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听到此事,面无表情地看向武承嗣。
    武承嗣暗暗深吸了一口气,此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就算太后心中明知来俊臣并没有谋反之意,他也要理直气壮。武三思为了此事还探过上官婉儿的口风,上官婉儿的意思是宋璟也曾弹劾过来俊臣,以宋璟此人的个性,看不惯来俊臣十分正常。可宋璟看不惯来俊臣的同时,也与武承嗣及武三思之辈针锋相对,如果此时武承嗣也弹劾来俊臣,太后即便是依然相信来俊臣忠心耿耿为她所用,但心中也会对重用来俊臣这事情想得更多一点。
    武三思和上官婉儿耳鬓厮磨的时候,上官婉儿就已经指点过他们该要怎么做了。
    他们不需要如何,只需要弹劾来俊臣,不需要态度多强硬,也不见得非要坚持来俊臣是谋反,谁都明白来俊臣不会反武则天。上官婉儿的意思,竟是要他们将魏遂良供出来。
    武承嗣听到武三思说上官婉儿的主意时,差点没摔下椅子。
    这做的是什么事?!
    可武三思却拍着胸膛说只管按照上官婉儿的意思去做,当今天下,没有人会比上官婉儿更了解太后,听她的准没错!
    武承嗣一边汗流浃背,一边在太后跟前力持镇定,跟太后说到来俊臣谋反之事,是有人前来告密,此人还告诉他来俊臣这些年来办的案件,从来都是兴之所至,有时候更是随意到扔石子决定要陷害哪些大臣。来俊臣手段之残忍,已经到了连跟随他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
    太后看了武承嗣一眼,笑了下,可她的笑容随即又收了起来,十分高深莫测地跟武承嗣说道:“给了你高官厚禄,你便该晓得自己为何有今日。”
    武承嗣连忙弯腰,“臣自当为太后鞠躬尽瘁!”
    武则天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下去吧。”
    武承嗣本想问那应该要如何处理来俊臣呢?可是一看到武则天的脸色,就将话憋了回去,退了出去。
    “一个两个,全部都要跟来俊臣过不去吗?”武则天脸色不喜,语气也十分不好。
    来俊臣是她的人,如今人人都在弹劾来俊臣,便是在跟她过不去。
    一直静立在旁的上官婉儿见状,上前替武则天用恰到好处的力道捶打她的双肩,温声说道:“太后切莫多想,驸马宋璟弹劾来俊臣之事,太后还不了解么?宋璟此人,向来便是这般,这几年来,他将周兴来俊臣等人视为害群之马,什么时候放弃过处理周兴之辈的机会?婉儿还记得太后说过,装了天下百姓的人,心中向来是装不了太多的弯弯绕绕,他们或许有聪明才智,也足以洞察人心,却不屑将心力花费在这些事情上,中书令狄仁杰是如此,宋璟亦是如此。”
    武则天微微合上眼,并未说话。
    “若说来俊臣谋反,那定然是假的。婉儿都能明白的事情,御史中丞和周国公又岂会不明白。”
    武则天:“他们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要我处理来俊臣。”
    上官婉儿:“他们是想要处理来俊臣,可周国公和御史中丞向来水火不容,如今同一阵线自然不是约好的。”
    武则天:“那又如何?”
    上官婉儿:“婉儿早些时候,曾听闻坊间传说来俊臣家中后院的井水是红色的。”
    武则天看向她。
    上官婉儿迎着太后的视线,神色十分自然地说道:“据说那是因为来俊臣手中错杀的冤魂太多,因此才天降异象,百姓们对此觉得太快人心,认为多行不义必自毙,竟人人巴不得来俊臣早日遭遇不测。”
    其实武则天心中又何尝不明白来俊臣周兴这些人到底是怎样的货色?
    她既然要排除异己,自然就要不择手段,而来俊臣周兴等人做事歹毒,可确实忠于她,也为她做了不少事情,如今她大事将要得成,就将这些人处置了,未免显得过河拆桥,而且时机也并未完全成熟。
    如今将这些人处置了,后面又该如何?
