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柯立马拉出傅杭,“如果厂里能够抽出一点点时间稍微指导一下,我们有人,他学得很快。”
    孙副厂长看向傅杭,“如果你们能自己修,倒也不是不行。”
    林海洋和陈三儿面露喜色。
    赵柯不受控制地看向四轮拖拉机,赵村儿大队还是太穷了。
    实在太想要了。
    二手的也行。
    赵柯控制又控制,还是没控制住,得寸进尺,又进丈,厚着脸皮问:“孙副厂长,拍照……还能优惠吗?”
    所谓的名人包袱和到手的实惠,孰轻孰重……还用犹豫吗?
    第117章
    报纸上的赵柯是什么样的呢?
    忠于祖国, 响应号召,对建设农村的事业一腔饱满的热血,有能力,有实干精神, 有胸襟, 不停进步的知识青年。
    一个十分正面的形象。
    所以苏教授提前联系拖拉机厂的时候, 厂里也愿意给她一些帮助和优惠, 再合个影,照片挂在拖拉机厂的墙上, 传出去对他们厂的名声也好。
    真正见面之后, 赵柯落落大方, 也没有沾沾自喜, 孙副厂长对她的第一印象挺不错的,至于报纸有没有言过其实,他暂时没看出来。
    不过,过来人都明白, 过刚易折, 年轻易挫。
    这么小的年纪,就被捧到一个高度,如果被当下的光鲜裹挟住,是否这一刻就是她的顶峰,谁都无法预见。
    但孙副厂长没想到赵柯是这样的同志……
    像她这种形象,大部分人应该会时刻端着, 生怕崩坏, 她竟然这么放得下。
    这才是个真实鲜活的“人”, 不是报纸上的平板形象。
    倒是不会让人觉得贪婪讨厌, 只是有些口子, 厂里不好开……
    孙副厂长不露声色,“赵同志想怎么优惠?”
    “您看这样行不行?”赵柯没直接狮子大开口,而是抬手指向傅杭,“傅知青以前没接触过拖拉机,让他试着拆一辆废旧拖拉机,再装上,如果能原样装好,我们再加一点钱,您答应的两辆二手手扶拖拉机就换成一辆手扶拖拉机和一辆二手四轮拖拉机,怎么样?”
    她一句话,惊到五个人。
    赵柯是突发奇想,之前没有跟傅杭通过气儿。
    傅杭眼神里有惊讶,林海洋、陈三儿反应更强烈,直接瞳孔地震,嘴巴张开。
    孙副厂长自然看见了三人的神情,好奇:“我看见报纸上说傅知青帮着你们大队造了水车,但拖拉机可不是水车那么简单的,傅知青能原样装上?”
    傅杭觑着赵柯的神色,只含糊道:“试一试才知道……”
    “不能装上,您就当我‘优惠’的话没提,要是真教我们装上了,传出去也是拖拉机厂的一个小趣事。”赵柯一副图个乐呵的样子,还主动增加难度,“拆下来直接装上,没意思,不如拆下来混在一堆零件里,傅知青找出来装?”
    孙副厂长眼露兴味,“这倒是挺有意思的。”
    苏教授对赵柯了解得多一些,她不是浮夸、无的放矢的人,肯定是有些想法,便笑着附和:“这主意挺好,成与不成,都不会影响拖拉机厂以后的售价。”
    赵柯就是这么想的。
    不能白占便宜,还给拖拉机厂惹麻烦。
    他们今天给赵柯优惠,难保以后不会有人闻风过来,问:别人都能优惠,我们凭啥不能优惠。
    就算这么大的拖拉机厂,可能不在乎买家那点儿酸叽,但赵柯不想做一锤子买卖,万一拖拉机厂对他们印象坏掉,后续再想要打交道就不容易了。
    赵柯主动提出这个“玩法”就不一样了。
    拆装拖拉机绝对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人第一次接触都能拆了重装。
    孙副厂长不太相信傅杭能做到,“我请示一下厂长。”
    赵柯笑道:“好。”
    孙副厂长请他们去招待室便暂时离开。
    林海洋等他一走,坐不住了,“赵主任,能行吗?”
    陈三儿也道:“赵主任,直接便宜点儿钱,多稳当,这太冒险了。”
    林海洋点头,“万一装不上,这点儿优惠也捞不着。”
    赵柯反问:“没准儿傅知青能装上呢?”
    傅杭眸光熠熠地望着她,“你这么相信我?”
