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家里也开始安排去学字的人了。
    为了保证不影响农家种田,这个识字工作也不是—股脑的安排上的,是要分批次的。
    比如上午就是孩子学,下午是女人学,晚上才是男人学。
    也不是所有人学,超过一定年纪的老年人就不用学了。
    政策下发后,祝桥就开始安排人下乡了。众位来是分批抽签决定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后由府城这边的吏员送去县城,再由县城安排人去乡下。除了这边送去的老师之外,县里也要安排人配合。以免去了当地被当地人阻拦。
    为了此事能成功,祝桥甚至还将此事作为下面县令的考核标准。等扫盲期结束之后,祝桥准备亲自去下面走一圈,然后随机抽查老百姓,进行考核。以此来判定哪个地区扫盲工作做得最好。虽然这个也得看运气成分,但是如果真的认真履行职责了,自然也不怕抽查了。
    “朝廷这可真是没事找事啊。”下面的县令一头冒汗。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女人学字。这任务又要加重了。”
    “那位谢大人真是回到朝中也不安生,总能惹出许多事情来。”
    东州府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就开始了。
    首先接受学习的是村里的小朋友。
    看着一群脏兮兮的孩子,有些老师心里还有些不适应。
    但是为了能有份铁饭碗,只能努力去适应了。
    好在这些孩子虽然调皮,但是天然的对这些有学问的老师很是敬重,压根不敢惹事,—个个怯生生的看着老师。
    扫盲老师先是要求他们从数字开始学习,讲解—天的学习任务。
    然后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块油纸包着的麦芽糖,告诉他们,“明日我检查,谁若是答得最好,就得—块糖。”
    这也是祝桥想出来的。
    因为谢来告诉他,不能一味的强迫老百姓,这样容易造成逆反的心态,还是要奖励为主。
    于是孩子就是奖励糖块,女人和男人就奖励鸡蛋。花销不多,但是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果然,看到那糖块,本来还怯生生的孩子,顿时眼冒金光。
    —下子就有了神采,连这些临时的夫子们都似乎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聪明劲儿。顿时对这扫盲工作要有信心多了。
    不止如此,还要搞什么小红花之类的,认识的字越多,得到的小红花就越多。到时候能去县衙里面领奖励,比如免除一年的徭役之类的。这类也不用额外花钱,但是对百姓来说却很重要。
    奖励方式的扫盲,果然让老百姓都有了兴趣了。不止为了那点奖励,更是有了攀比的想法。
    最后谢来作为户部的尚书,也给了老百姓一个特殊的奖励。
    以村为单位,扫盲一年,谁家的识字率越高,谁家就免税—年。也不用管谁家人口多少了,是否公平了。毕竟人口多的家庭本身缴税额度就更大,免税也会免更多,难度自然也要大一些。
    免税!
    封建社会里,为了免税,跟着造反都敢,更何况是学字!
    —时间,家家户户眼睛都红了。
    东州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终于开始了。
    谢来每天都隔几天,就在空间里面听祝桥的工作汇报。
    他发现现在这样简直是太方便了。要是全天下当官的都能来这里开会就好了。仔细想想,以后也不是不能这么搞。
    谢来心里充满了期待。
    祝桥也是满面红光,“众人知道是大人您的政令,无所不从。加上给他们那么多的奖励,不分年龄性别,所有参与扫盲的百姓都十分积极,下官往附近的几个县乡走动了—番,如今家家户户都能看到在门口用树枝写字的孩童,门口都有竖着木板,用炭笔学写字。有些乡村学的比较快,已经开始背诵加法口诀表。”
    谢来闻言,总算放心了。
    果然可行。
    “祝桥,你做得很好。这件事情若是做成,未来史书上必定有你的名字。”
    第一个为百姓扫盲的官员。
    祝桥顿时心情激动,迎接着众人的羡慕嫉妒,然后还谦虚了一下。
    刘连青很是不服气,可以自己来做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家伙就是运气好,当初偏偏就留在东州了。
    谢来这时候点他的名字了,“等过阵子,你也去一趟东州。光是识字,不能让他们明白这样的好处,他们现在只是为了奖励,或则是因为对于我的信任才去做的。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识字的真正好处。”
    刘连青不解。
    谢来道,“边城的羊毛纺织厂无法供应整个大虞,也无法供应周边国家,我准备在东州也开办一家羊毛纺织厂,专门做成品。到时候招聘工人,就要求要识字。”
    听谢来这么说,刘连青和祝桥顿时都明白这其中的好处了。
    只是祝桥还有些担心,“东州开矿和码头已经有许多非农业人口了。若是再开办工厂,只怕影响农耕。”
    谢来笑道,“放心,天书书院已经研究出了许多新型农具,方便耕种。能解放一定的人口。”
    既然要改革,首要条件自然是提高生产力,对此谢来可是很严格要求自己的。
    谢来开厂还有一个缘故,就是要打击地主。
    地主也得靠佃农才能耕种大批的土地。特别是那些大地主,真的是有万亩良田的。
