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慧不好意思地瞥向旁边,“我、我没骂过人。”
    “你这么骂不爽。”赵柯教她,“王八蛋!”
    丁小慧捏着嗓子,弱弱地骂:“王八蛋~”
    “王八蛋!”
    丁小慧声音高了点,“王八蛋。”
    赵柯点头,眼神鼓励。
    丁小慧软凶软凶地骂:“王八蛋!”
    威力还差不少,但她估计也尽力了,赵柯冲她竖起大拇指。
    丁小慧嘴角上扬,随即又沮丧道:“可他家跟我家有交情,就算我们黄了,我爸爸也得让我算了,他不会受到惩罚,以后说不上还要骗别的姑娘。”
    赵柯也不想这么放过他,眼睛一转,覆在她耳边小声说话。
    丁小慧边听边点头,“这样也就可以了。”
    赵柯叮嘱:“我们大后天离开,等我们走了再去。”
    “放心,不会让人怀疑你们的。”
    随后,俩人分开。
    赵柯很容易地找到刘志刚家,刘志刚的媳妇马玉芝白白胖胖,养得特别好。
    她跟刘志刚一样热情,也有可能是赵柯带东西上门让她心情好,不止准备了四个菜,还拿出酒来招待。
    夫妻两个饭桌上也打嘴仗,可他们之间的氛围,但凡长个眼睛都能看出来感情好。
    几人离开的时候,刘志刚又骑自行车送他们到接待所。
    转过天,赵柯他们去订好水泥,又买了些工具,还跟人打听了哪里卖牛。
    到县城第三天,赵柯去到革委会,真的代公社挨个部门跑,拿了好些资料和文件。
    期间她自然碰见了梁辉。
    赵柯当他是陌生人,拿了东西就走,一个眼神儿都没给他。
    梁辉被无视,却舒了口气。
    第四天,赵柯他们坐上小货车,带着三十多只小猪,一个小牛犊,并一大堆东西返回双山公社。
    与此同时,丁小慧和她打电话叫来的段舒怡一起“撕”上革委办,要梁辉说清楚,到底是谁“作风不正”。
    梁辉万万没想到丁小慧会因为他的话找段舒怡求证,现在两个人堵在他办公室门前,整个革委办的同事全都知道了他背后说女同志坏话。
    段舒怡的家世不算多好,也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人,直接闹到革委会的领导那儿,要说法。
    丁小慧也当着大家的面儿眼泪汪汪地要跟他分手。
    这事儿在革委会影响实在太差,领导不得不出面处分了梁辉。
    梁辉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以后找对象都要难很多,还得受人指指点点,苦还在后头。
    而段舒怡和丁小慧离开革委办的范围,手就挽在一起。
    丁小慧邀请:“去我家玩儿吧,今天住在我家,明天再走。”
    段舒怡答应。
    两个人相见恨晚,开开心心地回了丁小慧家。
    路上,段舒怡出了个坏主意。
    当晚,两个人在丁小慧哥哥的陪同下,悄悄扎了梁辉的自行车胎,前后都没落下。
    第二天,梁辉完全没有防备地骑上自行车,脚一蹬出去,自行车歪歪扭扭,完全不受他控制,一下子栽进臭水沟里。
    梁辉顶着一身泔水垃圾,扶起自行车,看见瘪轱辘,气得大骂:“是谁!是谁扎我车胎!别让我抓到!给我赔钱!!!”
    第43章
    路况不好, 路途又远,赵柯他们起大早,赶了一天路,几乎没停过, 终于在当天天黑前回到了赵村儿。
    小货车的油门儿声震耳欲聋, 打破了这个村子的寂静。
    村里的路太窄, 货车进去不方便, 就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赵枫他们在车斗里,也不急着下来, 冲着底下的妇女们打招呼。
    小猪崽的哼唧声不断, 妇女们踮脚探头往车斗里瞧——
    “诶呦喂, 瞧见没, 都是猪。”
    “我头一回见这么多小猪崽。”
    “这是有多少只啊?”
    “还有个牛犊呢!”
