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更可惜,我是俗世之中大俗之人。”言景行轻笑直言。
    众人观他俩交锋,一时不知道该支持哪个好,既觉得宁和郡主这么好的人不该让她没面子,但若言景行真为她破例,那心中也是不忿的。
    “圣人有云,己之所欲必施与人。”
    ------可惜这个圣人混的很惨,“惶惶如丧家之犬”死后才被供奉。言景行一丝不耐隐藏的很好:“郡主风雅高士,缘何今日必至我于水厄?”
    在场众人一听,又笑出来,便是有不懂的,听身边人一解释,就也笑了。《世说》记载“晋,司徒王蒙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蒙,必云,今日有水厄。”暖香附耳大姐明月:“这是个典故。强迫不爱喝茶的人喝茶就叫水厄。”
    明月惊讶的瞪大眼睛:“这样啊,我只知道水厄原本就是溺死鬼的意思,却原来逼人喝茶和溺水一样可怕。”
    她的声音本不大,但大家都看这俩人交锋,场地内安安静静,话一出,众人还是无可避免的大笑出来。明月暗悔失言,只红涨了脸,希望美好的宁和郡主不要在意她。宁和郡主出没各色场合,久经历练,今日这遭遇还是第一次。言景行递了这个台阶,若她还是不下,那就只能自己尴尬去了。众女一往都唯宁和郡主马首是瞻,但心中未必真的服她。今日看她受挫,心中除了同情,未免还多丝幸灾乐祸。
    宁和郡主倒也机灵,眼见如此,好胜心一收,陪着大家一起,勉强笑了笑:“今日我倒差点成了水里索命小鬼儿了。”
    大家也凑趣儿,一统说笑叉了过去。言景行径自对暖香道:“六殿下在下面等着呢,快来。”说罢转身离开,不在这里多呆。暖香抱着花紧走几步,跟上。众女望着两人的背影一时说不出话。
    作者有话要说:
    第31章
    宁和郡主为何那么坚持?当日事了,在傍晚回家的路上明月曾笑问暖香。暖香便笑:“不知道,大约是从来没被人拒绝过吧。这种总被人捧着的人都是眼高于顶心气十足的。”
    明月觉得有理:“那今日言世子不给她面子她岂不会介怀许久?”
    暖香笑道:“其实今日言世子已经相当留情了。大约为着对方是女孩子。不然,他会从茶具批起,一直批到端茶的手势。”
    “言世子不是不喝茶的吗?”明月更诧异。“而且我看宁和郡主的茶具都是顶顶精致的,那一个紫砂壶就是古玩,我看到篆体印记了。”
    暖香一副“我家相公只有我最了解”的模样,不为人知的自豪在心底蔓延:“他只是不喝,但不代表不懂,其实他对茶和茶艺都很有研究。宁和郡主做的确实不错,但功夫茶嘛,总是精益求精的。她的茶具是好,但是不对应,不该用刑窑杯,该用越州瓷。”
    明月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露出诧异的表情了,越看这个妹妹越震撼,又是喜欢又是佩服:“你连她用错了茶具都知道?真真了不得,也不知道这些见识你哪里得来的。”
    哪里得来的?暖香轻笑,十五年前那黄花满地,红枫漫天的午后,那古松根下,白水泉边,她窝在言景行身边,看他一边煮水,一边拣茶。“刑瓷类银,越瓷类玉,刑瓷若雪,越瓷若冰,若来品茗,刑瓷白则茶色丹,越瓷青则茶色绿。所谓得其自然,世人皆爱刑瓷,其实刑不如越也。”
    言景行不喝茶,但他可是行家里的行家,不然他难么多茶庄茶园子茶馆茶楼怎么经营出来的?
