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姣姣不安地提出想见皇后,却被宫人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回去。
    秦昭仪和顾知意配合得最好,安安分分,态度恭敬温顺。
    当消息传到仁寿宫,太后气得砸了手边所有的茶杯壶盏,几乎暴跳如雷:“该死的晏姝,你给哀家去死吧!你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女!先帝简直眼瞎,竟让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东西做了皇后,他是要亡我大楚吗?!”
    满宫太监宫女吓得脸色煞白,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
    晏姝听闻之后,又一句轻飘飘的命令:“太后年纪大了,最近需要修身养性,宫里人太多影响她的休息,把她的贴身嬷嬷留着伺候,再留两个一等宫女和两个粗使宫女伺候,其他人全部打发去别处。”
    元宝连忙应下:“是。”
    “另外,宫中内侍和宫女都有些多了,今年统计适龄出宫的人数之后,就不需要再选宫女了,节省开支。”
    “是。”
    待元宝带着人直达仁寿宫,奉皇后懿旨把多余人等全部清理出去之后,太后看着空荡荡的宫殿,眼前一黑,直接气晕了过去。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仁寿宫里乱作一团。
    元宝对此不急,只是随口吩咐随身而来的小太监:“去请个太医过来,给太后娘娘仔细瞧瞧。”
    这些都跟晏姝无关。
    前朝事务繁忙,她没空再去应付那些小家子气的狗屁倒灶。
    所有人都软禁起来,耳根子才能清静。
    太后以为千秋宴在即,晏姝一定会大肆操办,彰显她的身份地位,所以才趁着这个机会想拿捏晏姝。
    却没想到晏姝根本是个油盐不进的主。
    这一次偷鸡不成蚀把米,彻底断绝了她以后作威作福的可能。
    第230章 千秋宴,万寿节
    生辰宴这日,晏姝果然没有大操大办。
    她甚至连早朝都没有缺席,只是在大臣们齐声恭贺千秋宴时,淡淡一笑:“多谢诸位记挂着此事,不过今年情况特殊,朝廷处处需要用钱,本宫不打算大肆操办千秋宴。”
    大臣们齐声呼道:“皇后陛下圣明!”
    对这个结果,群臣并无意外。
    礼部官员半个月前开始筹备千秋宴,但呈上去的折子和花费清单一直没有得到御批。
    没有皇后的批阅,户部就不会拨银子,所有流程就无法进行。
    一直拖到三天前,礼部尚书在勤政殿请示皇后,晏姝极为平静地说了一句:“本宫年岁尚轻,且千秋宴并不是非办不可的大事,户部的钱本宫另有用处,暂时不可浪费。”
    彼时勤政殿里不止礼部尚书一个官员,户部尚书陈屹然和丞相大人也在,还有两位御史。
    听闻皇后此言,几位众臣皆是感慨:“大楚有皇后陛下如此圣明之主,实乃万千子民的福分。”
    “皇后陛下如此为国为民,先帝在天之灵,必定欣慰万分。”
    丞相躬身赞佩:“皇后圣明。”
    陈屹然敛眸说道:“皇后陛下忧国忧民,臣等敬佩之至,只是国库今年入库超过一千万两白银,皆是皇后督促有方,才得以解燃眉之急。臣等拨出一些银子给皇后办个千秋宴,也是陛下应得之分。”
    晏姝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今年就算了。”
    今年可以从简,明年也可以从简,因为她要的从来不是千秋宴。
    万寿节,才是她的野心目标。
    最多三年,她会让天下万民同祝,四海朝拜,君臣同乐,满朝文武名正言顺拜她一声万寿无疆。
    晏姝眼底划过一抹幽深色泽,野心几乎藏不住。
    而她心知肚明,她的目标很快会达成。
    多则三年,少则两年。
    不会等太久的。
    陈屹然躬身应下:“是。”
    不管晏姝心里想的是什么,今日这个决定彻底收服了朝中清廉正直一派大臣的心却是真的。
    殿下站着的大臣们,对皇后陛下的胸襟刮目相看。
    “另外。”晏姝坐在凤椅上,居高临下俯视群臣,语气极为平静,“即日开始,皇族所有活动能取消的都取消,不能取消的则从简,一切都以节约为主,尽可能地把银子用在刀刃上。还望诸位能与本宫齐心协力,用心朝政,让大楚社稷蒸蒸日上。”
    此言一出,大臣们更加感佩,不约而同地跪下:“皇后陛下圣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陛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殿上群臣齐呼的声音震天,气势恢宏,几乎响彻云霄。
    晏姝语气安静地坐着,嘴角微扬,笑意孤傲沉冷,眼神睥睨。
    队列中的景王表情却阴沉无比。
    垂在身侧的双手不自觉攥紧,他不动声色地抬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晏姝,心里有种怪异的感觉一闪而过。
    晏姝竟比他想象中更有城府。
    往年先皇在位时,后宫那些嫔妃若是受宠,只恨不得把所有华服美赏和珠宝首饰都穿戴在身上,皇后和贵妃对自己的生辰宴更是格外看重。
    宴席办得越是隆重,越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和权利。
    谁愿意寒酸低调?