    ……
    路上,也有好些被油门儿声吸引过来的社员。
    赵柯作为本次旅途唯一的弱鸡,获得了坐进驾驶室的待遇。
    司机开门跳下车,给赵柯拉开副驾的门, 问她:“赵同志, 你没事儿吧?”
    赵柯摆摆手,婉拒了他的搀扶,慢吞吞地爬下车,脚落地还有点儿软绵绵地,得扶着车才能站稳。
    路太差了。
    坐车还不如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累是累, 好歹身体掌控在自己手里, 顶多上下颠屁股。
    她坐在货车上, 上下左右地摇, 脑浆都要摇匀了。
    还有那个柴油味儿, 彻底腌透了赵柯,赵柯都怀疑要是有个火引,她能立马燃起来。
    赵柯抬着她发胀的双脚,扶着车头绕了一圈儿,坐到老槐树下。
    离远点儿,味道清新多了。
    “别嘚瑟了。”赵柯招呼车斗上的四个人,“先把猪抓下来。”
    赵柯回身,老槐树后头的地光弄平了,现在还一马平川的,连个棚都没有。
    猪抓下来放哪儿?
    赵新山匆匆赶过来,解答了她的疑惑,“先送到大队,在仓库养一段儿时间,等猪圈盖好,再挪过来。”
    赵村闭塞,很少有外人来,有点儿啥热闹都全村出动。
    社员们抢着抱小猪崽,三十多只根本不够分。
    赵新山安排司机今晚住在他家,临走前招呼赵柯:“你大伯母准备了饭菜,你们几个今晚上都上我家吃去。”
    赵柯点头,“我坐会儿,一会儿过去。”
    大人跟着去仓库干活,小孩儿们全都围着货车打转。
    他们没见过货车,特别新奇地伸出小手摸,边摸边惊呼——
    “轱辘好大!”
    “货车全身都是铁疙瘩吗?”
    牛小强还回头问赵柯:“赵老师,它跑得有多快?”
    赵柯用事实给他们解释:“赶牛车进公社,大概要四个小时,货车只用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因为有小猪崽,没有开更快。”
    孩子们惊叹,“哇——”
    北方地广人稀,村与村之间隔个十几里、二十几里地很常见。
    双山公社的二十个生产大队里,赵村不是距离双山公社最远的一个生产大队,也有将近五十里地,还有几个生产队比赵村远多了。
    全程泥路,坑坑洼洼。
    村子里也是,要是下雨,出门都得蹚泥水,又脏又难走。
    赵柯脚上的胶鞋底在地上蹭了两下,灰上拉出一道印儿。
    路实在太差了……
    她在这儿想事情,那帮孩子忽然没了动静儿。
    小孩子一旦特别消停,必然在作妖。
    赵柯抬眼,就看到那群混小子全都猴子一样挂在车斗上,正往上爬。
    牛小强更过分,他让树根儿托着他,从车头往上爬。
    赵柯:“……”
    不能喊,万一吓到到他们,掉下来会摔伤。
    所以赵柯一直忍着,忍到车斗上那几个小孩儿身体重心歪向车斗里,才出声:“别淘,赶紧下来!”
    孩子们本来就偷偷摸摸,教赵柯一喊,吓一跳,有两个直接栽进去,压在猪粪上。
    那俩孩子懵了一会儿,意识到现状,嫌弃地使劲儿甩,依然一身粪臭味儿。
    周围的孩子指着他俩笑话。
    那俩孩子羞愤地哭起来。
    赵柯走到车头旁边儿,一把揪下坐在上面的牛小强,然后教训车斗上的小孩儿们:“天都要黑了,还不回家,等着挨揍吗?”
    两个孩子抽抽搭搭,其他孩子们嬉笑着,全都爬下来。
    赵柯赶着他们,一起往村里走。
    他们要在路口分开,牛小强家到了,树根儿往西,赵柯得往南,其他孩子往哪儿走都有。
    赵柯揪住牛小强的耳朵,“不准带树根儿淘气,知道吗?”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佳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佳音并收藏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