    以前谢来以为自家良田就不少了,他母亲谢夫人到处买田地,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当时就觉得家里田地很多。
    后来做官,进了户部才知道,原来自家田地和那些世家还有大地主比起来,完全比不了。
    这些人田地都是万亩为单位的。
    不可思议。
    但是土地兼并就是这么严重。
    要不是谢来之前搞的那个荒地奖励生育,解放许多佃农,没准现在社会矛盾更加严峻。谢来觉得要不了几年,只要来个天灾,就得搞一次农民起义了。
    想要打击这些大地主,是没用的。从他们手里把田地买出来都不可能。这些人把田地当命根子一样。
    所以谢来现在主要是提高百姓的生产能力,然后将解放出来的生产力都投入到工业里面。再加大对外贸易。让这些超级大地主意识到,种田已经不是唯一可以赚钱的渠道了。
    这样才能找机会从他们手里弄一些田地出来。
    谢来甚至已经想到要搞一个属于国家的粮食生产基地了,这样就能抑制粮价。打击这些大地主。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还是生产力。
    天书的责任很大的。
    寻找新的通商渠道,这事儿自然交给了来寿了。
    来寿在边城,如今那边的蛮人分裂状态,中间还有谢来搅局,暂时是不成气候的。这时候就可以腾出空间来了寻找商路了。
    这个世界上也曾经出过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曾经打到很远的地方去过,但是却没有开通出一条正式的商路出来。再加上当朝君主都没能真正的打败过蛮人,所以也没能走到更远的地方。
    如今谢来要为这个国家开源了,得努力走出去。
    一个完全封闭的国家,是不利于改革的。
    第281章
    天书的推广,谢来基本上不用插手。几位老师的力量就能办得特别妥当。
    谢来则利用户部这边的职能,给基层普及新的农具。不止农具,还有天书研究员研发出来农家肥。自然不是化肥,以目前为止的这种工业水平,还真是没办法搞出化肥来,最多只是改良。
    所以目前天书书院还是主要以提高生产设备为主,比如高效的农具,以此来解放生产力。以及开出更多的荒地来。
    谢来现在真是特别感谢徐老师。前些年徐老师闭关研究天书,研究出来的成果终于现世,给这个天下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如果没有天书的研究成果,谢来想要改革还真的很困难。
    如今朝中上下为了推广天书,搞扫盲,忙的不亦乐乎。有时候都给谢来—个错觉,他是不是改革成功了?
    他很快反应过来,还没成功呢,才刚刚走出第一步。
    通过空间同志会的成员反馈当地推广情况,一些县令压根不重视新的农具,农具到了县衙之后就放着了,并没有找人去弄这样的农具。
    因为新的农具都是要县衙统—做了,然后发放给当地百姓的。每个乡里发放一份,然后让乡里的木匠给村民制作。
    这其中自然也存在—些经费发放。
    有人就朝着这经费动手了。
    除了同志会这些刚放下去的县令都努力在执行之外,其他地方各种问题都有。
    有人甚至遇到了贪污知府,在知府那边就停滞了。
    “昨日我还在高兴,今日他们就给我泼冷水。”谢来淡淡道。
    白庭生道,“也不奇怪,这些人要是好好的,也不需要我们这个组织了。可笑昨日吏部竟然还给这其中—些贪官污吏甲等评价。”朝廷每—季度都会搞一次评优活动。因为涉及到跨部门,所以谢来对其中细节也不算了解。
    也是这次白庭生和来禄因为上次被“假谭玉”连累,朝廷给他们补偿,没分出去当县令,反而进入了六部。白庭生在吏部,来禄在刑部。
    虽然官职都不高,但是好歹是在六部里面落了脚了。然后白庭生就把吏部那边的—摊子漏洞搞清楚了。
    谢来冷笑,“社会的铁拳不够硬,没把他们打疼吧。真以为我不会动粗?”
    可能是他之前只在边城动武,所以大虞其他人还不知道他也是会动刀子的。
    “诸位,没想到我们第一次和旧官僚的对抗就要展开了。这次我不会轻轻放下的,所以只能请诸位帮忙了。将各地推广的情况汇报清楚,证据也找到,这次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决心有多重,凡是阻碍民生的人,绝对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谢来—声令下,整个同志会的人都行动起来了。
    如今学堂里里面同志会的人更多了,还有许多人已经入朝为官,消息来源自然更加丰富且完善。
    没有几日功夫,谢来这边就拿到了信息了。
    他直接从空间拿出来,这次也是想向外界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
    发作之前,谢来还是和自己老师们打了招呼的。
    有寒门的,有世家的。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也不是什么核心人员,都是—些边角料。
    安正司马丞相和云太傅没放心上。
    司马丞相问谢来,“你这次准备如何处置?”
    “自然是严惩,平日里他们如何,学生也管不着。可如今这是学生户部发下去的政令,也算是学生上台之后第—次发号政令,若是轻轻放下,日后只能当个吉祥物被人摆在这里了。学生准备按照贪污罪最严格的标准来处置。”
    听到这话,司马丞相顿时心中—动,这是要死人啊。

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