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却不管,脸上明晃晃的笑,仿佛又重复了一遍“小舅舅吃醋”这几个大字。恰逢那头有人唤她,她俏睨卫觎一眼,轻快而去。
    卫觎原地立了片刻,唇角逸然一动,在无人处把那句反驳道出。
    “胡说。”
    -
    原以为会这般到过年,不想腊月二十五傍晚,北地忽来急报,徐寔染上风寒,缠绵病榻。
    徐军师是代替卫觎坐镇中军的人,他如今病倒,虽不至乱了军心,却是缺了个主心骨。
    卫觎撂下信笺后,什么都没说,只看了簪缨一眼。
    簪缨便知晓这一年的元日,他们无法在一起过了。当下不说挽留之言,去替小舅舅准备行装。
    “用不着。”卫觎伸手将人拽回来,屋里的人知趣退下。
    初掌的烛灯下,男人注视簪缨柔美生色的脸颊,一眼即休。回身,取来一副柔软羊皮上嵌着铁制箭筒般的物什,递到簪缨面前。
    “这是什么?”簪缨没有见过。
    “缚臂轻弩。”卫觎帮她缠到小臂上,耐心地给她演示如何使用。
    “和袖箭差不多,但比袖箭威力大,我刻意减轻了材质的重量,如你臂力也可持有。”
    这东西他来豫州前便已准备好,只是一直犹豫要不要给她。
    理智上卫觎知道,有十影卫和精骑兵在,无事需要簪缨自己动手。况且,她一贯路见不平,三百对三千尚且不惧,有了这东西,更恐她往前冲。
    可若不给她加这层保障,他不在她身边之时,只会更担心。
    他的软肋是她做的,一向进退维谷。
    “你放心,非至生死关头,我不会轻易动用此物。”簪缨一眼看出他忧虑,向他保证,“我很惜命的,绝不自涉险地。”
    只不过方才得信时簪缨心里还没什么,此时臂弩在手,微沉的重量压着她,她才切实体会到,小舅舅真的要离开了。
    她还没有帮他找到金鳞薜荔呢……
    大事当前,儿女情长少。簪缨收了东西,未在卫觎房中过多逗留,让他养精蓄锐。
    出了门,她过问底下人是否给大司马和他的亲随喂好了马匹,而后回房,只等明早送他离去。
    春堇等人听说了大司马要急返驻地,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清寂下来。
    侍女们皆看着小娘子,不知该如何劝慰。
    反是簪缨神色如常,卸下发钗,任一头瀑般的长发披散而下,映烛照着镜。“我见过皇宫的新岁宴礼,夜燎晃舒光,华灯若火树,再也没那般繁丽热闹的,可那种浮华,还不如在蒙城的这段日子踏实。”
    “来日还长。”
    客室中,卫觎久久望着天边残月,目光深重轻渺。
    将要就寝时,簪缨的屋门忽被用力地敲了几下。
    原是龙莽得知消息,他原本就定了要与卫觎一道回兖州,故才从城外赶回来,和簪缨告个别。
    他行事不拘小节,却也不入女子闺阁。簪缨只好现裹了大毛斗篷从屋中出来,到廊下,借着灯笼的光才看见,义兄手里还提着一个酒囊。
    兄妹俩坐在廊子的栏杆上,望月分酒。
    那不知什么皮做的酒囊有股不讲究的膻味,簪缨只抿了小小一口,龙莽略不在意,仰头灌进一大口,闷坐片刻,忽然道:“我原也有个妹子,十六岁,死在胡子手里。”
    簪缨心尖猛跳,转头看他,“未听兄长提起过。”
    “我妹子啊,塌鼻阔口,长得像我,”龙莽咧嘴一笑,“那可不就成灾难了么,她从前总愤愤不平地念叨,都是爹生娘养的,世上咋就长得出像花儿一样好看的美人,她下一回投胎,一定要投成天下第一大
    美人。嘿。”
    这个八尺高的壮汉,扭头端详簪缨那张小脸,眼里见泪光,“老子第一次看见你,就想起我妹子了,可惜啊,岁数对不上。那年……我还没加入乞活,出门找活儿糊口的功夫,一村子的乡亲都被胡子劫了。男的,直接杀了,女的,都祸害了。就我妹子——”
    他闷声抹了把脸,簪缨动容将手放到龙莽手背上。
    龙莽恨声道:“就我妹子,因长相受胡贼讥笑,他们心血来潮把她绑在树上,用烧红的刀面往她脸上烙,又把她绑在马尾巴上,活活拖行至死!”