    思前想后有文章,宁和郡主心神不定的捉摸半晌,似乎终于察觉出些不对,她定定的看着茶盏风炉,“一瓯春雪胜醍醐”“一瓯春雪?”一瓯!喃喃念叨两遍,宁和郡主勃然变色。她是个颇有雅致的人,至少唐人句是知道的。瓯者,百越之地也。瓯越瓯越,瓯乃指代越州!暖香方才念这句诗,并非夸茶,是在提醒她用错了东西。
    宁和郡主的脸色忽白忽红几次变动。不管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恶意的嘲讽,这话语出自一个山里来的村姑,都让向来自视甚高受人艳羡的宁和郡主十分不好受。她扫了在场众人一眼,这里不会有第二个行家,不然那脸面真是丢大了。
    或许,如果真的开口的是言景行,她心中也不会这么情绪汹涌,毕竟大家似乎都习惯了这个人的样样出色。他哪次出场不造成点惊艳,大家才会觉得奇怪。现在她又追寻着言景行和暖香的背影,心中滋味可谓复杂。
    不会有如果。言景行的冷淡还体现在从来不把指点或者教训别人当成一种爱好。(当然,杨小六是个例外。言景行总为他例外。这大家得慢慢习惯。而暖香?暖香原本就是他习惯的一部分)
    言景行带着她,两人正沿着回廊慢慢往客室走。暖香脖子戴着一把葵花锁,小儿拳头大小,上面嵌着福寿永延四字吉祥话。瞧他注意到,暖香便摘下来与他看:“齐二叔送我的,齐家的姑娘都有。”
    言景行并没有接,略扫了眼,道:“你二叔好像对你很不错。”
    暖香把项圈重新挂好,又从怀里摸出来一片,晶莹灿烂,笑道:“诺,你送我的在这里。我贴身戴着呢,时刻不离。风柔日暖,香远益清,我喜欢这八个字。”
    言景行也笑,正欲伸手接,莫名想到这上面还留存着她的体温,大庭广众,这动作过于亲昵,着人看去不好。便仍不伸手,扫了眼她手腕,状若不经意的移开视线,笑道:“倒是能换五银子。”
    ------你要不要这么对黑历史念念不忘?暖香依旧放好,说道:“不必换。我现在不缺银钱,齐府姑娘都有二两银子的月钱,我跟老太太一起生活,除了偶尔自己置办些小东西,打赏下人什么的,都不用我花销,我倒是一个月还能存一两银子呢。”
    言景行并不是个能把关心和爱护放在明面上来讲的人。若非上辈子朝夕相处,这一下子,随便换个人都听不出来他是在惦记暖香的伯府生活。你的钱够不够使?问题被他拐着弯问出来,硬生生变成了打趣。
    果然,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言景行默默点头。侯府的两个姑娘也是二两银子。只不过言慧绣自然有张氏贴补,玉绣有老太太照看。否则,这些贵小姐有诗书会,有赏花宴,二两银子是决计不够的。而齐家-----老太太手里并没有什么东西。
    “天冷了,不出门也是好的,免得受寒。”
    暖香又是微微一怔。这话说的没头没脑。实则,从一个人的花销可以推测出她平日的活动场所生活习惯。一个月一两,在上京能做些什么呢?大约就是只能死守在家里了。他打探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又觉得让她露了穷,未免尴尬,便主动找个理由给她-----体贴人的时候,倒真是□□都想到,与前世一样。
    出门必然要有像样的衣服首饰,言景行方才注意到齐明珠挂着的并不是这样的锁片。而暖香却说这是齐家女儿都有的-----她是没的选。而自己送的又太扎眼。“祖母病了,我奉药呢。太太忙。我跟明月明玉两个姐姐轮班陪伴老人。闲下来的时候就给老人读读经,自己写写字,或者跟明月姐学学绣花。”暖香倒是心宽。按理寄人篱下的孤女会敏感脆弱,可惜暖香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叫自己吃亏,蛇精一条,修行千年。
    “不学会挨针扎吗?”
