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持免不了失落,到画廊门口才勉强调整好状态。
    向繁和安盈今天都不在,画廊中的氛围更为紧张,杨持换了新身份,换了新工位,这一切都像是成为杨舒景谬论的佐证。窃窃私语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嗡嗡嗡无孔不入,又在杨持转过眼时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杨持没心情计较这些闲言碎语,生活上,光是为了傅掩雪和孩子们的事情就足够他挂念,而工作上,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步——易寻笙——他还没有攻克成功。
    孟堪给出的主题是亲情。这道题看着简单,但是鲜少有画家能够精妙地描绘出亲情的复杂本质,而易寻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易寻笙的确有着人们固有印象中的“天才通病”:冷漠、古怪。
    想要用小恩小惠来打动对方,大多数时候只能适得其反。
    那么……只能找出对方的“需求”。
    易寻笙这样的人不会缺钱,便只能从其他的方向进行攻破:原生家庭,人际关系,自我突破。前两个领域,以杨持现今的能力尚不能接触,那么,最后一个……
    杨持不断翻阅着易寻笙的作品集。
    易寻笙这些年公开的作品,明面上的主题各异,但是内在都无法脱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一深刻核心。而他发表的时间,多集中在少年至青年的过渡期,近两年的作品水准依然很高,但是公开的部分却并不多。
    平凡的人会遇到瓶颈,天才自然也会。就连闻名世界的文学家也有认为自己写得一团糟想自杀的时刻。
    可要如何才能为易寻笙提供现下最需要的灵感价值呢?
    杨持凝视着屏幕,这是在五年前,易寻笙创作的一副名为《铜、童、瞳》的画作:荒芜的废墟之上,四周寥无人烟,一座残缺的儿童铜像斜斜地陷入断壁残垣中,一只幼鸟闭着眼睛,栖息在孩子的脸侧……
    杨持正在冥思苦想,杨敏敏打来了电话。
    “杨持哥哥,石杏哥哥说后天就是端午节了,安排我们明天去艺术馆参加活动,你能陪我们一起去吗?”
    杨敏敏话还未说完,那头的几个少年争先恐后地插上话,重点只有一个:希望杨持能一起参加。
    本就许久未见,这几日孩子们的行程全部托管给了石杏,杨持心中愧疚不已,心道明天怎么也要去一次,便应了下来。
    杨敏敏又道:“人美心善的神秘姐姐会来吗?”
    “姐姐?”杨持愣了半秒,立刻想起是关于傅掩雪那个误会,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又不能直接拂了孩子们的好意,便委婉道,“姐姐忙得脚不沾地,说祝你们玩得开心,他就不来了。”
    “好吧……”杨敏敏明显有些失望。
    杨持只能温声又安慰了几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他坐在凳子上,正对着窗外的天空,忽然之间,他想起来小时候的端午节。那时,他和山里的好友们结伴游玩,年少不知愁滋味,蝉鸣和夏日一样长,那是一段好时光。
    他们的童年和城市的孩子大不一样,没有高科技电子玩具,也没有马戏团和电影院,但是大山就是他们的游乐园。杨持很喜欢山里,山风吹来时张开翅膀,他便是一只自由的鸟,灵魂也便从这头,飞往无边无际的那头了。
    大自然,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杨持猛然一怔。
    如果他能从自然中获得力量,那易寻笙呢?来自大山的孩子们,天生就是大自然的代言人。
    艺术家拥有更强烈的共情能力和捕捉细节的本事,天才更是如此。
    在征得孩子们的同意后,杨持鼓起勇气,给易寻笙发去了邀请函。
    对方没有回应。
    杨持并不气馁,如果易寻笙这么好说话,那便不是易寻笙了。
    他思索片刻,拿起手机冲出了画廊。
    作者有话说:
    最近工作压力大,没休息好脑鸣了,宝宝们一定要好好休息啊!
    第42章 那一天,他站在夕阳下
    “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参加……除了包粽子,还有制香囊,做陶艺,画扇子……”
    杨敏敏担心地看着杨持,小声道:“杨持哥哥,要是那个哥哥不来就算了吧。你已经朝着大门口看了好多次了。”
    杨持叹了口气,也是,易寻笙那个怪异的性子,怎么是他能说服得了的?昨天他去了易寻笙的小区,不知道是人不在,还是不想见杨持,到了最后,杨持是连一句话都没说上。他倒也没有放弃,把艺术馆的地址和活动时间用短信给易寻笙发了过去。
    杨持没和艺术家打过太多交道,自然不明白易寻笙这样的人心里的弯弯绕绕,只能凭借跟着lily学的“一招半式”,看看能不能让易寻笙改变想法,哪怕只是在艺术馆里和对方说上话,也是一项大突破。
    眼看着第二季度就要接近尾声,杨持离目标依然遥不可及,心中若是没有一分焦虑那必然是作假,但若光顾着焦虑,却也是什么都做不了。
    杨持心中安抚自己,好不容易和孩子们见一面,也应当把大部分精力留给孩子们才对,他丢了一个工作,虽输给了杨舒景,必定心中难受,可若是因此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那便是因小失大,十分不值当。
    这样一想,杨持的心境开阔许多。
    石杏的安排——又或者说,傅掩雪的安排——向来十分妥当。孩子们出山之后,是没有闲钱买新衣裳的,为了今天的出游,石杏提早一天就把衣服带过来,尺寸大小竟大多都很妥帖,孩子们穿上,和其他共同参与活动的城市孩子们比起来也是一点不差。

章节目录

袭夺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鲜切宝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鲜切宝石并收藏袭夺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