    皇子大婚,哪个又不是奢华铺张,阵仗浩大?
    过度奢靡固然让人厌恶,可该有的待遇和排场却从不能少。
    晏姝为什么非反其道而行?
    她想干什么?
    故意用这种手段来博得大臣们的敬佩和信服?
    第231章 武王真的变了
    晏姝心里在想什么,景王自然不会知道。
    以他那狭隘的心胸,最多能猜出晏姝想做个垂帘听政的皇后,让皇帝彻底成为傀儡。
    他哪里会知道,晏姝的野心从来不在“垂帘听政”四个字上。
    她要的是君临天下,手握生杀大权,坐拥万里江山。
    她要的是自己成为江山的主宰,而不是任何人的附庸。
    哪怕这个人是皇帝也不行。
    天下万民,君为主宰。
    她要做的是君,君王的君,不是皇后的后。
    宫中众人瞩目的千秋宴以这种方式结束,是所有人始料未及。散朝之后,晏姝跟往常一样召了几个人至勤政殿议政,完全不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日子照常过,政务照常处理。
    只是接下来几个晚上,容隐留宿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晚间锦溪和青雉贴身伺候的机会则少了许多。
    这种情况并不寻常。
    但凤仪宫的宫人聪明识趣,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不需要打听的事情,就算死了也不能打听,更不会多嘴往外传。
    两日之后,晏姝再次把司徒离渊召进宫,在勤政殿里单独跟他聊了半日。
    司徒家在商界的宏图霸业一一摊开在她面前,连同着司徒离渊成为皇商之后的计划,无所隐瞒。
    看着舆图上标出来的遍及数国的庞大产业,晏姝的心里也徐徐铺开了一张宏密密麻麻的舆图。
    那是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她一人所有的宏图霸业。
    半日功夫,两人已谈若往后数年的合作事宜。
    八月底,司徒离渊进宫辞别皇后,带着他的随从离开皇城。
    与此同时,暂居在武王府的谢麟和他带来的两个少年也伤势渐愈,被武王赶出皇城。
    临走前,武王给了谢麟一句警告:“谢家以后必须安分守己,税银每年按时上缴,少一两银子,本王把你的头拧下来。”
    作为隐忍十多年,韬光养晦才干到家主位子的谢麟,心狠手辣是有的,心机深沉也并不夸张。
    这句话若是别人对他说,说不定连明天的太阳都见不到,然而面对着比他更阴戾狠辣的武王,再想到宫里那位年纪轻轻却冷血无情的皇后。
    谢麟还能说什么?只能乖乖从命。
    毕竟他忍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爬到如今这个位子,并干掉了他不共戴天的仇人,还有接下来数十年大好人生可以享受,犯不着非要愚蠢得去做一些作死的事情。
    于是八月底,谢麟带着他的人也进宫拜别了皇后,并于当日出宫离开皇城。
    炎热的夏季过去,天气一天天凉了下来。
    大臣们惊奇地发现,武王真的变了。
    他变得不再浑身是刺,见谁扎谁,嘴巴也不像以前那么毒了,见谁怼谁。
    当然,若真有不长眼的人惹到他,他的毒舌还是不会留情,只是主动骂人的次数明显减少许多,尤其在皇后面前,那态度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活脱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大臣们对此乐见其成,景王和成王却每每气得咬牙切齿,因为武王的“叛变”意味着他们从此少了个盟友,对付晏姝更加力不从心。
    虽然这种盟友也只是表面上的合作。
    但叛变总归是让人不喜的。
    景王觉得自己该行动起来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御林军统领晏凌风和昭阳公主的大婚之日。
    下朝之后,武王抵达勤政殿:“皇后陛下。”

章节目录

重生皇后一睁眼,虐死渣夫夺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凤点江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凤点江山并收藏重生皇后一睁眼,虐死渣夫夺江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