    她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若是不能让朝中大臣对她诚心臣服,那么用酷刑威慑连坐也不失为一个法子。
    上官婉儿既然是武则天的心腹,对太后的心思自然也是十分明白,她微微一笑,跟武则天说道:“太后,如今处理来俊臣,或许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武则天看向她。
    上官婉儿:“太后祭天在即,祭天之时,圣人自然会再提禅位之事。太后得蒙上天赏赐神图,百姓爱戴,无论如何都不过分。如今朝中大臣,说起来俊臣,个个噤若寒蝉,敢怒不敢言,更别论民间百姓。此时太后顺水推舟,让御史中丞宋璟办理来俊臣此案,必定十分轰动。”
    上官婉儿点到为止,没有继续说下去。
    其实道理很简单,武则天想要称帝,她之所以留着来俊臣这些人,是为了排除异己。可是此时的来俊臣先是被周兴的供词出卖了一道,接着就是驸马宋璟和永昌公主也来凑热闹,不止弄出了来俊臣的《罗织经》,还顺便将武氏兄弟也拉下水来,武氏兄弟湿了身,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反咬来俊臣一口。
    与其说他们针对的是来俊臣,不如说他们针对的是以来俊臣为代表的酷吏集团。
    来俊臣风头太盛行事又歹毒无道,此时再要包庇,对她称帝之事不利。
    三天后,太后下令,让御史中丞宋璟彻查来俊臣一案。
    来俊臣此人,十恶不赦。
    御史中丞宋璟主审来俊臣案件,来俊臣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韪,态度十分良好。可态度良好也意味着他可逃死罪,宋璟按照手中罪证一一为他定罪量刑,来俊臣被处以极刑。听说来俊臣行刑的那天,人头才落地,百姓们就一哄而上,竟是要分尸。来俊臣生前无恶不作,不得好死这样的下场十分理所当然,可他被斩首之后尚未有人收尸,便已经被人分尸,一哄而上的百姓就像是一群饿狼一般,将他挖目割耳、煎皮拆骨。
    薛怀义曾经跟武则天描述过来俊臣死后的惨状——
    “来俊臣的尸体横陈在刑场,头才滚下地,便有人涌上前去将他的眼睛捣烂了,满脸皆是被划的刀伤,头发耳朵全被削走,五脏六腑几乎都被挖了出来,若不是要将他的四肢砍下来过于费事,怕且他的四肢也被砍了……百姓们都说来俊臣死了,日后他们都能睡得着觉,再也不需要担心自个儿第二天就要倒霉,被他害死了。”
    武则天也被震惊了,她知道来俊臣这些人不会讨人喜欢,可她不知道来俊臣居然这么招人恨。
    而后来她召见一个自己算是颇为信任的酷吏吉顼了解情况时,吉顼跪下与她说道:“来俊臣此人陷害忠良,接受的贿赂如山,他手中冤魂无数,是国之贼人,得如此下场,又有何足惜?”
    这些话如果是宋璟这些人所说,武则天大概也不会有什么触动。可这个人是酷吏,是一个她十分信任并且也忠于她的酷吏,如果他都这样认为,那么大概来俊臣所作所为,只怕是比他所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心一直对来俊臣毫无触动的武则天此时终于品尝到了些许后怕的滋味,幸好她及时将来俊臣交给了宋璟,否则只怕日后引火烧身。
    李宸进宫向母亲请安,自然也是免不了要跟母亲说来俊臣这事情的。当然,她不是说来俊臣怎么样,李宸跟母亲说:“来俊臣此人无恶不作,阿娘这些年被他蒙骗得不轻,如今好不容易将他处置了,既然百姓如此痛恨他,阿娘何不下令将他尸首吊于城门之上。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消了百姓对他的怨气,也可让百姓知道这几年来,阿娘也是被他所蒙骗。”
    武则天横了李宸一眼,“多事。”可这个小女儿说的,也没错。她总是要想个办法替自己这几年重用来俊臣这些人找个合适的理由。
    李宸才不管什么多事不多事,她要是不多事,就不会插手来俊臣的事情。既然插手了,当然是要善始善终,还要利用这个事情让母亲知道,她并非是要跟母亲唱反调。
    于是公主眉一挑,跟太后说:“永昌怎么就是多事了。今非昔比,阿娘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可让来俊臣这些人坏了名声?洛水出现神图,明堂即将建成,大唐境内处处都有祥瑞,阿娘接下来的事情本就该是水到渠成,如今来俊臣这些人闹出了这么大动静,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阿娘若是顺势处理几个比较扎眼的,接下来的事情岂不是更加顺理成章?”