    暖香诧异,这话从何说起?言景行指指她手腕上的针孔。这样的位置显然不是不小心刺的,女工最多扎到指头,这明显是故意戳上去的。
    不知道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你觉得我是总被虐待的小可怜?暖香想笑:“不,这是我学针灸,自己弄出来的。原本是为着老夫人,但后来觉得艺多不压身。”
    “------所以你就扎了自己。”
    “其实更多时候扎的是老太太。连太医都夸我有天赋呢,基本上我试个两回就能扎准位置了。”
    说笑间到了秦家表兄弟的书房,杨小六在这里休息,翘着二郎腿看到他二人并排而来。这个“不治威严”的人一下子跳过来,搓了两盘点心:“来来来,吃好东西,辅国公府的火腿牵丝饼可是一绝。”
    暖香自然不会拒绝。
    杨小六原本不看书的,看言景行习惯性的走到书架旁边,他也跟了过去,上翻下寻,专往犄角旮旯里钻,言景行一把拉住他:“别乱动,你要什么,我给你拿。”
    小六摆手:“你可发现不了,我要找的是好东西。奇怪,那四个家伙把好书藏哪里了?该不会被你姑丈搜走了吧?”
    说到搜东西,言景行微微一顿,听他说下去。
    小六偷看暖香一眼,见她专心致志对付盘子里的点心,才压低了声音说道:“美人春睡的好图,布雨行云的好诗,风流万状的好文。可惜,我上次收集的唐寅春丨宫被父皇缴了,还被狠揍一顿。难不成这里也沦陷了?哎,这些无聊的大人。”
    嘶啦----正好端端翻着书本的言景行手一滑,直接撕掉了那一页。暖香下意识的回头,就见他若无其事的把撕掉的那一页重新夹好,转过身把书放回书架。杨小六瞪大眼看着,忽然凑过去:“小郎,你的耳尖在泛红哎。”
    “没有。”
    “真的有----呜”言景行伸手捂住了他嘴,“别说话。”
    暖香默默吃点心:她觉得自己装作听不懂比较好。然而,言景行竟然会害羞?这让上辈子整整一辈子都只见到他淡定从容模样的暖香大感新奇,忍不住要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摸摸他红的可爱的耳尖。可惜不行,暖香空忍的心痒难耐。
    言景行多日疑惑解开,他终于猜到了一个很不正经却又很正常还很可能的可能。
    因为儿子与继母关系太差,不可调和。所以言侯爷这家长当的相当不容易。尤其在儿子逐渐长大,这点不容易就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为什么不收用丫鬟呢?为什么不安置房里人?你的十二个丫头个顶个的水灵,就为了放着好看吗,跟你的茶叶一样?
    我儿子平常都干了点啥?要么在书院里混,要么在校场上混,都是契弟事件高发区,想想都危险,难道被带偏了?我怎么跟死去的前任交代?要知道许夫人临终前,硬是凭着最后一口力气把他手指头啃出血:“我孩儿若是不得福寿平安,我做鬼都要回来找你!”真是想想都觉得脊梁骨发冷。
    又不能直接问,又不能大肆声张,言侯爷只好亲自出马开始翻箱倒柜,没有呀,怎么能没有呢?他依着大半辈子的经验,把自己早年藏春丨宫,藏艳丨情,藏夜丨蒲,藏小说家言的地方一个个翻过去,结果惊讶的发现自己儿子出乎意料的干净!还真都是正儿八经的仕途经济,高情雅志的博物文艺。这不科学!老子我无师自通闻一知十,还有那神乎其技的私藏技能你咋一点都没遗传到呢?
    现在又跑去了郎署,别看那里头公子王孙,一个个衣冠楚楚,其实全是两脚兽。儿子还是白纸一片,吃亏咋办?被勾引坏了咋办?少年人一旦开戒食髓知味就有可能滑向深不可测的地狱,所以在家长的授意和掌控下,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始,发展,循序渐进,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科学的。但儿子怎么偏偏就不懂老父一片心呢?