    言及此处,龙莽一身肌肉都虬结贲张,没人能想象到当他回村后找到妹妹的尸体,他眼之所见,心中是何等悲愤欲死。
    那种恨!是他后来募兵图强,杀了再多胡人也无法消解的心头之恨!他发誓,余生若不能尽屠胡虏,便不配为人。
    “我恨北胡,可南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龙莽转头瞪眼,“偏安江左,说白了,不过是君臣上下贪生怕死,豁不出去罢了!在那些文人心里,保存华夏衣冠要紧,贪逸享乐要紧,我们这些贱民的水深火热,倒是毫不要紧的。那日我收到樊氏钱财,听说他们要对付于你的时候,只觉可笑,这些庞大世家杀敌不行,内斗却真有两下子。”
    簪缨听得心绪波动,她生于繁华,长于深宫,行路至今,也渐渐觉知如此。
    她按住义兄的手,定定道:“不会永远如此的。”
    “阿缨,你是好样的。”龙莽平复了一会心绪,对簪缨道,“你做的事就是多少男儿也不如,我心里服气。接下来你打算哪去?你若有意,哥还相识些青州的堡坞宗主,青州如今成了三不管的乱地,北朝常去袭扰,南朝也去征兵,当地的大姓宗族便结堡自卫,有些像乞活军,但更加排外。乱是乱,但人数势群不容小觑,像你自己说的,你有钱,又有利民之心,何妨去那儿结交几位大堡主,给自己多通条路子。”
    簪缨微微一愣,在脑中快速思忖一番,还真觉得是个好提议。
    龙莽又喝了口酒,带着几分醉意哼哼道:“这狗日的世道,放着蒙眼吃屁的主儿当家,老子早他妈想反了……现今,大司马兵强马壮,你钱袋充足,珠联璧合,还怕个卵!阿缨,记着,老哥永远做你的后盾,你什么不用怕。”
    簪缨目光深锐一动。
    她骨子里并非什么忠臣良臣,前世她被困冷宫之时,听到外起兵乱,尚且希望反军能攻进建康,夺了那对冷血狠毒的李氏父子的江山。
    她对那个腐朽的朝廷,已经没有半点感情。
    但是,她朝卫觎的屋舍方向看了一眼,不知他有没有休息,微微压低声音:“而今北朝犹占洛阳,据淮北,灭我家国之心不死,暗自磨刀秣马,意图一雪前耻。当此时刻,正是汉家根底存亡之际,小舅舅肩负重任,他的眼睛只能死死盯着北边,分不得心,也生不起乱。义兄可千万别在这时候撺掇小舅舅。”
    龙莽放声大笑,一点不怕自己的悖逆万死之言被谁听去,那痛抒愤懑的狂笑直冲霄汉,上达天听。
    他神炯的双目凝视簪缨,“傻妹子,你怎么没明白,我保的是你!!”
    簪缨做梦似的看着他,呆愣好半晌。
    “——娘子,娘子可歇息了吗?”
    二门外忽然想起一道急切的呼声,让她如梦初醒。
    杜掌柜催促任氏进院回话:“小娘子,刚刚收到寿春那边发来的信,说今日有一人到府台,答上了那三道问题,关于金鳞薜荔是何物,说得有根有底。还说如若不信,他手中正有一块,可作验证。”
    “当真?!”簪缨一瞬将龙莽方才的震烁肺腑之言搁在脑后,猛然站起。
    她起得太急,险些跌了,还是龙莽扶住,咕哝一句
    :“什么玩意儿啊?”
    簪缨一刻都等不及地去告知卫觎。
    卫觎听后,也极少见地沉默了一时,也难得怔怔问了句废话:“当真?”