    还真不是因为相信,赵柯根本不确定傅杭能不能行,她说出来,就是有赌的成分。
    “机会要争取,我争取我能争取的,傅知青努力做你能做的,要是能做到,我们多赚一个四轮拖拉机,做不到我们也没有损失,大不了还是按照来之前的打算,买两辆二手手扶拖拉机回去。”
    傅杭眼眸微黯。
    好吧。
    赵主任始终是赵主任,脑子里就没有“感情用事”这几个字。
    而苏教授认可道:“赵主任敢想敢做。”
    林海洋和陈三儿听了赵柯的话,一琢磨,回过味儿来,期待起来。
    赢得大,亏不了什么,甚至可以说,根本谈不上亏啊。
    再优惠能有多少钱?但要是一辆二手手扶拖拉机换成一个四轮拖拉机,值翻了!
    赵柯安抚傅杭:“不用有太大压力。”
    傅杭却轻描淡写道:“我会拿到。”
    那种云淡风轻的自信,一下子让赵柯三人相信,他真的能为大队拿到四轮拖拉机。
    “好好好……”
    赵柯瞬间笑眯了眼,殷勤地端起傅杭手边的茶杯,为他打开盖儿,“傅知青,喝水,放松放松……”
    林海洋和陈三儿:她可真是,没事儿撂一边儿,有事儿势利眼儿。
    但傅杭受用,怎么看她都很可爱。
    现在只等孙副厂长那边儿的消息了。
    十来分钟后,孙副厂长带着另一个鬓角发白,身材微胖的男人回来,给他们介绍:“这是我们刘厂长。”
    双方互相认识后,刘厂长道:“我也很好奇,傅知青能不能原样组装上,如果装上,拖拉机也能启动,我做主,那辆拖拉机就卖给你们。”
    赵柯、傅杭彼此对视,眼里都是跃跃欲试。
    他们从来都不畏挑战。
    一行人转到二手车库,除了刘厂长和孙副厂长。
    孙副厂长问了车库主管后,给赵柯四人指道:“这辆四轮拖拉机是新收回来的,几乎报废,还没来得及拆开查看,傅知青拆开后,可以去那头找,那里都是还能使用的组件。”
    “工具在这儿。”
    找到这个型号的拖拉机相同的型号组装,和混进去再找回来,哪个要难一些,赵柯不太清楚,只能看向傅杭。
    傅杭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便走上去观察拖拉机。
    那么打一个家伙,都是铁疙瘩,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
    林海洋和陈三儿对视一眼,一起走上前,“我们俩帮你。”
    傅杭点头,探头去看方向盘下方的结构。
    他没在意身上的白衬衫,孙副厂长注意到,叫了个车库内的工人,给他们三个拿三套工装来,
    傅杭三人向他道谢,去换衣服。
    车库内的工人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好奇地围过来,一听说这三个新手要拆装拖拉机,纷纷唱衰——
    “新手要是都能拆装,我们这些工人不是白干那么多年?”
    “他们估计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拆,更别说装了。”
    “哈哈哈哈……认不认识那些工具都不一定。”
    ……
    工人们一直认为,傅杭他们三人肯定不行。
    林海洋和陈三儿因为他们的话,面上都忐忑起来。
    傅杭面不改色地走到工具架,时不时拿起一个打量,好像没听见工人们的风凉话。
    林海洋和陈三儿看他如此,只能强制沉下心,尽量不去受别人影响。
    孙副厂长随口给苏教授和赵柯介绍:“咱们国家农业机械部六五年组织全国联合设计与试制,这是我们厂生产的8.8kw的-40型小四轮拖拉机……”
    赵柯听着他的介绍,目光不离傅杭。
    傅杭已经给林海洋和陈三儿分工具,开始动手。
    工人们一看他们率先动的地方,便道:“生手就是生手……”
    林海洋顿时有些不敢下手。
    陈三儿不听那些,傅杭让他拧哪儿,他就拧哪儿,不让他动他就等着。
    林海洋怎么也不能输给陈三儿,他冬天学了不少机械知识,多观察之后,还能主动问傅杭接下来是不是要某一处。
    傅杭心无旁骛,眼睛看着,时不时拿扳手比量,估尺寸,脑子则是飞快地运转着,一直在研究结构,记位置、部件、尺寸……
    其他人看着,他始终不急不缓的,似乎胸有成竹。
    有的地方焊接过,有的地方上锈了,一个人力气不够,就林海洋和陈三儿两人合力,能拆就拆,拆不了就这么放着。
    慢慢的,车盖卸下来了,发动机、水箱、方向盘……一个一个全都拆下来。
    他们拆卸得慢,那些工人还在上班,早就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看见他们还真拆开了,声音都小了。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佳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佳音并收藏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