    傍晚言景行回归家门,一看下人的表情就知道父亲又来过。他想了一想,把床头的书摊开,随手拿出来一本《闲诗小札》,一翻,轻呼一声,书啪嗒掉在地上。却原来早被人偷天换日,那包丨皮封面还在,内容却被成了《xxx风流纪事》,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妖精打架。
    一心吓了一跳,急忙来问:“怎么?”
    “出去。”言景行语调淡然,非常镇定的把书本重新放好,按原顺序排列整齐,若无其事的书匣子合上,仿佛什么都发生。
    隔壁间,言侯爷正对着亡妻画像发呆。自画像,眉目精致,神态超逸,仿佛天女出玉宫,他当初说她把自己画美了,结果她赌气三天不理她------而他直到三个月后才知道她为啥不理他。现在人死魂消,多少恩怨都放下,言侯爷抚着胡子感慨:又当爹又当妈的不容易啊,为夫我为咱儿子操碎了心。
    作者有话要说:
    第32章
    一碗乌黑乌黑的汤汁散发着苦涩的药味放在红木托盘里端过来,张氏一看就是满面隐忍和痛苦。身边的妈妈便劝她:“太太忍些吧,这方子从闵地那边传来的,据说灵验的很。生儿生女,想什么来什么。”
    “不忍着又能怎么样?一个个都咒我生不出儿子!”张氏捏着鼻子灌下去,又急忙漱口,又是清茶又是蜂蜜折腾过一遭。每天都喝着苦水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她忿郁难平,疑心生暗鬼,闭着眼难受一会儿,忍不住道:“孔妈妈,你说该不是真有的梅姨娘的小鬼儿在缠着我吧?”
    这么多年了,虽说言如海常在外地,但难得回来,都是努力耕耘,张氏也是憋足了劲儿奉承,连交欢之后腰下垫着枕头翘脚的法子都用了,可是哪怕她翘的腿脚发酸也没见坐住胎。早先她还胆气壮,可这么多年折腾下来,也不得不狐疑,冥冥之中是不是真的有邪鬼魇害她的子孙。“再不然就是许氏?这么多年阴魂不散,恐怕我生了哥儿动了她儿子的嗣位?还得再去请道符回来。”
    孔妈妈乃是自幼跟她的乳母,向来与她一条心,听了觉得不妥:“太太不可莽撞,老爷当初与许氏闹的不愉快,也是为着她倨傲好妒。但如今人已没了,就多多想起她的好来。又有大少爷,顶着那么一张极相似的美人儿脸出没在老爷身边,老爷便是想忘也做不到。依我看,太太还得坚持以往的做法,孝顺,贤惠,宽容,持家,把老爷心板回来。您想想,当初一丝冲动害死了梅姨娘,老爷暴怒,差点把您送去跪祠堂。后来费那么大劲儿才扭转到现在这种和乐的局面,可万万不能再冲动了。”
    想想当初,张氏也是心有余悸。梅姨娘是老太太选来的良妾,正经人家的女儿,先是生了玉绣,若再添个哥儿,她这当继室的原本就不好摆体面,到时候还不都骑到她头上?却不料一切计划都应完美无缺,却偏冒出言景行这个祸水。小小年纪怎么有那么深的心计?事情败露,惹怒了老太太,直接让她搬出了荣泽堂。
    ------闹得她现在好好的侯夫人住不进正房,要住着什么青瑞堂。青瑞堂原本不叫青瑞堂。听说先故许夫人偏爱蓼蓝汀,她便特意改了名字,立志要做出“青出于蓝”的样子。实际上她也确实做了,言如海要去西北,她主动配送丫鬟 ,言如海多看了哪个丫头一眼,她也主动梳笼。不然也冒不出言仁行来。
    “贤惠宽容,贤惠宽容!”张氏狠狠唾了一口:“宽容着宽容着,宽容出一窝狐狸精。”她既自己立不稳,又要假小意儿,那就由不得那么想攀高枝的丫鬟不动心,爬床之风泛滥起来,她又私下里发威才刹住。现在,想到那俩原本该跟着言景行,却又站在言侯身边的丫鬟,张氏就一阵心堵。“老太太,哼!真以为自己多高贵,老虔婆一个!若是她跟齐家老婆子一样,穷的跟棍打过一样,我才懒得奉承她!”