    等他回神,才发觉女孩眸亮近乎妖冶,靥若桃红李绽,艳色灼人,激动之情远超自己。
    他吐息,勾手捏一捏她的指骨,缓声安抚:“阿奴莫急莫激,明朝天亮,咱们一同去府台探个清楚。”
    第110章
    次日天才微亮, 簪缨梳洗已毕,卫觎延迟了行程, 二人乘车同至寿春府衙。
    时值卯时三刻, 谢止尚未上职,闻听家人来报,颇觉惊奇, 整衣冠而出。
    他到时, 但见二人并肩立在堂中。
    卫觎身姿高拔,未氅未裘,劲装外随意系了一领坠至靴面的玄缎披风,簪缨身上则是件毳毛海棠红斗篷, 额覆貂帽,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她薄粉色的双颊似被风吹所致, 清冷的眼中有些道不明的神色。
    谢止不知出了何等大事, 惹得这二位一道过来, 问向簪缨。
    “无他, ”簪缨回以一个看不出根底的微笑,“只是昨日见信,听说有人答出了三道试题, 我闲来无事, 便过来访贤。”
    这一大清早便从蒙城赶来,岂是闲来无事。谢止心里有疑, 不着痕迹地看了大司马一眼,不好追根究底, 笑了句, “阿缨可谓求贤若渴了。”
    便即吩咐下去, 将那人请来。
    原来昨日的答题者自称, 他不想做官儿,来就是为了那一铤金子来的。这笔钱最初说好由簪缨出,那人未见赏金,自然不去,在府衙后头的驿舍宿了一夜。
    差人去唤人的功夫,谢止取过那张答卷,给二人过目。
    簪缨最先接过,只见是一张价贱的草纸,再看上头字迹,不说字大如斗,也是歪七扭八的墨团疙瘩,先看得簪缨头大如斗,这才明白为何方才谢止的笑容古怪。
    她这一夜加一路的希冀之心,无端沉下几分。
    簪缨忽略上头两道策论,先去辨别金鳞薜荔的述源,只见其上应答:此物乃扶余国弱水南畔金苔古树也。
    她眼神亮了亮,将纸张递与卫觎。
    卫觎倒是从上到下观览一遍,目光定在最后那行字上,眸色明晦不定。
    “府君,人到了。”
    一个旧袄短打的黑瘦脸男人被领到堂中,却是个庄稼汉模样。
    簪缨一愣,卫觎抖了抖草纸,平淡地问向这人:“这些是谁教你的?”
    汉子向堂中贵人团团行礼,本也未想隐瞒,便老实交代道:“回府君的话,小人乃肃县人士,以耕种为生,这些高深的学问自然不是小人有本事想得出来的,是小人邻舍旁,住着一位了不得的半仙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个顶有学问的人!这不,他见小人生计艰难,便给小人指了明路,让小人来讨赏金,好养活家人。这些都是那位先生教小人写的。”
    不知是这个庄稼汉过于相信他口中的“半仙儿”,还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字都写不利索的人,还真敢登上刺史府的大门。
    “可这上头说得不对啊。”
    卫觎的声色愈发寡淡,“金鳞薜荔,不是此物。”
    薜荔者,藤木之属,这世上虽无一种叫金鳞的树木,但他为祖将军寻药那些年,望文生义,也四处搜罗了不少树皮枝叶与金色鳞片相似的树木。
    幽州以北的寒地扶余国,确实有一种树干上生有金色草苔的无名古树,北府的人曾发现带回给葛神医看,然而经葛神医试过药性,却并无解毒之效。
    卫觎没有太多的失落。
    这种事这些年已反反复复发生过无数次,次数多了,人也就麻木了。
    他只怕簪缨难过。
    果然,簪缨从他短短一语,就想明了来龙去脉,脸色煞然一白。
    卫觎不动声色侧步站到簪缨身后,给她依靠着。
    “没事的,阿奴。”他轻轻耳语。
    “怎的不对了?”那庄稼汉却急了,躬身哈腰说,“当然不单单是那外邦产的木头,还得是被雷劈过的,半仙儿说叫什么……雷击木,小人还亲眼见过半仙儿用这东西,救过被毒蛇咬伤

章节目录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晏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晏闲并收藏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