐,回来了?晚上和林大哥一起来我家吃饭吧!我姐姐来了,今天做了好吃的。”
    邵晴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来了,你们都不够吃了!”
    这年月,就算是过年,也没有谁家的好菜,是够家里人吃饱的。
    自家人都吃不饱,再加两个外人,算是怎么回事。
    邵晴不好意占这便宜。
    安宁:“不用这么客气,就一顿饭的事儿!而且今儿是我姐下厨,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
    邵晴盛情难却,也只得答应。
    她道:“那我帮忙打下手,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安宁:“不用,你和林大哥先进屋去坐,家里还有两个大老爷们在聊天。”
    屋里,江寒生和赵大勇两个正聊着的是沈招娣和安宁两个城里户口转正的事儿。
    其实矿区有农转非的名额,每年六个指标。
    下矿工人和家属得占四个。
    剩下两个,是普通职工或者家属。
    不过竞争十分激烈。
    矿区好几万职工,临时工或者学徒工不在少数。
    好些职工,光是孩子,就七八口,这些都算在家属里头。
    光是排队,估计三十年,都轮不到。
    辛叔和骆叔告诉过江寒生,他们可以帮安宁留一个名额。
    不过因为才帮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为了不给江寒生以后升迁留麻烦,至少得等两年。
    这两年,安宁跟着江寒生吃点苦头,到时候孩子也别上户口。
    等两年后,安宁的户口转到城里,挂在矿区的集体户口上,她有了户口,再直接给孩子上城里户口,也省的还要办迁出。
    这年头,小孩儿户口是跟着母亲的。
    母亲户口在哪里,小孩儿户口就在哪儿。
    如果是这种方式,等两年后帮安宁解决户口,这两年,安宁就得在矿区上班。
    上学的事儿,肯定只能搁置。
    但是安宁选择的是另外一种,就是上学。
    高中考大学。
    只要考上大学,户口就能变成城里户口,转到所在大学的集体户口。
    毕业之后,转回矿区,不要太简单!
    安宁的问题好解决,沈招娣的反而麻烦一些。
    沈招娣没办法像安宁一样脱产学习。
    而且她认字儿,但实际上学识并不强,加上她比安宁年纪大不少,要走念书这条路,不容易。
    第318章 头疼的事儿
    “我其实有想法,去找悦己的领导问问情况,她毕竟在纺织厂也干了六年了。一般情况,三年转正的都少见,更何况是六年!而且前段时间,她自愿加班,帮着厂里解决难题,厂里给她加了工资,还答应,往后厂里有什么福利,会优先考虑她。
    按理,厂里对她的印象不差,这件事,不至于太难办!可一个单位,一年下来,也就两三个农转非的名额,真要落到悦己身上,我又觉得没那么容易!”赵大勇一脸头疼道。
    他说这些,倒不是嫌弃沈招娣不是城里户口。
    而是为了以后着想。
    他一个的户口,负责两个人吃喝,肯定没什么问题。
    大不了,多花点钱,让姐姐和姐夫想法子。
    他们高价买粮食。
    只是,以后结了婚,肯定会生孩子。
    到时候孩子跟着沈招娣上乡下户口。
    孩子一多,吃饭穿衣都是问题。
    到时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江寒生明白他考虑的问题,毕竟两个人想法都一样。
    就是将自家媳妇儿的户口转到城里。

章节目录

六零小胖妹,嫁给瘸子后竟三胎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程小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程小麦并收藏六零小胖妹,嫁给瘸子后竟三胎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