    武则天侧头看向李宸。
    李宸十分坦然地看向母亲。
    母女二人沉默了片刻,武则天才笑了笑,“你想的倒是挺多。”
    李宸:“或许,永昌所想的,比阿娘所以为的还要多。”
    武则天移开视线,并未正面跟李宸再说这个事情,只是又问:“你前些日子让李敬业护送你前去白马寺上香,如今进宫来,说吧,又想我给他安排个什么事?”
    李宸撇嘴,“难道在阿娘的心中,我来找你,就是为了给李敬业安排事情的吗?”
    武则天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
    李宸见状,也不耍嘴皮子,“我说就是了嘛,驸马说常乐公主与越王李贞暗中密谋,要在阿娘洛阳祭天之前起兵,要逼阿娘还政四兄。”这个事情,她早就得到了风声,毕竟墨家的情报网和灵隐寺这些年来布下的人也不是吃闲饭的。
    武则天面无表情地看向李宸。
    李宸:“李敬业这些年来镇守边疆,也算是年轻一代武将中的佼佼者,阿娘何不给他一个机会,若是常乐公主起兵,让李敬业带兵前去镇压?”
    武则天冷冷说道:“朝中之事,又岂是你所能了解的?”
    李宸抿了抿唇,半是抱怨半是撒娇:“我是不能了解,但我的母亲是当今太后,权倾天下,我是母亲的女儿,莫非母亲便不能为我完成一个心愿吗?”略顿,她又说:“李敬业都守了好几年的边疆了,虽然大了不少土匪,可打土匪管什么用,又不能立军功!”
    武则天好气又好笑,“你非要他立军功做什么?不怕他立了军功位高权重,便不将你放在眼里?”
    李宸笑了笑,语气十分骄纵:“有母亲在,他又怎敢不将我放在眼里?”
    这话说到了武则天心坎里去,她一生追求权力,无非便是为了可以掌握所有人的命运,包括她自己。站在了最顶端的位置,旁人的生死全在她一念之间。
    先帝驾崩,太后好似便像是想要证明些什么一样,变本加厉地宠爱这个小女儿,她要外出游历也随她,她要怎么折腾也随她,只要她没将天捅个漏子出来,似乎什么都可以随她。而公主也消停了一段时间,可自从李敬业从边疆召回,她回了一趟洛阳遇到周兴之后,又变本加厉地折腾起来。
    太后对公主怎么折腾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她高兴就好。
    如今见女儿为自己的小情人说话,太后想了想,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可以的地方。毕竟,太后这些年可是给了薛怀义不少的权力,连重建明堂这样的事情都能交给他了,而李宸不过是替李敬业求一个立功的机会。
    可太后也没忘记李敬业从前是跟随哪些人的,淡瞥了李宸一眼,随即说道:“这事我心中有数,你不必再多说了。”
    李宸闻言,眉开眼笑。母亲说了心中有数,可没说不行,既然不是不行,那就是有戏。
    李宸离开了之后,武则天又沉默了半晌。
    “婉儿。”她忽然喊道。
    一直在旁等待伺候的上官婉儿立即上前,“婉儿在。”
    武则天:“你说永昌公主如今与这李敬业,算是怎么一回事儿?”
    上官婉儿:“公主从小对英国公便是青眼有加的,虽然是下降给了如今的驸马宋璟,可驸马与英国公却是截然不同的人。”
    在上官婉儿看来,宋璟文采风流,可为人却十分一板一眼,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可英国公李敬业不一样,他虽然在边疆镇守了好几年,可从小便是勋贵之后,世家子弟的那些风花雪月,他自然是都懂,难得的是他知情识趣,可也算是颇为自律,从未听说英国公除了对永昌公主之外,心仪哪家姑娘。
    上官婉儿抬头,朝太后微微一笑,说道:“公主与英国公,从小便是一起长大的,太后也常说,公主什么都好,但有时候又太看重一些事情。可太后一直十分疼爱公主,不也是因为公主此人十分看重身边的人吗?”