    “嘘,太太慎言。”孔妈妈已经拦住这话头,在这院子里,老太太可不是她自己说的“瞎子聋子”而是手眼通天的。“依我看,太太目前把拔尖要强的心才收一收,生个哥儿出来是正经。到时候,莫说老爷,便是老太太也和软,管它荣泽堂廖蓝汀,您不是想住哪里住哪里?这两天老爷就跟太太亲狎的很。我看着也喜欢。”
    这话用来宽慰人极好。张氏脸上一红,面上还是绷着,心里已喜起来。
    溶月院里,言侯仍在指挥自己小儿子打拳,“曲肘击心!”“揽雀尾!”“抱虎归山!”他常年呆在军营,本就有一身硬功夫,操练起小孩来也不含糊。尤其言仁行虽然不像言景行一样,英姿早露,聪明到招人惦记,但非常勤勉,也肯下苦工。这让言侯十分欣慰。现在太阳才不过刚挂在屋檐,父子两个已经练了趟拳。每一个动作都追求标准到位,那是相当耗费体力。言仁行已经汗流浃背。
    “好小子。”言侯摸着胡须,看着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练完之后摇摇欲坠的次子。一边有青衣丫鬟端水递汗巾,一边又有红裙丫头奉上茶水。言仁行扬起脖子咕咚一口吞了下去,几乎把茶叶都咽下去。言侯大笑:“这样是不痛快。拿水囊过来。”
    看着儿子把温水喝了饱,又浇了一脸,言侯颇为喜其豪爽:“去屋里换衣裳,都汗湿了,现在还是初春,当心着凉。”
    言仁行点头谢过父亲,又看看空空的茶盏,忽然问道:“父亲,为何大哥总是不喝茶呢?”这段时间的指导训练让他对这位大家长更添敬重,却不像刚归家时一般局促和畏惧,所以敢主动开口询问。
    言如海面上一僵,微微望向青瑞堂,随即却又收回了目光,笑道:“一点执拗性子罢了。为父膝下零落,只盼你们兄弟两个能够互相扶持。且吾判断,你于武功一途,怕是比兄长进益更多。”
    言仁行微微发愣,显然是不大信的。言如海拍拍他的肩膀并不多做解释。脑筋太灵活的人大约都对重复性劳动都比较排斥,总要使些巧招。他不由得想起那一本书从来不看第二遍的前妻。言景行比她犹有过之,是能出二两力就绝对不会出三两的人。
    言玉绣从前廊走过来,着一银红比甲绛紫遍地花开富贵裙子娉婷而立,福身行礼:“父亲,祖母请您过去。”言如海有些诧异,怎么这个时候?
    老人家昨晚睡的可好?昨夜有没有起来?今日几更起的?有没有吃安神茶,冰糖燕窝?父女俩一路走去,一问一答,言玉绣并不多话,不知道是不是在老太太那里待久了养成的闷葫芦性子。路边清扫的仆役行礼,都叫她玉姑娘。她在谱牒上是排行首的,早夭的言文绣太小了,不入次序。但言景行不乐意,言如海自己心里也有亏欠,所以大家只好模糊了排序,称言慧秀为二小姐,对言玉绣却只称玉小姐,不叫大小姐。
    女儿心里是否介意呢?言如海看那张标志却寡淡的脸,猜不出她心里怎么想。
    没了姨娘,被老太太收养,老太太又是那严苛的性子。言如海长舒一口气,忽然觉得自己儿孙命实在不好,一个两个的,都多灾多难。
    皇家北苑小场上,一个长身玉立的少年正弯弓搭箭,身姿高挑,瘦如青竹,错步站定,舒臂展腰,开如满月,只闻清越弦响,利箭破空,直愣愣射进二百步外,正中靶心。继而攀住奔马,翻身而上,斜举箭尖,沉肘拨弦,嗖嗖嗖,接连三声,极快,极爽利,箭如流星飞去,射中周围排布的三个草人,全都钉在心脏位置。一圈二百米,转眼即过,方位转换也没有丝毫迟滞,哒!马蹄落地,此时他已御马稳稳站住,跳下地来。一片尘埃中,恍如碧海凝光,晶然发亮。阳光泼洒下来,暖融融琥珀色,将其包裹其中,那一瞬间朦胧的质感,让人甚至觉得不够真实。
    杨小六大笑:“表哥,若是你将来上战场,那绝对是需要戴面具的那种。”他把红缨枪甩给侍卫,自己走过拉伸手扯他胳膊:“很厉害呀,这准头。下次射咽喉,比胸膛位置来的小,看准不准。”
    言景行微微一挪身子,错开他攀附的手,杨小六观其形色便笑道:“我大周武举,步射,马射,前者要开一石弓,后者要开七斗。你方才没有换弓,震到了吧。”
    言景行手臂微麻,这会儿勉力把铁板指去掉才开口:“我又不考武举。”顿了顿,又道:“我也不上战场。”
    “呀咧?特意来陪我的?简直太感动。那帮小姑娘要嫉妒死我。”小六的选择性眼瞎综合症又在发作。
    言景行默默摇头,他只是答应过父亲“如果您喜欢,我愿意去学的。”
    眼看着杨小六甩开膀子,与侍卫扭缠在一起,少年滚落在黄土上污染了锦绣衣裳,脸上汗水混合了泥土,他却茫然不觉,因运动而兴奋起来,眼睛黑的发亮。明显不占优势的他应是讲侍卫按倒在地上,这才摊手躺平哈哈大笑,“表哥,你确定不来试试?”
    言景行再次摇头,他确实不大喜欢近身战。尤其是肉搏。
    杨小六挥舞着拳头比划,道:“拳拳到肉的刺激远远不是兵刃切割可以比较的。”
    言景行想了想,忽然笑道:“如果非要争斗,我还是比较喜欢鲜血从别人身体里流出来的样子。”
    -------果然还是不要得罪这个人比较好。杨小六默默汗颜。
    说到底,有两种东西最能让雄性动物兴奋起来,一种是暴力,另一种就是女人。杨小六就是最鲜明的代表。他翻了个身,抓了根稻草叼在嘴里,眼睛翻上去,看到言景行从黑色护手中露出的白森森的指头,还有一个形状完美的下巴,抬手把头发顺到肩后的动作,自然而然慢放成数帧画片。“你这人真是挺无趣的。”杨小六忽然道。
    言景行不置可否。
    “我父皇母后搜走了我的小黄书。你猜怎么着?”
    言景行不由得停住了动作。
    “他俩不让我看,结果两口子自己兴致勃勃的研究。”杨小六吹了声口哨,翻了个白眼,算是对二老这种行为大大的逼视:“我好不容易搜集来的劳动成果就被他们打着教育我的旗号劫走了。俩人躲在床上放了纱帐一起看,还只当我没发现!”
    言景行耳尖又在微微发红。大约天底下的父母都是这么不成器-----听起来有点别扭,但言景行找不到更合适的词了。想到时隔两天,父亲冲自己眨着眼睛奸笑,言景行就想把不良读物撕成渣渣糊到他脸上。

章节目录

重生宠花暖且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重帘藏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重帘藏花并收藏重生宠花暖且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