    若说永昌公主有什么让太后特别无奈又特别喜欢的,大概便是永昌公主的护短了。只要是被她划为亲近的人,不论犯了什么过错,她似乎都能包容接受,并且为其据理力争。公主为了几个兄长和太平公主跟太后顶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日要离开洛阳出去游历,更是因为心中明白太后废黜李显再立李旦为新皇后的打算,不想夹在亲人之间左右为难,干脆眼不见为净,干脆跑了。
    身为公主,放着好好的锦衣玉食不过,跑去外面游历,甚至还打着替太后求药跑到当时战乱的淮南道去,想来一路上是吃了些苦头的。当时的永昌公主夹在亲情之间左右为难,宁愿跑到外面去吃苦也不要这洛阳和长安的安逸生活,可见心中也是十分难过的。
    上官婉儿侍奉在武则天身边多年,知道武则天欣赏喜欢怎样的人。
    武则天十分敬重像是狄仁杰和宋璟这样的君子,也极为喜欢至情至性的人。
    上官婉儿认为人心难测,永昌公主这些年来十分有分寸,任性也好耍脾气也好,统统都恰到好处,唯二没有恰到好处的就是当初先帝驾崩,庶人李贤疯了,太后想要将他从巴州接回时的倔强顶撞,以及太后废黜登基不到三个月的李显后,李宸要求离开洛阳。
    可也就是她不是那么恰到好处的表现,让太后对她更为疼爱。相反太平公主这些年来事事进退有度,有分寸地示弱有分寸地顺从,从未顶撞过太后,也从未为兄长们说过些什么,太后虽然依旧疼爱太平公主,可却不如对永昌公主这么上心。
    上官婉儿略顿,又跟武则天说道:“太后何必要明白公主在想些什么,这天底之下,只有在太后的庇护之下,她才能这般无忧无虑。”
    武则天睨了上官婉儿一眼,“你倒是看得明白。”
    上官婉儿微微低头,神态恭敬。
    武则天想了片刻,才喟叹着说道:“但不论如何,她也算是从未辜负过父亲的期望,也从未让母亲失望。”
    上官婉儿看向太后,只见平时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的太后,此刻脸上的神情竟近乎是温柔的。可这温柔一放即收,太后随即又恢复了高深莫测的喜怒难辨。
    ☆、174.174:千古女皇(十二)
    李宸走出宫门,公主的马车就已经上前来。
    舒芷下来,撩起车帘问道:“公主,回府吗?”
    李宸摇了摇头,“去太平公主府。”
    太平公主这些年在长安住了好久,只是偶尔在洛阳小住,可从上个月开始,太平公主带着驸马以及几个孩子都到了洛阳。太后说长安离洛阳,终究是远了些,身为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在自己的身边。
    太后都这么说了,聪明如太平公主,心中也明白她逃避了好几年,如今终究是逃不过。
    李宸去到太平公主府的时候的,她正在带着两岁的小县主玩耍。小县主长得粉雕玉琢,很像太平小时候.
    李宸嫌弃熊孩子嫌弃得要发疯,唯独不嫌弃太平公主的这个女儿。武则天对这个唯一的外孙女也十分疼爱,在她满月的时候,就已经将她封为万泉县主。
    李宸才进去,正在跟阿娘玩耍的万泉已经跌跌撞撞地跑了过去,抱着李宸的大腿,“姑姑姑姑“的乱叫,十分兴奋,然后还毫不客气地将嘴边的哈喇子弄到了永昌姑姑华丽的长裙上。
    如果是几个男孩子,永昌公主大概早就已经皱眉了,可眼下这个可是被众人捧在手掌心中的小万泉,公主见到这么个娃娃心早就被萌化了,笑盈盈地蹲下来摸摸她的头,“万泉乖,姑姑给你带了许多好吃的,让奶娘带你去拿。”
    这个小娃娃,眉目像极了太平,母女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般。她走路是跌跌撞撞的,口齿也不是那么清楚,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生命。
    小万泉听到有好吃的,眉开眼笑,抬头看向母亲。
    太平目中尽是宠溺,吩咐旁边的侍女:“你先带万泉下去。”
    侍女应了声是,就抱着下万泉离开了。

章节目录

珠玉在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水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晴并收藏珠玉在侧最新章节